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6日,杭城星宁集团总部顶层的量子办公室内,沈知意轻点桌面,全息投影瞬间展开成巨型工作台。12块悬浮的虚拟屏幕上,实时跳动着星宁影视的全球业务数据:元宇宙影院单日客流量突破50万人次,粉丝经济平台日活用户达8300万,而最新上线的虚拟演员培训课程,报名人数正以每分钟200人的速度激增。
“接通星宁影视三大子公司负责人。”沈知意对着空气下达指令,三道全息人影即刻出现在会议空间。量子影业ceo王昊身着银灰色智能西装,星芒特效总监林薇的袖口闪烁着数据流,元宇宙剧场负责人陈默的身后,机械臂正自动整理着剧本资料。
“今天召集你们,是要启动‘文影共生’计划。”沈知意调出虚拟剧本库,上万部电子文档如星河般流转,“我们要同时拍摄10部古装剧、都市剧、历史剧和架空剧,但这次的模式要彻底颠覆——先让顶尖作家创作小说,同步开发影视、游戏、元宇宙场景,构建完整的ip宇宙。”
会议室陷入短暂的沉默,随即爆发出热烈讨论。“这意味着我们要组建跨领域的创作团队!”王昊兴奋地说,“小说的世界观必须支撑起影视改编、游戏开发和元宇宙社交场景。”林薇补充道:“特效制作要前置介入,比如架空剧中的飞行坐骑,必须在小说阶段就确定机械结构和量子驱动原理。”
沈知意点头,智能终端自动生成合作名单。屏幕上,莫言、刘慈欣、桐华等着名作家的头像依次亮起。“通知法务部,开出最优厚的条件。”她的指尖划过虚拟合同,“基础稿酬每千字10万元,作品改编成功后,再按影视票房、游戏流水、周边销售的15分成。”这个数字让在场众人倒吸一口冷气——这几乎是传统出版行业稿酬的百倍。
消息一经传出,文学圈瞬间沸腾。某知名作家在微博晒出星宁的合作邀约:“节刚发布,影视改编的预告片就在元宇宙影院引发百万预约;粉丝社区里,关于各ip宇宙联动的讨论帖,单日新增回复量突破500万。
“这不是简单的影视制作,而是一场文化产业的革命。”沈知意站在全息投影前,看着10个ip宇宙的雏形逐渐成型,“当文学、影视、游戏、社交真正融为一体,星宁将重新定义‘内容消费’的概念。”此时,她的手机收到雷先生的消息:“沈总,你这招‘文影共生’,怕是要让整个文创行业重新洗牌。”沈知意笑了笑,回复道:“洗牌只是开始,我们的目标,是创造一个属于未来的文化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