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С˵ > 光宗耀明 > 第432章、旧烽烟,新雨露

第432章、旧烽烟,新雨露

ͶƼƱ һ½Ŀ¼һ ǩ
    、旧烽烟,新雨露

    初夏时节,六月初六,天津港今日暂歇作业,以备御驾送行前任枢密使及诸多文武、士商。

    皇帝亲自在这里,当然主要是因为田乐要启程。

    码头上摆了案桌,海风吹拂着众人的袍服。

    “今科殿试,朕问策贡士,天下何以行大道、致大同。一问:今日之天下,与夫子所言之天下有何异同。二问:礼之初始于饮食,后圣有诸作,夫子谓之礼已大成,然今人自知天下人仓廪未实,则何以致礼大成?三问:大明礼仪之邦,讲信修睦,然漠北、西域、西洋、东洋,各有信仰,时时来扰频频为祸,若天下只中国崇礼则何以致大同?”

    卢象升听着皇帝恩师的话,这殿试策问,皇帝也让他答了卷。

    面前的田乐身后,有一些是新科进士,他们也答了卷。

    题目借了礼记礼运篇,但重点其实藏在那三问里。

    、旧烽烟,新雨露

    而对朱常洛来说,或许田乐比张居正那样的人物更适合当初立足未稳的他。田乐的控制欲,要弱得多,他总能根据朱常洛的需要随时调整他的做法,主次分明。

    现在田乐老了,人也要去朝鲜为东洋大计做着朝鲜方向准备了。

    “陛下用些甜瓜吧?”

    刘若愚不在,呆御辇里听用的居然就是王微了。

    阖宫女官,没谁能比她和皇帝更亲近,有些贵人都羡慕不已,但她偏偏仍是一个女官。

    看皇帝闷闷不乐,她从御辇一角的冰桶里拿出了提前备好的甜瓜。

    朱常洛把视线从御辇的窗口外收回来,看了看她。

    既然已经时值初夏,衣衫自然要薄不少。御辇虽有窗,但为了清净,如果不是皇帝自己掀开帘子想看看窗外,里面总是不那么透气的。

    王微坐在门口旁边的小板凳上,那个角落就更不透风了。她脸颊微红,额头上沁出一点汗珠,自然不是因为与皇帝独处一室的暧昧——这种情况她早就习惯了,有时候都感觉皇帝只把她当做个孩子或者小妹妹看待。

    她是因为热的。

    “你自己吃。”朱常洛笑了笑,“有几年没出宫了?”

    “五年多了。”

    王微和皇帝呆得久了,也习惯了皇帝让她吃她就真吃,而且并不规规矩矩谢恩。

    吃着瓜,口舌生津之余,她也顺嘴回答。

    “这次出来,你倒不像当年一样到处看。”

    “……奴婢当年年幼无知……”

    王微低下了头,倒不是因为尴尬,而是忽然觉得皇帝的眼神有一些不一样。

    “宫里都说你才思非凡,吟诗作对信手拈来。你为什么想朕吃甜瓜?觉得朕在想什么?”

    “……老太师启程了,陛下有些不愉快……甜嘛。”

    朱常洛叹了口气:“是啊,有些不舍得。不过朕倒有些遗憾,没什么才情吟诵点什么送给他。你帮帮朕?”

    “……老太师都在船上了!”

    “将来又不是不能写信。”

    “……那也该陛下自己琢磨一首吧?奴婢怎好捉刀?”

    “没事,他知道朕不擅诗文。朕是天子,会用人就好。”

    “……那容奴婢想想。”王微没办法,只好继续啃瓜。

    朱常洛就这么瞧着她两个腮帮子一鼓一鼓地边吃边想,等她将吃完这一片甜瓜,忽然抬起头喜道:“有了!”

    “吟来听听。”

    王微赶紧放下瓜皮,拿出手帕先擦了擦嘴,然后才抑扬顿挫地吟道:“昔为补天石,今作填海禽。同煅昆吾铁,共裁盛世新。鼎革血犹热,骥老泪未涔。去去勿复道,火传在寸心。”

    “……”朱常洛听在耳中,先对她翘了个大拇指,然后又唏嘘道,“你倒是劝朕不必多说?”

    王微掩嘴笑了笑:“大哥说过,陛下和田老太师是往年知己,共存壮志,何必有儿女态?”

    “他知道朕身边人懂他亦懂朕,那也很开心。”朱常洛故意逗他,“再难为一下你,还来一首。”

    “……陛下!”

    这就真是为难了。

    然而路途无聊,朱常洛就是在逗她。

    看着如此有才情的女子在那愁眉苦脸冥思苦想,朱常洛也不免感叹:其实还是时代束缚了她。

    虽说可能是刘若愚平常教她,宫里的各种册籍资源也相当多。但如果不是她身为女子,以她这天资,在青史上恐怕会大有名声、大有作为。

    这一次好像确实有点难,直到她忽然轻声开始吟诵:“擎天手拓山河缺,医国方存社稷全。莫道桑榆真晚景,此去蓬莱谱名篇。龙衮当沾新雨露,鹤袍犹带旧烽烟。今宵分取麒麟火,好照关山再燎原。”

    “都好,都好啊……”

    朱常洛听得连连点头,拳头都握紧了。

    田乐以臣子之身,这么多年既谋军略,又主动请缨过找孔家麻烦,他心里的壮志该有多高?只不过他并不会完完全全对朱常洛说。

    而此去蓬莱,当真是逍遥仙一般。身后既有强大的国力支持可以放手施为,又是要与他遥相呼应,共造一个前所未有的煌煌中国。

    一品文臣,官袍补仙鹤,而田乐的官袍带烽烟,那当然是他作为大明首任枢密使的象征。

    龙衮要沾新雨露,自是在说大明要后继有人,皇帝该把心思花在年轻一代身上了,就像那卢象升一样。

    至于分取麒麟火,好照关山……关山在哪?在关陇,在西域。那是田乐最早建立殊勋的地方,更是在提醒皇帝:北疆、东洋、南洋之外,还有西域。

    问题这是王微写的。

    这新雨露……

    她眼神清明,恐怕只是为了诗句对仗,并未有他想。

    但朱常洛看着她,眼神渐渐炽热起来。并非仅仅因为她的容貌,更因为她的才情见识和诗句里显现出来的心胸。

    王微顿时目光躲闪,低下了头:“奴婢狂妄了……”

    “不!你当真不凡!”朱常洛伸出了手,“你过来,以后不要自称奴婢。”

    王微一时不知是动好还是不动好:什么意思嘛?

    “不是说龙衮当沾新雨露吗?”朱常洛嘿嘿笑着,“你也长大成人了,这一程定予你有个名分。让你呆在宫里,有些屈才了。过来一起聊聊,将来派个什么差事让你做才好……”

    这下王微是当真脸红了,忽然就走到这一步?

    还有,若是有名分,那不就是妃嫔吗?除了伺候皇帝生儿育女,还能有什么差事让妃嫔做?

    然而御辇晃晃荡荡前行,她还是忐忑又羞赧地偎到了皇帝怀中。

    虽然这是早就有心理准备的事,从六年前第一次离开那个小院就有了。

    但没想到他是皇帝,而且是这样一个皇帝。

    “有件事极适合你做,朕一直没想到什么人去做更合适。”朱常洛软玉温香在怀,但说的确实是国事,“诸多民籍都已编订,但唯有乐籍还有诸多难处。还有话本,朕虽然已经颇为鼓励,但大多还是读书人自娱自乐,说书人嘛……”

    王微听到乐籍二字,身躯微颤。

    朱常洛则滔滔不绝,说着长久计划里的大事。

    蒸汽机代表的当然是生产力,不断要改革的制度都是为了更好地分配利益、包含大明全体百姓应有的利益福祉。但将来虚疆万里,除了经贸和新式教育,对外藩普通百姓而言还需要有强大的文化影响力。

    那些东西当然不能是严肃的籍册这种载体,把大明的美好传播到更远处的平民百姓心目当中,当然得靠更喜闻乐见的一些形式。

    而天底下,到底还有多少像王微这样的女子,颇有才情却并无什么展露机会,最终或为奴婢或为妻妾,甚至沦落风尘?

    这个事只交给男人去管,一没多大动力,二来也不见得真的能深入去重视。

    但王微就不同了。

    她既有这个本事,也能有这个意愿。大明的文学底子本不必说,再辅以音乐、歌舞、书画……科技胜利征服胜利之外,文化胜利也不能少嘛。

    “你觉得如何?”朱常洛说完就低头看着她。

    王微侧偎在他肩旁,刚刚看着皇帝眉飞色舞,听他说了许多东西,听得她檀口微张,惊得心动神摇。

    这些事……竟有那么大的意义?

    然而落在朱常洛眼中,这神情眼波和脸庞,自然似乎传递着另一个意思,或者说邀请。

    别说话……

ͶƼƱ һ½Ŀ¼һ 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