> С˵ > 光宗耀明 > 第451章、卖个好价钱
    、卖个好价钱

    册封皇五弟为瑞亲王、册命其为缅甸国主和进封黔国公为缅安郡王的典仪很盛大,一同发出的还有对西南诸多土司、将卒的册封。

    这是三宣六尉之后,大明正式册立那边的藩属国,不再仅仅是宣抚司、宣尉司的级别。

    而且国主是亲王,并非过去如同朝鲜国主一样矮大明藩王一头的郡王。

    典仪办得很大,是因为要让在京的外藩常驻使臣知道。

    理藩院存在已经多年,大明已经与北疆诸王公、其余外藩及羁縻统治区建立了新式的常态沟通渠道:在北京设觐明使,在最靠近的理藩院总司处则派遣领事。

    交趾郑氏和阮氏的人也到了大明,不同的是郑氏的人只留在南都,阮氏的人则到了京城。

    因为大明如今还没有正式承认处于实质分裂状态之中的交趾。

    而阮氏之主进献了亲女,言明是要呈献皇帝陛下,南都并没有做这个主。

    因为去年冬的漕河封冻,他们此时才堪堪抵京。

    目睹大明摆明车马一口吞下东吁膏腴之地,阮福源新谋得的谋士陶维慈心中敬畏。

    他年已四十七,这次是他、卖个好价钱

    当然了,此刻在陶维慈的嘴下,这个故事当然有新版本。

    阮淦只是忠臣,当年既然寻得有自称“昭宗”幼子之人,自然是一心扶助黎氏?如果仅因人证物证不足就怀疑其身份,那又与奸臣何异?

    不过后来,阮淦还是发现了其中有些蹊跷,不愿效忠非人。一面需要黎氏宗室凝聚人心,一面又继续寻访着真正的宗室后裔。

    但郑检却不这么想,因此与阮淦产生了矛盾。最终,才有了阮淦被人用瓜毒死的事。

    “陛下明鉴!驱逐僭主莫氏之后,郑氏一直能够稳稳挟制黎氏,岂因才智卓绝、功勋卓著?实因那黎氏自知窃据大位,甘为傀儡罢了!”陶维慈离座拜倒,哭泣着说道,“黎氏宗室已亡,郑氏卑劣小人,有何德望令安南万民臣服?自莫登庸得势以来已有百年,安南之地战火不断。如今,鄙主只愿早日还安南百姓安宁,以改昔年遵奉冒替之人大过。可恨兵微力弱,守土犹难,何况北伐?”

    他动情地磕头:“还盼上国垂帘安南百姓之苦,尽诛奸佞。外臣每每思之,只恨不能生在昔年交趾承宣布政使司时。其时文教昌盛,百姓安居乐业,即便外臣这等倡优之子亦能为国效力。黎氏早年叛乱大明,德政不修,以致有如今之祸。陛下,是时候拨乱反正了!”

    朱常洛看着他表演,不由得心中咋舌。

    永乐、洪熙、宣德年间,大明在交趾的统治可称不上文教昌盛、百姓安居乐业。

    当然,有一些确实在那里一心推行教化的贤良忠臣,但更多的却是视他们为奴隶、横征暴敛的官吏、太监。

    再加上当地权贵大族对权力的不甘心,因此叛乱不断。到了宣德三年,这个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就正式废弃了,大明后来也承认了黎氏的地位,册封其为交趾国主。

    莫登庸篡黎朝,大明再次设了个安南都统使司,其下十三道各有一个宣抚司,但这已经只是名义上的册封,级别也降了。

    如今阮福源的提议,当然就是愿意卖掉郑氏和莫氏所控制的北越,随大明怎么处置。

    他只希望交易一个大明对他在南越地位的认可。

    朱常洛听着陶维慈的“情真意切”,恍惚之间颇为感慨。

    若是一切没有变,就在今年,努尔哈赤正式反明,提了什么七大恨。而后,大明就开始进入正式的末年倒计时。

    但此刻努尔哈赤人已经没了,建州女真残部已经不知道被刘綎赶到哪里去了。相反,听闻了大明发兵缅甸的消息之后,阮福源却把女儿送了过来,眼巴巴地盼着大明承认他,为此不惜出卖祖宗的名声和首要敌人控制着的交趾精华区域。

    对阮福源来说,确实很合理:北面有实力胜过他不少的敌人,而且由于新的周边格局变化更加磨刀霍霍,希望早日一统南北、腾出手来治政安民,由此获得大明的承认。

    同样,大明又是更为恐怖的敌人,阮福源也需要试探或明确大明对交趾的态度。即便大明想要整个交趾,阮福源的态度也是投了,反正大明应该也需要有交趾的旧人帮助他们打理。

    朱常洛这时才开口:“有两件事,你恐怕还不知道。一件事是,郑氏也向大明上了一道表,许的是莫氏余孽盘踞之地和你们阮氏之地。另一件事是:在你们刚从南都启程后不久,郑松之子郑椿和那黎氏合谋行刺郑松,事情却败露了。南征嘛,郑松如今是顾不上了的。你那主公,现在还像去年遣你们出来时那样想吗?”

    陶维慈一时呆住了,这两个消息都十分让人震动。

    皇帝的意思似乎是:郑氏开始内乱了,阮氏压力骤减之余甚至不无可能北伐成功,那么阮福源还甘心选择之前的方案吗?

    看着皇帝似笑非笑的表情,陶维慈跪在地上,立即昂着头义愤填膺地说道:“败坏人伦,郑氏权奸总之不忠不孝可见一斑!外臣斗胆代鄙主恳请皇帝陛下:郑氏争权,百姓何辜?请上国发天兵,鄙主必遣义勇,随天兵讨灭僭主奸佞!”

    朱常洛深深地看着他,随即说道:“大明正用兵于外滇、东洋。交趾之事,仍需从长计议。况且讨逆容易,安民实难。郑氏若大肆宣扬天兵侵土奴民,大明军队倒成了不义之师。”

    “有鄙主所呈铁证……”

    “那个没什么用,交趾百姓会管这个吗?”朱常洛打断了他,“要成就此事,仍需从百姓入手。你说阮福源心向王化,那就把这件事先办好,让郑氏所控制土地上的百姓羡慕你阮氏百姓。”

    陶维慈呆了呆,一时不知怎么回话。

    朱常洛看着他笑起来:“你倒是个机灵的。和理藩院对接一下吧,你回信,大明也把国书递过去。阮福源安心守土,大明和你南越加大贸易,让南越先富起来一些。为方便往来,那郑氏所许的占婆三地,就让大明在那边先设一个港城吧。如此一来,郑松也能误判,让他先专心对付自己的逆子和不安分的王上。他若是篡位了,更落一个口实。”

    陶维慈心里一沉:占婆之地,阮福源另有安排啊……

    但朱常洛不管这些,只让方从哲和他对接细节。

    “阮福源的女儿,朕就收下了,安他的心。”朱常洛最后说道,“为大明多种粮食,这很好。将来,大明海船前去收购多余粮食和其余物产,价钱绝对公道。他是有眼力的人,既然知道该做什么样的选择,大明能容他。交趾百姓或有诸多畏惧大明者,届时南逃,总要有个人管着。只要他做得好,朕不吝册封他为国主、南越王。”

    对陶维慈来说,又是大喜。能获得莫登庸都没得到的外藩国主王爵册命,这显然大大超过了阮福源对他的期待。

    虽然不是完整的安南之地。

    但是西面……不是仍可扩张吗?

    这么一算,对于弱势的阮氏来讲,其实是把郑氏之地卖了一个好价钱啊!

    于是陶维慈连声谢恩,跪辞之后就随方从哲出去了,对那阮氏玉婈看也没看——已经是大明天子的女人了。

    朱常洛却是需要过目一下的。

    看了看之后,颇为满意——阮氏数代权贵了,基因哪里会差?

    再那个不知所措而怯畏的神情,又颇有风味。

    他并不介意有时换换口味,一举两得嘛:既满足了自己,又安了阮福源的心。

    “路上已经学过汉话了?”

    “……回……回陛下问话,自小……都要学的……”

    朱常洛哑然失笑。

    确实。

    朝鲜也好,交趾也好,其实哪里不是小中华的模样?一直在用,科举都有。

    所以是时候回来了。

    “先安置在储秀宫吧。”

    朱常洛吩咐了刘若愚。

    如今那储秀宫,当真是储秀。

    虽然王微所在的毓德宫里也有不少外族贵女,但那都是已经有位份了的,或者暂时只是宫女。

    而储秀宫里,当真有不少陆续进献来的各族少女。北疆的、南洋的、朝鲜的、琉球的……

    甚至新近有个东瀛本州西端已经暗自投诚的大名之女来了,那是田乐借对马宗氏家臣之手暗中取得的成效。

    朱常洛继续看着其他奏疏。

    过了一会皱了皱眉,思索了一番。

    刘若愚刚回来,他就说道:“去宣一下袁枢密。另外,把东洋海寇的秘档取来。”

    沈有容提议收编东瀛那边的汉民海盗团,朱常洛需要考虑一下。

    以那些人在海上已经养成的性情,适合作为东洋舰队将来的东瀛分舰队吗?

    这个时候,郑芝龙还没有发迹。

    朱常洛接着看沈有容的奏疏,过了一会轻笑了一声:“这家伙,大概也是打着可用就用,不可用就只是利用一下的心思。”

ͶƼƱ һ½Ŀ¼һ 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