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С˵ > 光宗耀明 > 第344章、努尔哈赤的持久战

第344章、努尔哈赤的持久战

ͶƼƱ һ½Ŀ¼һ ǩ
    、努尔哈赤的持久战

    赫图阿拉城燃着熊熊大火,李成梁轻蔑地看着他,将刀从诸英的胸膛之中抽出来。

    汤古代和黄台吉一个抱着自己的头,一个只有半截身子从地上爬过来,他们都哭喊着问他:“阿玛,为什么让我们去送死!”

    年幼的穆库什伤痕累累地被猛兽追赶着,努尔哈赤看李成梁转头冲她去了,连连喊着:“不要!不要!”

    过了一会就见穆库什倒在血泊之中,伸出稚嫩的一只手,小小的脸庞上尽是恐惧和求救的神色。

    而那杀神再转身后,却变成了自己只见过两面的皇帝。

    他缓缓地迫近,居高临下,神情淡漠地质问:“朕给你指了路,你为何不走?”

    努尔哈赤陡然从噩梦之中惊醒,寒冬之夜里,冷汗已经微微浸湿了贴身的衣服。

    手摸到了一旁的刀,他的心里稍微安定了一些,但心仍旧跳得快。

    “阿玛!你怎么了!”

    在外面和衣而卧的是他儿子诸英,努尔哈赤看着心急赶进来的他,缓缓摇了摇头:“没事……”

    随后问:“我说了什么梦话?”

    “没说什么,只是闷声吼了吼,再坐了起来。”

    “……我睡了多久?”

    “没多久。”诸英摇了摇头,“汉人没有新动静,阿玛再歇会吧。”

    努尔哈赤沉默了一会,随后说道:“把火烧旺一些,睡不着了,你陪我坐坐。”

    他披上了暖和的皮裘,起身坐到了营帐外间的炭盆旁。

    听着木炭被烧裂以及偶尔传来的积雪滑落声音,他一直没有说话。

    是儿子守在帐外,这其实是因为大明皇帝的那道旨意:只讨反贼,反贼只是建州女真。

    三部归顺部众……努尔哈赤不能赌万一,因为现在形势越来越不好了。

    过了一阵之后他开口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诸英沉默不语。

    现在,他们已经从小清河谷退了出来,只留了五千人守着夺下的哈达城。

    但大军营帐扎在辉发河口,没进浑河谷,只派了万人回赫图阿拉。

    如今,努尔哈赤亲率主力扼守着辉发河的上游,看似可以从小清河谷继续威胁广顺关、从西面进入浑河谷威胁抚顺关,从南面又可经辉发河的另一条支流所在河谷前往协守赫图阿拉,但实则已经放弃了最初的战略意图。

    广顺关不好攻。

    在那里丢掉了近两千八旗精兵的性命、轻重伤员已逾五千之后,努尔哈赤放弃了继续攻破广顺关的想法。

    两个原因:一是在狭窄的关隘面前,八旗精兵只能使用弓矢,只能用粗陋组装的投石车佯攻。而开原明军已经不用担忧谁,守城是他们的长处,攻城却是建州女真最大的短处。

    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叶赫部北面传来的新消息。

    明军出了抚顺关扼守好萨尔浒和界凡寨后就进了苏子河谷,其中还有鞑靼骑兵,努尔哈赤震动之余把派在科尔沁那边的扬古利也叫了回来,现在就是他率军守在哈达城。

    科尔沁那边还留了数十人用来互相传递消息,他们传递回的、努尔哈赤的持久战

    努尔哈赤看着他坚定的眼神,问了一句:“要先拿下萨尔浒。如果拿不下来呢?”

    “一定能拿下来!”诸英仍这么说,“马上就是汉人过年了,他们一定放松警惕。阿玛,一定能拿下来!”

    努尔哈赤再沉默了许久,随后看着他点了点头:“好,你去。天一亮,你带一万精兵去!”

    “儿臣领旨!”诸英大喜,认为“父皇”做了正确决定。

    看他走出帐外去安排,努尔哈赤缓缓伸出双手,继续取暖。

    进逼哈达城的大军近四万,等扬古利带人回来之后就彻底过了四万。

    但哈达城之战、广顺关之战,先后折损总共就过了四千,还有超过三千重伤不能再战的,五千余轻伤的。

    再安排了五千人留守哈达城,安排了一万人从后方回援赫图阿拉,此刻努尔哈赤身边的大军只有一万八,其中还有五千多是此前轻伤的。

    让诸英带一万精兵去浑河谷,那里的清原加上从萨尔浒、界反寨一带败退过来的人也不过三千。

    一万三精兵,能重夺萨尔浒吗?

    那其中还有哈达、辉发、乌拉三部的归顺新四旗。

    他让人喊来了扈尔汉。

    “那五千伤兵,你带着守在这里。”努尔哈赤说道,“我要回赫图阿拉。”

    “皇上!”扈尔汉欲言又止。

    “大阿哥如果能顺利攻下萨尔浒那里的明军营寨,那就让扬古利分兵过来守住这里,你带他们前去萨尔浒。”努尔哈赤说道,“赫图阿拉,我必须回去一趟。”

    看着跟随了自己多年的勇将,努尔哈赤认真说道:“如果大阿哥那边不顺利,该准备退走。你听好!”

    努尔哈赤和诸英想的不一样。

    先难后易当然是最好的,如果能够打出立身之本,大明也必须正视大明的战力。

    现在已经不可能速胜了,因为察哈尔、喀尔喀和科尔沁都指望不上。朝鲜内部自己的问题还没解决,大金孤军作战。

    不能速胜,也有不败之法,那么前提就是挫败大明对赫图阿拉的威胁。

    可如果就连这一点也办不到,那只能先易后难。

    “记住!一旦萨尔浒那里十日还攻不下,就做好准备!”努尔哈赤郑重说道,“全力攻下乌拉城。从乌拉城沿着松花江一直到白头山天池,只要保住这一线东面,那就算到北琴海边再筑新城,大金也有东山再起的时候!”

    扈尔汉眼含热泪:“皇上……”

    努尔哈赤笑了笑:“现在倒是自在了。大明要么再修新长城,要么就是一年一年你来我往。”

    他收起笑容之后眼神一寒:“既然已经成了这局势,那就先一统关外再说!长白山两侧,松花江以东!收了科尔沁,攻灭了汗庭。将来再反攻大明,从他们的宣大到辽东,都听我八旗号令,再不会像这回一样!”

    靠别人不如靠自己。

    努尔哈赤盯着他:“这不是败退!大阿哥能立奇功,也是一样,无非仍以如今边墙为界。但不论如何,大金都城都不必再设于赫图阿拉。满人既是在北琴海畔发源的,都城就先回到故里!大明如果不怕劳师远征大败连连,尽管攻来!”

    他做出了决定,进可攻,退可守。

    既然已经与大明撕破了脸,就需要更大的纵深。

    他这辈子的任务就是让大金存在、壮大,让这皇位传承下去,为后世子孙打下根基。

    赫图阿拉,仍然要尽全力去守,但他不能以身犯险。

    诸英还是太鲁莽了一些,不喜欢多想退路。

    咸镜道,北琴海,松花江……

    努尔哈赤暂时放弃了对辽东的觊觎,整个关外始终是更容易的。

    大金也是个疆域辽阔的大国,比什么都重要。就算关外再贫瘠,有更多的人力、物产,他不是不能与同样反了大明的朝鲜互相帮助。

    甚至包括倭国。

    努尔哈赤重新振作起来,准备回赫图阿拉镇住归顺的三部权贵。

    他勾勒着心目当中的持久战图景,科尔沁传递给大明的消息则在去北京城的路上。

    此刻紫禁城里却刚办完进封四妃的典仪。

    除了秀嫔、慎嫔、康嫔之外,叶赫那拉东哥成为了皇帝目前为止唯一一个异族妃子。

    这毫无疑问是对叶赫部在此战当中功劳的“犒赏”,虽然他们一开始犹豫过,后来也是因为已经被绑上了战车。

    叶赫那拉氏也成为了唯一一个还没为皇帝生下什么孩子却获封为妃的人。

    “想杀努尔哈赤却没那么容易。”朱常洛在这“老女”身边漫不经心地说道,“你如今这算不算破了誓?”

    东哥初尝滋味,老女如今却如媚猫一般。

    “陛下神威盖世,建州败亡是迟早的事,臣妾不急了。”她伏在朱常洛一畔,听着他的心跳声,随后又柔媚地说,“况且,陛下早就叫臣妾改了性情……”

    “你那性情哪里容易改?”朱常洛瞥了瞥她,“朕和臣工们已经议过了,承德府那里由内帑转支修个行宫,往后时不时可以去住一住,你也能见见族人。”

    “臣妾谢陛下隆恩!”

    东哥还不知道皇帝计划跟她生出个儿子出来,将来接手岭南女真。

    现在她只觉得陛下宠她。

    朱常洛笑而不语。

    对滦河一带的开发,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钱。

    肃王没多少钱,但楚王还可以。

    这些还不够。朱常洛这里名曰修行宫,实则还会由内帑出资修更多的基础功能建筑,包括那里的学校。

    土默特鞑靼和岭南女真子弟,是要求要送一些人去进学的。遵化那里的军工园,也已经派人去了那边勘探。

    毕竟朱常洛如果所记没错,后来北京到张家口铁路的修建,包括秦皇岛这港口,都与开滦煤矿有关。

    现在当然修不得铁路,但是开平那里将来还能从漠南漠北的鞑靼人手中通过边市积少成多收来一些,再加上开滦煤矿或能勘探到具体位置,这些都能沿着滦河布置成为一条产业带。

    下一步的工业突破,这些都是极为重要的基础了。

    反倒是知名度更高的山西煤……不如先多留下一些给后世子孙用。

    哪怕现在不能实际控制蒙古高原,也要用利益让他们奴役底层牧民去开采那些浅层煤铁!

ͶƼƱ һ½Ŀ¼һ 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