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意心惊。
她手中事多,虽腾出空日日过问梅苑的饮食,但没法每日都来看梅氏,可也尽量隔三岔五过来望一望。
这才过了三日,梅氏怎么就病成这幅模样了?!
梅氏——
这是真的病了还是另有什么隐情?
“娘子,是意姑娘来看你了。”
丫鬟半跪下身,在梅氏耳边轻轻开口。
梅氏才侧过头看向明意。
眼底压抑着戾气与烦躁,看了她一眼后就闭上眼。
明意退出里屋,目光森然地盯着陆郎中与屋里垂首站着的丫鬟们,问:“陆大夫,您就是这么看顾梅娘子的这一胎的?你们就是照顾娘子身子的?!”
丫鬟们吓得扑通扑通跪下。
“姑姑饶命……”
“奴婢该死……”
陆郎中也被明意的这个眼神吓的颤了颤,但到底年纪资历也摆着,稳了稳心神后,拱手答道:“好让姑娘知道,娘子的病症从脉象上看是忧思过度、心神不宁,因身怀有孕,不能开药,只能靠着食补,但娘子进食不畅,这才使得病症越拖越严重。”
明意余光立刻扫向为首的大丫鬟。
大丫鬟颤颤巍巍回道:“娘子说大夫开的食补吃着嘴里苦,吃一半吐一半……”
明意眼神冷下:“娘子是病人,说不吃药你们就纵着着她不吃,那还留着你们有何用?!”
丫鬟们拼命磕头。
“这次先记着,等梅娘子顺利生产后一并再算你们的账!”
明意说完后,再看向陆郎中,语气和婉了些,“王爷极为看重梅娘子与孩子,今日看娘子这般情形,便是撑得到足月生产也怕体力不足,总要让夫人能睡着养起精神才行。”
陆郎中沉吟一声:“姑娘说的是,老夫先开个安神解郁的方子,让夫人吃上两顿看看,若见效甚微,老夫斗胆要请示王爷,是否要开安神方。”
明意听陆郎中心有成算,也盼着梅氏能早日好起来,颔首道:“您下去抓药开方吧。”
陆郎中离开后,明意去里间看梅氏。
丫鬟正扶她起来喝补汤。
梅氏皱着眉,才咽下两口就呵斥丫鬟端下去。
明意上前,接过汤碗勺子,舀了一勺递去,柔声劝道:“这是陆郎中开的食补汤,哪怕不为孩子,也为着自己多喝两——”
“啪——”
话音未落,梅氏狠狠扬手拍开明意递来的勺子!
连着手中的汤碗也一并被打翻。
烫得明意手背登时红了起来。
梅氏仍未泄愤,扭过头恶狠狠地瞪着她,眼底血红、表情狰狞:“明意——收起你的伪善!你巴不得我保不住这个孩子!你盼着我永远都好不了!你才好扒住王爷——”
丫鬟们被梅氏的话吓得脸色煞白。
两人上前扶着梅氏连连劝阻。
一人拿着帕子紧张的擦拭明意手背上的汤水,“我家娘子这些日子被噩梦折磨的没睡过一个囫囵觉,出口之言都不是娘子的真心话,姑姑万万别将她病中说的胡话放在心上!”
明意看着梅氏被两个丫鬟哄劝着渐渐平静下来,端着茶盏服侍她喝水漱口。
“我知道。你们仔细照顾梅娘子,明日我再——”明意正要收回视线时,无意瞥见丫鬟端着喂水的是只粉色釉面汝窑梅花杯,汝窑烧制出来的器具多为皇室专供,非寻常人家能随意购入,这个颜色更是罕见。
许是梅家富庶,自有他们买来的门路。
但一个妾室用这样的茶具到底太过贵重。
“姑姑?”丫鬟见她停下步子,轻轻唤了声。
“无事,去照顾梅娘子罢,不必送我了。”
明意走到院中,撞上杜侧妃带着丫鬟急匆匆的进来,看见明意从里面出来,杜氏只瞥了她一眼,甚至都没有站一站,直接略过她进屋。
没一会儿就从身后传来杜氏关切的问话。
“姐姐怎么样了?”
明意兀自笑了笑。
这位侧妃,王爷不在时,喜怒皆形于色。
出了梅苑,明意看见陆郎中守在外面踱步,迟迟没有离开,一见她出来立刻迎了上来,语气透着些凝重,“姑娘,请借一步说话。”
明意看他神情严肃,有话不在梅苑里说完,反而守在外头等她,怕是要说的话与梅氏有关,却又不便让她们知道。
她想了想,道:“外面人多眼杂,去我院中说罢。”
“也好。”
进了明意院中,陆郎中略一拱手,开门见山直接道:“老夫今日观梅娘子脉象虽无大碍,但病症看起来却较往日更严重些,不像是惊吓后所致的心神不宁,倒像是用了或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明意心思回转,不干净的食物吃了应当由胃口不振、腹泻、恶心等症状。
陆郎中说的不干净的东西不是指食物?
而是——
明意忽眉心狠狠一跳,目光盯向郎中。
陆郎中知她懂了,继续道:“很多小东西平时看着无事,在不知不觉中长久少量摄入,积攒在身体里,从内里一点点坏了底子,等到病症全部外显时已药石无治。若是无意中摄入总有法子找出来,就怕是有人故意为之……”
越说到后来,陆郎中的声音越低。
明意表情也愈发凝重,“这些话您还和谁说过?”
“只姑娘一人。”
明意:“我先悄悄将梅苑里外查一遍,也要劳烦您每日进来照看梅氏,一应细节多加留意,有任何可疑的人或事,只管报给我。辛苦您了。”
陆郎中拱手:“姑娘客气,这也是老夫分内之事。”
送走郎中,明意想起刚才听见的那一番话坐立不安。
‘不怕无意,就怕有心之人下手……’
郎中怕的,也是明意最怕的。
梅苑的一日三餐、茶叶、点心都是从后院厨房送过去的,明意率先从厨房入手。
后院厨房一共十二个灶炉,因梅氏怀孕,明意单独拨了两个灶炉只管负责梅氏的膳食。她里外仔细查问了一圈,供给梅氏的食材都是统一从外采买回来的,无长期特供之物,食器是每日都用沸水烧煮,一道菜只经两人手,提菜更是梅苑里的人亲自来提的。
一通查问下来并无可疑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