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凉王白骁,是大宸王朝仅有的异姓王。
在西北三州之地,白骁就是当之无愧的主宰。
大宸先帝在位时,因昏庸无能,只晓得荒淫作乐,致使大宸国力日渐衰退。
与大宸毗邻的大端王朝,便时常侵扰边境,最后一次集合足足七十万兵马,大有将大宸王朝一举吞并的意思。
彼时大宸先帝还不屑一顾,认为大宸王朝位居十大王朝第四,远远不是排行最末尾的大端王朝能够动摇的。
然而仅仅半年功夫,在大端亲王宋擎亲自率领大军攻伐下,大宸便丢掉了半壁江山!
这时大宸先帝才意识到亡国之危,深度懊悔,急忙下旨反击,却因为其昔日耽于享乐,以至于大宸兵甲不备,粮草全无,朝中更是无将可用,根本难以抵挡大端的攻势。
白骁便是在这个时候,以凉州营三千士卒,击溃大端名将顾元整整三万兵马,将兵家重地函谷关夺回,稍稍遏制住大端兵马进攻大宸的势头。
先帝大喜,加封白骁为车骑将军,将大宸仅有的五万精锐尽数交付给白骁。
白骁倒也是不负众望,二十年间南征北战,收复失地。
其间虽有败绩,然而白骁总能赢到最后,最终夺回大端占领的大半国土。
先帝以白骁功高,封其为大将军,大柱国,白骁就此位极人臣。
当白骁将大端兵马赶出边境后,白骁麾下已有足足五十万兵马在握,威名响震天下。
就在此时,帝京中流言四起,皆言白骁有异心,想要黄袍加身,掉转兵锋指向大宸,来个改朝换代。
先帝惊惧不已,急召群臣商议对策。
虽然是流言,但此时的白骁,确实已经有了自立的资本。
先帝有心削其兵权,却怕此举直接将白骁逼反。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时任兵部员外郎的叶兴毛遂自荐,主动请缨去见白骁,说以利害,令其不敢有反心。
先帝大喜,便派叶兴前往白骁营中。
最终在叶兴的“斡旋”之下,先帝封白骁为王,成为大宸开国以来第一位异姓王,白骁也亲自入朝,发誓永镇西北三州,为大宸看守国门。
看起来这个结局是皆大欢喜,但从先帝到群臣,都知道白骁所谓的誓言可信度不足三成,等到哪天白骁又动了改朝换代的心思,一纸誓言是绝对拦不住这位枭雄的。
先帝这次总算是英明了一回,在左右二相为首的重臣建议之下,将北凉兵马削减至三十万,并将当时还是长公主的洛倾颜许配给白骁独子白枫,恩威并施下,将白骁这位北凉王锁死在西北三州之地。
只是因为彼时洛倾颜与白枫都还是孩童,这桩婚约便拖延了下来。
在此之后,先帝幡然醒悟,废奸佞任贤臣,朝堂终于变得清明起来,大宸王朝堪堪保住了十大王朝之一的位置。
直到洛倾颜登基后,大宸国力才蒸蒸日上。
洛倾颜以女子之身登基为帝,铁血手腕清除异己,但对于远在西北的白骁同样忌惮不已,便派叶兴再次前往北凉,不说让白骁支持洛倾颜,起码让白骁不会趁此机会打起“清君侧”的旗号,反对洛倾颜登基。
在叶兴前往北凉后,洛倾颜已经做好了应对白骁起兵的准备,谁知叶兴回朝之后,却带来了一个天大的喜讯。
据叶兴所说,白骁在洛倾颜登基后,非但没有厉兵秣马的意思,反倒是亲提三十万北凉铁骑前往大宸与大端边境镇守,以防大端趁机入寇。
听闻此消息,朝堂上下无不大松了一口气,没想到这位北凉王居然真的恪守了当年的誓言。
洛倾颜亦是大喜,随即便趁此机会一举奠定了自己的威权,毕竟连白骁都变相地表达出效忠洛倾颜的意思,其他想要谋反叛逆的势力自然是不敢露头了。
叶兴也因此得到洛倾颜厚赏,一路平步青云,最后官居正四品翰林大学士,被女帝陛下洛倾颜视为心腹。
只是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叶兴这些年居然一直跟白骁联系密切,还将主意打到了女帝陛下和北凉世子当年的那桩婚约上!
按照陆昭奏折中所说,叶兴跟白骁内外合谋,想要强逼女帝陛下履行婚约。
如此一来,北凉世子白枫便会成为女帝陛下的夫婿,将来两人生下的孩子,自然会成为大宸下一任皇帝!
这样白骁既不用背负谋反的罪名,在悄无声息间便能将大宸帝位改洛姓白!
当真是好谋划啊!
看过陆昭奏折的重臣无不脸色阴沉,怪不得女帝陛下登基后,白骁会那般表现,原本还以为是叶兴说服了这位北凉王,现在看来,恐怕就是在那个时候,两人便定下了这一计划!
要是真让白家得逞,非但大宸皇室会被改姓,他们这些重臣,怕是也会死无葬身之地!
须知这些年来,这些重臣在治国理政的同时,一直在针对压制北凉白家,诸多算计让白骁只能守着西北三州,动弹不了半点!
尤其是国子监祭酒姚升,本就对白骁征战之时肆意屠戮的行为极为愤恨,这些年口诛笔伐就没有停过,真要是被白骁给得逞了,这位大儒怕不是要被第一个清算,也难怪姚升在看到陆昭的奏折后会毫不掩饰自己的怒气!
至于陆昭这封奏折是否可信,这些重臣却是没有半点怀疑!
即便同样是对陆昭这位国师颇多微词,但这封奏折,可是从女帝陛下手里拿出来的!
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女帝陛下怎会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让他们看这封奏折?
直到此时,这些重臣才终于明白,女帝陛下今日朝会上为何会是这般态度!
叶兴是否窝藏林凡这个钦犯,在女帝陛下眼中根本无足轻重!
只凭陆昭这封奏折,就足够让叶兴死上十遍八遍了!
再看看此时仍旧立在殿中的陈阳等人,重臣们皆是目露怜悯之色。
可笑陈阳等人还想要趁此机会废掉陆昭这位国师,限制女帝陛下的威权,殊不知此举已然是将他们自己归到叶兴同党里去了。
群臣不由得摇头叹息,陈阳等人这次真是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啊!
“陛下恕罪啊!”
“此事老臣半点不知,若是知道叶兴如此大逆不道,老臣绝不会行此昏聩之举啊!”
陈阳之前有多么愤怒,此刻便有多么恐慌。
如果早知道叶兴瞒着所有人做下这等如同谋反的事情,他说什么也不会跳出来啊!
“臣等见事不明,还望陛下恕罪!”
跟着陈阳一同伏地跪拜的礼部侍郎和监察御史,此刻也是体如筛糠,内心恨死了叶兴的同时也充满了恐惧。
天知道女帝陛下会如何处置他们这些“乱臣贼子”!
想起女帝陛下的铁血手腕,这些站出来弹劾陆昭的朝臣,便感觉钢刀已经架在了自己脖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