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之所以妥协,既是被陈锋描绘的后世盛世所震撼,更是因为内心燃起了熊熊野望——若能借助这位先知者之力,将大明打造成那般繁华盛世,区区跪拜之礼又算得了什么?
更何况,强求来的跪拜本就毫无意义。
朱元璋这位开国皇帝向来务实,对这些虚礼本就不甚在意。
得到特许的陈锋喜形于色,当即深深鞠躬:“谢陛下体恤!“
朱元璋抬手示意免礼,眼中却迸发出炽热的光芒:“后世当真能让人飞天?你说的外太空又是何处?“
朱标也从震撼中回过神来,眼中满是向往。飞天啊,这可是华夏儿女千百年来魂牵梦萦的梦想。
陈锋笃定地点头:“在我们那个时代,飞机是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世人想要前往遥远的地方第一选择往往是飞机,人坐在机舱内,只需两三个小时…就是一个半时辰左右就能从金陵飞到北平。“
“什么?从京城到北平只需一个半时辰?这…”这番话说得朱标倒吸凉气。
朱元璋更是难以置信:“这这真是人力所能及?“
父子俩真的难以置信。
毕竟,从京城金陵到北平,起码有数千里之遥。
往往大军开拔都需要一两个月时间…
快马加鞭,八百里加急也需十天半月…
可现在陈锋告诉他们,坐飞机一个半时辰即可抵达…太过梦幻,仿若神仙中人的朝游北海暮苍梧!
“可以的,只要掌握自然规律,发展科学技术,就能做到。“陈锋笑着说道,随即话锋一转:“陛下相信地圆说还是地平说?“
朱元璋不假思索:“咱从不在意这些。“
实际上是因为他没了解过这方面的书籍。
倒是一向好学的朱标接过话头:“你的意思是,外太空就是我们这个世界之外?“
陈锋诧异了一下,但想想,也理解。
大明并不是一点科技理论都没有,恰恰相反,许多关于世界本质的学说在大明也挺受欢迎的。
当即,陈锋颔首:“便如太子殿下所说的那般,外太空便是我们这个世界之外的虚空虚无之处!”
“而我们则生活在一颗被虚空包裹的椭圆球形内。”
太子朱标惊奇追问:“按你意思,莫非我们脚下的大地真是个圆球?“
“正是。“陈锋点头,又科普了几句,“我们所在的世界为一个球形,它围绕这太阳公转,也在自传。”
“围着太阳公转一圈为一个恒星年,也就是三百六十五天!”
“而自传则是一个地球日,也就一天,二十四小时…十二个时辰!”
朱元璋与朱标越发面面相觑了。
感觉三观受到了冲击!
这番天文学常识听得朱元璋直揉太阳穴:“后世研究这些有何用处?“
“刚刚不是说了吗,掌握自然规律才能发展科技啊。“陈锋举例道,“就像飞机,若不研究重力学、空气动力学,永远造不出来。“
朱元璋侪牙:“这么难,想要飞天需要研究那么多东西?”
朱标也苦笑着摇头。
他感觉大明想做到这一切,遥遥无期。
见父子二人面露难色,陈锋叹息道:“是难,可再难的事也要有人去做。
就比如陛下从一介布衣成为一代千古帝王,难不难?”
“难啊,但陛下还是踏出第一步,参加了红巾军,这才有了现在的大明,有了被后世所赞扬为华夏之风骨的大明王朝。”
这番话说得朱元璋龙颜大悦,得意地咧了咧嘴。
这确实是他值得骄傲一生的事迹。
朱标也笑着:“你说的倒是有道理,万事开头难,不开头,万事皆休谈!”
可随即却苦笑道:“道理虽明,但眼下谈这些未免好高骛远…假大空,不切实际。“
“如今孤更想知道的是…”
说着,朱标突然正色道:“孤更想知道的是我究竟因何早逝?可有解救之法?“
说罢,朱标面露苦涩。
最近几日,若说朱元璋为马皇后和朱雄英性命安危之事焦虑得彻夜难眠的话。
那么朱标比之更甚,因为他还要多焦虑他英年早逝,无缘皇位这一悲惨结局!
是以,在确认自家母后和长子朱雄英的天花病有办法预防治疗后,
朱标开始考虑自己的小命来!
而这个问题像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方才的热烈气氛。
朱元璋猛地攥紧陈锋的手腕:
“对对,咱妹子、大孙的事情解决了!该解决标儿的性命问题了!“
陈锋也知道自己刚刚那些话扯远了,轻咳一声清了清嗓子,将自己前世看过的史料娓娓道来:“太子殿下于洪武二十五年前往北平,西安等地考察迁都事宜返京后病逝,享年三十六岁。“
话音未落,就听朱元璋指节捏得咔咔作响,他不敢想象,十七年后,自己辛辛苦苦培养了那么多年的朱标罹病而亡他该如何应对。
朱标虽然表面镇定,但紧绷的肩膀早已出卖了他内心的波澜。
许久之后,朱元璋深吸一口气,问:“因何罹病而亡?”
“明史虽未明载死因,但后世主要有三种推测。“陈锋眼神闪烁,回忆着前世记忆,而在这一刻,陈锋忽然发现自己似乎并不是没有金手指,当他回忆起前世记忆的时候,但凡看过、听过的书籍、视频内容全部纤毫毕现的映照在脑海中,并且可以复述出来:“其一,长期协理朝政积劳成疾,加上奔波劳顿导致猝死。“说着意味深长地看了朱标一眼,“毕竟殿下常年周旋于陛下与文官集团之间,心力交瘁。“
“其二,归途感染风寒或瘟疫,返京后突发恶疾。“陈锋顿了顿,声音渐低,“其三是郁郁而终。殿下与陛下政见屡屡相左,又亲历胡惟庸案牵连数万,连恩师宋濂都难逃流放“
“长期待在陛下这种高压严苛酷烈的压迫下,太子殿下心理崩溃,产生了严重的心理疾病,最终阴郁而终!”
“至于什么是胡惟庸案…那就涉及陛下您裁撤宰相一事了…”
说到这里,陈锋停下,让这父子俩好好的消化消化。
朱元璋脸色相当的难看,阴晴不定…甚至有些破防!
朱标则是神色相当的复杂。
陈锋这番话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剖开了朱标内心最隐秘的伤痛。
此刻若有谁还敢质疑陈锋穿越者的身份,朱标定会第一个站出来反驳——若非亲历者,怎能将他心底最深的郁结说得如此透彻?
其实不用等到洪武二十五年,现在他就时常因政见不合与父皇争执。
朱元璋雷厉风行、酷烈刑杀的执政风格,与他自幼所受的儒家仁政理念格格不入。
是以,朱标才刚刚参政没几年,已是身心俱疲了!
这种长期的精神内耗,确实足以摧垮一个人的健康。
朱标觉得陈锋的话实在太有道理了!
猜测实在太合理了!
自己似乎死的不冤啊!
御书房内一时寂静无声,只有更漏滴答作响。
这段跨越六百年的对话,正在悄然改写历史的轨迹
……
更漏滴答作响,武英殿内一片寂静。
这种凝重的气氛并未持续太久,很快就被陈锋打破。这次他未等朱元璋和朱标开口询问,便主动说道:“陛下,太子殿下也不必过于忧虑尚未发生之事。“
“既然上天派遣我来到大明,或许正是为了弥补这段历史遗憾。“
“如今既已知晓太子殿下病逝的缘由,那么在往后的日子里,太子殿下只需稍加注意,或许就能避开英年早逝的结局!“
此言一出,朱元璋与朱标同时抬头望向陈锋。
陈锋注意到朱元璋湿润的眼角,心中了然:无论这位帝王多么严苛,对朱标的父爱却是真挚无伪的。
金手指再次开启,无数后世信息在陈锋脑海中闪现。
他整理思绪,缓缓道来:
“其一,往后需适当减少太子殿下的工作量,避免过度劳累留下隐疾。“
“其二,陛下需尽量避免与太子殿下政见相左特别是要克制杀戮之心,尤其是太子殿下亲近之人,如刘伯温、宋濂等少刺激太子殿下。“
“其三,则是医疗干预。太子殿下其中一个死因是考察迁都事宜回京途中感染风寒或瘟疫可提前备好治疗药物,即便不幸染病也能及时救治。“
朱元璋闻言神色稍缓,逐一回应道:
“好,往后标儿就少参与政务处理。至于朝中关系,咱自会妥善处置,无需你来操心。“
“至于少杀人“朱元璋面露古怪之色,“咱并非嗜杀之人陈锋你莫不是记错了史书?“
朱标也投来疑惑的目光。确实,自家父皇虽性情刚烈,但要说滥杀无辜,倒也不至于除非
陈锋嘴角微抽,忍不住提醒道:“陛下可还记得我为何要自曝身份?“
“呃“朱元璋顿时语塞,面露尴尬。
朱标也轻咳一声,略显窘迫。
是啊,若非父皇动辄要人性命,怎会因御史言官上疏劝谏就要诛杀对方,还要流放其子嗣?
陈锋摇头叹道:“不仅如此。陛下在未来将掀起腥风血雨,胡惟庸案牵连数万人,杀戮持续近十年空印案又诛杀数万官员,致使朝堂地方出现严重缺员。“
“随后又有郭桓案、蓝玉案这洪武四大案,陛下总计屠戮不下十万人“
“咳咳咳!“朱元璋险些被呛到,瞪大眼睛盯着陈锋,满脸难以置信。
朱标同样震惊不已,父皇竟会杀戮至此?
朱元璋顿时恼羞成怒,指着陈锋道:“休要血口喷人!咱岂是那等残暴之君!“
陈锋暗自腹诽,但见朱元璋面色不善,便识趣地住口。
朱标反倒好奇追问道:“陈锋,这四大案究竟是怎么回事?“
陈锋望向朱元璋,只见帝王目光幽深。
他当即会意,摆手道:“此事与当下无关,皆是其他时空之事。
这个时空,或许因我的到来,皇后娘娘、皇长孙及太子殿下皆能康健,陛下自然不会大开杀戒。“
朱标若有所思:“你是说,在其他时空,父皇会因为母后、雄英和孤的离世,而屠戮十数万人?“
陈锋轻咳一声:“此乃太子殿下自行推测,我可没这么说。“
朱标深深看了他一眼,转向朱元璋叹道:“父皇,今生今世,母后、雄英与儿臣都会陪伴在您身边“
朱元璋闷哼一声,不愿继续这个危险话题,转而问道:
“说说第三个解决之策后世可有良方医治风寒瘟疫?“
这个问题果然转移了朱标的注意力,他期待地望向陈锋。
“确有良方,且不止一种。“陈锋肯定道,“在后世,风寒称为感冒发烧,只是小疾,寻常诊所皆可医治甚至不必就医,自行服用抗生素、感冒药即可痊愈。“
“至于瘟疫,在后世已然绝迹,瘟疫病毒无处容身。“
朱元璋瞠目结舌:“风寒在家服药就能好?瘟疫彻底消失了?“
朱标听得心驰神往,那该是怎样一个美好的时代啊。
陈锋点头道:“确实如此不过后世也出现了新的疾病种类。“
朱元璋定了定神,问出关键:“你可有办法制作那抗生素、感冒药?能预防瘟疫吗?“
朱标眼巴巴地望着陈锋,眼神中满是期待。
陈锋沉思片刻,在记忆中搜寻前世看过的关于穿越者必备技能的视频。突然灵光一现,在父子二人期待的目光中展颜一笑:“虽难以达到后世标准,但值得一试。“
“如何试法?“朱标急切追问。
这关乎性命,他怎能不急?
况且风寒在这个时代仍是致命疾病。
若能解决,将是利国利民的壮举,比预防天花更为重要。
朱元璋同样满怀期待。
“二位可曾见过发霉的豆腐和馒头?“陈锋突然发问,令父子二人一脸错愕。
不待他们回应,陈锋便微笑道:“后世许多抗生素都从霉菌中提取,尤以‘青霉菌’最佳。“
“以大明现有条件,从发霉豆腐和馒头上提取青霉菌最为可行。“
“此过程我曾见人操作过,应当能够复现“
“如此可得青霉素,此药不仅能治风寒,对伤口消炎亦有奇效。“
随着讲述,陈锋思路越发清晰:“虽然剂量控制不易,但距太子殿下还有十七年光阴,足够研究出控制之法。“
“此外,后世虽无瘟疫却有防治之法。“
“治疗可用大蒜素或抗生素“
“预防可用生石灰、沸水、烈酒、口罩等“
“妙!妙极!“朱元璋拍案叫绝,眼中满是赞赏,“陈锋啊,你真是上天赐予大明的福星!天佑我大明!“
朱标展露出前所未有的温润笑容,令人如沐春风。
此刻他终于放下心中大石——陈锋为他考虑得如此周全,几乎排除了所有意外因素。只要他不自寻死路,想来定能长命百岁!
只要他活着,母后、雄英也活着,那十几万条性命或许就能保全!
殿内气氛顿时欢快起来。
陈锋不知为何,突然心潮澎湃。
他暗自思忖:莫非上天让他穿越至此,真是为了匡扶大明,弥补历史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