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陛下称太子
【其实不只是我们后人不把李渊当唐朝开国皇帝,就连唐朝的百姓们,甚至于皇帝、朝堂之上也下意识把李世民当做开国皇帝】
各时空之中的唐朝先辈们认同的点了点头。
实在是不能再同意了。
一说太宗李世民陛下,哪怕是那黄口小儿也能说的头头是道。
但要是说到唐高祖李渊,对于大多数百姓而言那真就是查无此人了。
唐朝各个皇帝们,也是苦笑着摇了摇头。
高祖啊,真不是我们不记得你,谁让太宗陛下实在是太厉害了呢。
没事,您也不亏,就算是说破天,那太宗陛下也是您的儿子不是。
【其实就是一个原因,没有李世民的话,那李唐只会是一个割据势力,统一天下的可能性十分渺茫】
追评:“这话说的其实不算太错,说到好听一点李唐的天下一半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李世民打的那些仗,可都是专门挑的硬骨头去打的,这一半打下来,另一半几乎可以算是传檄而定。”
追评:“这天下难道不是李渊打了一半,李建成打了一半,李秀宁打了一半,李靖打了一半,李世民倒欠两个大唐吗?(狗头)”
啊?
唐后各朝代的古人们看着这话人傻了?
什么叫做李世民倒欠两个大唐。
这话从何说起啊。
贞观。
太极宫中李世民满脸不解。
“这对吗?”李世民看着殿内群臣发出了灵魂的质问。
长孙无忌笑了笑,“这想必又是后人在胡乱编排了。”
殿内群臣也笑着点了点头。
这话已经离谱到根本没有任何真实性可言,只能用玩笑二字去概括。
李世民猛不猛还要多说什么。
去问问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刘黑闼他们这些人就知道了。
谁要是说李世民不厉害,他们能跟你急!
李世民自己也忍不住笑了出来。
各朝代中不少人品出味来了。
这天幕上这段故事看似是在说李渊,但实际上却还是在说李世民到底有多厉害。
各个皇帝看到李世民在后人中的待遇,都忍不住露出了羡慕的眼神。
但没办法,谁让人家叫李世民呢。
在李世民出现之前,皇帝的标杆是汉文帝。
当李世民出现之后,皇帝的标杆就由汉文帝变成了唐太宗了。
就在李世民沉浸在评论区中后人对于他的称赞之时。
天幕上画面陡然一黑。
伴随着画面一片漆黑后,一道声音传遍了各时空之中。
“承乾!”
“请陛下称太子!”
这突兀出现的对话声,惊的无数人陡然站了起来。
在唐以后,无数人看着天幕眼神之中露出一抹玩味之色。
仅仅只是从这两句对话之中,他们便反应过来,这一段故事要说的是什么了。
有意思,着实有意思。
原本他们还以为这唐太宗李世民陛下,被后人如此偏爱,后人应该不会如何去掏他的心窝子。
(请)
\n
请陛下称太子
没想到也是逃不过这一遭嘛。
不少皇帝们也是纷纷搬来小板凳,这一段故事他们可要好好的看,要用心的看!
他们尊敬李世民不假,但这并不跟他们愿意看乐子冲突。
大明。
朱元璋笑的跟一朵菊花一样。
来了来了,终于来了。
这秦始皇的笑话看了,宋朝的笑话也看了,这唐太宗的笑话自然也不能错过。
朱标表情怪异的看了一眼朱元璋。
“爹,你就不怕这天幕以后讲到你的故事时,别人也这么笑话你吗?”
朱元璋笑容一僵,但很快又恢复如常。
“笑就笑吧,反正咱先笑了再说。”
“标儿,你想想看,咱们现在不笑,等以后其他朝代笑我们的时候那不是亏大了?”
朱标一愣,有道理啊!
【三鞭子打碎父子情,请陛下称太子李世民李承乾朱高煦小剧场】
武德年间。
刚刚父子三人抱头痛哭了一场过后,李渊几人算是解开了心中的一个心结。
一时间父子、兄弟间的感情瞬间变得其乐融融起来。
角落中,李元吉一个人独自喝着闷酒,不时用嫌弃的眼神看了一眼那三人。
假模假样的演给谁看呢,简直让人恶心,反胃!
几个大男人的还在那里抱来抱去,也不嫌臊得慌。
有什么什么了不起的。
哼,我李元吉才不在意。
一点都不在意!
“二郎,你去哪里?”
李渊看着李世民起身往外面走去有些疑惑。
“二弟,你出去做什么,有什么要办的吩咐下去也就是了。”
“你听到没有,这天幕好像要讲你跟承乾那孩子的故事。”李建成起身拉住李世民。
“没什么,我就是”李世民眼球转动,“内急,对,我内急,等我先去一趟茅房,再回来陪你们看。”
“好,那你速去速回啊。”李建成叮嘱了一句。
这看故事嘛,就是要人多看起来才有意思,特别是这故事竟然跟自己身边的人相关,就更是如此了。
当事人怎么可以不在呢。
“好好好,我马上回来。”
李世民看了一眼天幕,又看了一眼李渊和李建成,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吹着口哨就跑了。
只不过那背影看起来有些许的踉跄。
大明永乐。
朱棣饶有意思的在朱高煦身边转了一圈,好好打量了他一番。
“爹,你这么看着我做什么?”朱高煦被朱棣看的头皮有点发麻。
“朕就是好奇,这里面没想到还有你汉王爷的事情。”
“有意思。”
“来吧汉王爷,咱们就好好看一看,这故事到底说了个啥。”
朱棣笑了笑,只不过表情看起来有些耐人寻味。
ps:求点打赏,有没有小礼物来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