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С˵ > 我朱祁钰,太后孙若微你人设崩了! > 第13章  :杀不尽的士大夫!屠不完的“东林党”!

第13章  :杀不尽的士大夫!屠不完的“东林党”!

ͶƼƱ һ½Ŀ¼һ ǩ
    晌午。

    一个该吃饭的时辰。

    朱祁钰却不能安心传膳。

    全因为,抬眼望去,赤日当空的皇极殿外广场上,此时跪满了一排排一列列的臣子们。

    经典戏码!

    一代传一代。

    大明一朝最常见,也是诸位大臣们最为拿手的舞台剧——逼宫!

    朱祁钰命令太监宫女们端来茶点,把龙椅也抬了出来。

    他就这么高坐在刚好挡住日头的殿外门口。

    还就这么望着汉白玉台阶下跪着的大臣们。

    陪着爱卿们唱这一出大戏!

    当然也有没跟着一起跪的。

    比如哲别和袁崇焕他们。

    二人就跟着三杨一起站在朱祁钰的身旁。

    于谦呢,则是拿着朱祁钰给的布朗贝斯步枪图纸,早早就赶往了火器司。

    关宁铁骑的三眼火铳也一并被拿去了一把,同样是要研究仿制的。

    于谦的意思,三大营还是要尽快的重建。

    袁崇焕打着哈欠。

    哲别偷偷拿出藏在怀中的酒袋,小心翼翼地偷喝着。

    被袁嘟嘟瞧见了,主动为他遮挡!

    然后一把抢了过来。

    “我也来一口!”

    袁嘟嘟小声嘟囔。

    哲别一脸鄙视!

    对于二人的动静自然瞒不过三杨,也瞒不过朱祁钰了。

    只不过朱祁钰对于他们这点行为满不在乎。

    而且之所以将他们两人留在这里。

    全因为待会——方便杀人!

    早朝那个户部的家伙,在被打了一百庭杖后,就已经送到了太医院。

    估摸着还有一条命。

    但屁股是好不了了。

    “皇上,不可传骂名于天下呀!”

    杨阁老苦口婆心劝道。

    朱祁钰权当没有听到,主打的就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同时将手中的水果一人拨了一块,分别给三杨这三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呵呵,不可传骂名于天下?难道就要朕留骂名于青史?让后代的子孙们,指着我的脊梁骨骂?骂我连祖宗土地都守不住,骂我都没有留下广阔的土地给他们?”

    “这……臣等不是这个意思!”

    杨士奇有些不知道如何作答。

    皇上怎么说怎么有理。

    确实有点儿伶牙俐齿。

    这令三杨都有些意外。

    皇上性格是变了一些呀!

    也许是因为当上了皇帝?

    见三杨面面相觑,朱祁钰看向那正在偷喝酒的袁崇焕和哲别,没好气地笑骂道:

    “袁崇焕,哲别?两个酒蒙子还喝?朕叫你们呢!问汝等,那瓦剌人的脑袋,可都处理好了?”

    袁崇焕赶紧将酒袋塞回给哲别,躬身拱手行礼,“禀皇上,全部都割了,一共四万颗脑袋,一个俘虏都没有留!”

    “那京观呢?”

    “也都垒好了,就冲着也先撤军的方向,保管那也先看得清清楚楚的!”

    得到答复后。

    朱祁钰满意地点点头,就回头望着面前这群跪着的大臣们,

    他的眼里流露出了一抹冷冽的杀意!

    “诸位爱卿,喜欢跪着,那就好好的给朕跪着!”

    “正好!朕,趁此机会,给诸位爱卿,介绍一个人,日后呢,就是他来主持我大明户部的工作。”

    “来人,叫换好官服的张大人。”

    一袭红色官袍的张居正。

    就这么从大殿一侧的拐角走了出来。

    在几个小太监们的领路下。

    一步步地走了过来。

    好一个美髯公。

    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

    “臣新任户部尚书张居正,见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气质儒雅,谦谦君子。

    “不必多礼,叔大,你看看,朕的这群大臣们,有一个算一个,多半都是蠢笨如猪的家伙,朕要去讨伐瓦剌,收复蒙古,他们就给朕说没钱,朕给他们出了一个主意找钱,他们又不答应!”

    “你看,又蠢又不听话!都是既没有能力,又没有忠心……你说,朕留着他们干嘛?”

    “朕呢,就找你来,让他们瞧瞧,什么叫我大明需要的忠臣!”

    朱祁钰当着群臣的面,贬低着他们。

    同时又给新官上任的张居正撑腰。

    这态度已经很明显了。

    对于张居正的能力,朱祁钰压根就不担心。

    挽大厦之将倾的千古名臣。

    搞钱,搞政务,那是手到擒来。

    更不用说,大明朝那一团乱麻的税收制度,也是在他手里亲自被改革掉的。

    从此为大明续命百年!

    户部左侍郎,兴许是跪久了。

    颤颤巍巍站起身来,指着上面的张居正,就怒气冲冲地质问:

    “皇上,此人有何能耐?竟然担得起我大明朝的户部尚书?恐怕他连户部是做什么都不知道吧?”

    “他担不起?你就担得起?你就担得起我大明两京一十三省?”朱祁钰面带怒火,狰狞发怒,犹如虎啸龙吟!

    他直接冲着这站起身来的一个户部左侍郎,厉声大喝!

    天威震怒!

    百官浑身一抖。

    “臣不敢!”

    “你敢——!”朱祁钰衣袖一甩,斜靠着龙椅,瞅着这人冷道:“大明朝的举重冠军,你也想做?来人,将这个没有得到朕的同意,就擅自站起身来君前失仪的东西,拖下去重责——五十庭杖!”

    噗~!

    户部左侍郎顿时想要吐血。

    还有这样玩的?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昏君!!!”

    “暴君!!!”

    “我大明危矣!”

    户部左侍郎就这么骂骂咧咧地被侍卫提溜到了不远处。

    那里有好果子等着他吃!

    没一会儿,惨叫声大起。

    “叔大,来,告诉他们,你凭什么当我大明朝的户部尚书。”

    “臣遵旨。”

    张居正行礼拱手一拜。

    就走到前方。

    此时的三杨彼此对视一眼。

    皆是不约而同冒出一个念头。

    ——不急。

    此时触怒天威,那就是没脑子。

    三杨都打算先看看皇上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杨士奇轻捻白须,低声道:

    “倒要看看,这个人是不是虚有其表!瞧着……倒像一个博学之士,就是不知道是不是江湖骗子?”

    杨荣杨薄点头附议。

    对于三杨来说,他们更像是维护皇权,又得制衡官权的平衡器。

    内阁依附于皇权。

    但又领导着百官。

    所以他们的地位很特殊。

    此时最好的选择,那就是不粘锅,先看看。

    静观其变。

    张居正望着百官们,不卑不亢地朗声道:

    “各位大人,太岳深谙国政一事,自读书以来,就观察到我大明看似金玉其外,实则败絮其中……本部堂上任之后,要行之事,就跟一条鞭子一样简单明了。”

    “首要缩减大明赋税名目,再增加皇上所言的商税比重,使得耕地的农民田赋减轻,轻田赋重贸易,便是这!

    暗藏文韬!

    这个叫张居正的家伙,已经点出了大明赋税其中诸多弊病了。

    没有个几年的户部经历,根本不可能知晓其中利害呀!

    “既有怨言,为何不改?诸位大人们都是跟太岳一样读圣贤书的,难道不会知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你们恐怕不是不明白,而是多数出身江南,所以怕引起背后老乡绅们的不满吧?”

    一句话,顿时让红日下的百官们。

    有不少一个个突然后背发凉!

    心中发寒!

    而朱祁钰将这群大臣们的细微表情,全部捕捉到了眼里。

    哼,东林党雏形还真是早早就有了!

ͶƼƱ һ½Ŀ¼һ 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