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С˵ > 重燃1978:工业神手从修车铺开始 > 第31章  添置设备,小试牛刀

第31章  添置设备,小试牛刀

ͶƼƱ һ½Ŀ¼һ ǩ
    拿到租赁协议,李向前的心才算落下一半。

    第二天一早,他就带着孙强和几个从孙强村里找来的老乡,出现在废弃屠宰场的门口。铁门发出令人牙酸的嘎吱声,敞开了一个通往荒凉的入口。

    “强子,带着人,先把这几个车间的杂草清了,垃圾堆到那边角落。”李向前指着几个主要的厂房,“骨头什么的,也都捡干净,埋到墙外头去。”

    环境确实恶劣,空气里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陈腐气味,夹杂着消毒水和某种更深层次的腥臊。几个老乡脸上明显带着不适,但看到李向前事先付的一半工钱,还是闷头干了起来。

    孙强倒是没什么,“李哥,放心,保证给你弄利索了。”他招呼着老乡们挥舞起镰刀和铁锹。

    清理工作比预想的更麻烦。杂草几乎有半人高,地面上散落着各种废弃物,还有一些难以辨认的、风化发黑的骨头碎片。阳光勉强穿透污浊的窗户,照亮空气中飞扬的尘埃。

    李向前没有闲着,他戴着手套,亲自清理其中一个较小的分割车间。他的动作很快,但注意力却有相当一部分放在了那个独立的冷库建筑上。

    必须先把眼前的麻烦处理掉,那个地下的秘密,急不得。贸然行动只会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他留意着孙强等人的动向,确保他们没有靠近那个冷库区域。“那边不用管,先把这几间收拾出来就行。”他适时地喊了一句。

    孙强应了一声,带着人继续在指定的区域忙活。

    趁着中午大家休息吃饭的间隙,李向前独自一人溜达到冷库附近。他再次来到那个不起眼的排水口,蹲下身,装作检查地面。手指在布满污垢的金属盖板边缘,用一块尖锐的石头,刻下了一个几乎难以分辨的细小十字标记。

    做完标记,他迅速起身离开,仿佛只是随意转转。

    场地清理需要时间,而设备是眼下最紧迫的问题。润滑脂生产,反应釜是核心。加热、搅拌、冷却,缺一不可。全新的设备想都不要想,价格昂贵不说,渠道也难寻。

    他的目标只能是二手市场,甚至是废品堆。

    【破障之眼】就是他最大的依仗。别人眼里的废铜烂铁,在他这里可能就是宝藏。

    晚上,他再次穿梭在城市的夜色里,找到了之前有过接触的几个黑市信息贩子。

    “旧设备?化工厂的?”一个瘦猴样的男人嘬着牙花子,“这年头,不好弄啊。好设备谁舍得卖?差的,你敢要么?”

    李向前递过去一包烟,“帮帮忙,留意一下。反应釜,带搅拌和加热的,旧点不怕,能用就行。”

    那人掂了掂烟,态度缓和了些。“行吧,我帮你问问。不过价钱可不低。”

    接连几天,李向前一边盯着屠宰场的清理进度,一边四处打听设备的消息。废品收购站去了好几趟,看到的都是些真正的破烂,【破障之眼】扫过去,一片红色的【濒临报废】或者【结构性损坏】。

    就在他快要失去耐心的时候,那个瘦猴男人带来了消息。

    “城东,有个街道办的小化工厂,听说快黄了,正偷偷处理东西呢。”男人压低声音,“好像就有你要的那种罐子。”

    街道小化工厂。

    这种地方,设备通常不会太先进,但胜在便宜,而且手续可能没那么严格。

    李向前心头一动,问清楚地址,立刻骑上自行车赶了过去。

    工厂位置偏僻,院墙破败,门口的牌子都掉了一半。空气中飘散着一股刺鼻的化工原料味道。他找到看门的老头,塞了两块钱,说明来意。

    老头打着哈欠,领着他往里走。“库房里是有个大罐子,老板让处理掉,你要是看得上,给钱就拉走。”

    库房里光线昏暗,堆满了各种杂物。在角落里,一个巨大的、覆盖着厚厚灰尘和锈迹的金属罐子赫然在目。这就是他要找的反应釜。

    它看起来确实很糟糕。外壳油漆剥落,锈迹斑斑,搅拌电机的接线盒都敞着口,里面的线头乱七八糟。旁边的加热夹套接口处,还能看到白色的水垢痕迹。

    看门老头踢了一脚罐子,“就这个,五百升的,以前还能用,现在不知道了。你要,三百块钱,自己找车拉走。”

    三百块。这个价格不算低,但如果能用,绝对物超所值。

    李向前走上前,仔细查看。他伸手敲了敲罐壁,声音还算沉闷厚实。他打开观察口,一股酸腐的气味扑面而来,内部的搪瓷壁上沾满了黑褐色的污渍。

    不能只看表面。

    他集中精神,【破障之眼】启动。

    淡红色的数据流瞬间覆盖了眼前的反应釜。

    【目标:搪瓷反应釜(500l)】

    【状态:主体结构良好,未检测到裂纹或严重变形。内衬搪瓷存在多处点状破损(直径小于5),需修补。搅拌电机轴承磨损严重,运转噪音大,建议更换。加热夹套内部水垢堵塞严重,影响传热效率,需进行酸洗处理。】

    【修复建议:采用耐酸耐碱搪瓷修补剂修补内衬破损点;更换型号匹配的搅拌电机轴承;使用稀盐酸或专用除垢剂循环清洗加热夹套。】

    【综合评估:设备具备修复价值,修复后可满足基础化工搅拌、加热需求。】

    数据清晰明了。

    这东西,完全能修!而且修复难度并不算太高。内衬破损是小问题,轴承更换是常规操作,水垢堵塞也能解决。主体没坏,这就是最大的价值。

    三百块,买一个基本完好的500l反应釜,这漏捡大了!

    他压下心头的激动,脸上不动声色。

    “这罐子太破了,里面都这样了。”他指着观察口内部的污渍,皱起眉头,“电机看样子也悬,拉回去能不能用都难说。”

    看门老头不耐烦地摆摆手,“三百块,最低了。不要就算了,过两天当废铁也能卖点钱。”

    “行吧。”李向前装作犹豫了一下,“三百就三百,我找车来拉。”

    设备运抵屠宰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那锈迹斑斑的反应釜,被小心翼翼地安置在清理出来的车间中央。孙强和几个老乡累得够呛,看着这玩意儿,脸上满是疑惑。

    李向前没解释,直接开始动手。

    他需要立刻修复这个核心设备。搪瓷内壁的破损点,【破障之眼】已经标注清楚,细小,但确实存在。暂时没有耐酸耐碱的专用修补剂,只能先小心操作,尽量让物料避开那几个点。

    这不是长久之计,但眼下只能如此。

    他戴上手套,拿起工具,先拆卸搅拌电机的外壳。轴承磨损严重,这是【破障之眼】早就提示过的。更换轴承对他来说,如同家常便饭,前世干过无数次。找到尺寸匹配的新轴承装上,动作麻利,毫不拖泥带水。

    接下来是加热夹套。厚厚的水垢堵塞了通道,严重影响传热。他从角落里翻出几瓶从黑市淘换来的化学试剂,主要是稀盐酸和一种强效除垢剂。按照比例调配,小心地灌入夹套接口,利用一个简易的小水泵进行循环冲洗。

    刺鼻的气味弥漫开,夹套内壁发出嘶嘶的声响。

    几个小时后,排出的是浑浊不堪的污水,带着溶解下来的垢块。反复几次,直到排出的水变得清澈。

    搅拌电机本身,除了轴承,内部线圈状态尚可。【破障之眼】显示还能用上一段时间。他拿出自己之前在修理铺试验成功,后来又改良过的【润滑脂】,仔细涂抹在电机的活动部件和齿轮箱里。这种自制的润滑脂,性能远超普通的黄油,至少能让这老旧电机更顺畅地运转一阵子。

    做完这一切,反应釜的主体算是基本可用了。

    他指挥着孙强,把反应釜固定好,接上临时拉来的电源线和水源。又找来几个大塑料桶充当原料桶和成品桶,用耐腐蚀的管子连接起来。

    几天功夫,就在这弥漫着腐烂气味的废弃屠宰场里,一套极其简陋,却五脏俱全的润滑脂生产线雏形,竟然真的搭建起来了。

    反应釜立在中央,旁边是原料桶,另一边是准备接成品的空桶。搅拌电机嗡嗡作响,虽然噪音不小,但运转平稳。加热夹套连接着临时水管,随时可以通入热水或冷水。

    李向前站在设备前,看着眼前的景象。

    一种强烈的成就感在胸中涌动。这是他亲手搭建的,通往未来的第一块基石。简陋,粗糙,甚至有些可笑,但它能用。

    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依旧混杂着屠宰场特有的腥臊和消毒水残留,现在又多了一丝化工试剂的味道。

    该进行下一步了。

    他从带来的包裹里,小心翼翼地取出各种粉末和液体。这些都是他根据【基因图鉴】提供的【基础齿轮润滑脂配方】,结合现有条件能买到或提取到的原材料。基础油、稠化剂、还有几种关键的添加剂。

    配方是现成的,但工艺流程需要摸索。实验室条件和这种土作坊环境天差地别。【破障之眼】虽然不能直接指导化工反应,但可以监测设备的细微状态变化,比如温度、压力波动,这能提供重要参考。

    他按照自己反复推敲过的改良工艺流程,开始第一次小批量试生产。

    先将基础油倒入反应釜,启动加热夹套,缓慢升温。同时开启搅拌,让油液均匀受热。温度计的读数缓慢攀升,李向前紧盯着仪表,同时用【破障之眼】“观察”着釜内油液的温度分布和流动状态。

    一切必须精准。

    达到预定温度后,按照顺序,依次加入几种粉末状的稠化剂和添加剂。每加入一种,都要严格控制搅拌速度和反应时间。

    车间里只有搅拌器的嗡嗡声和液体流动的声音。

    李向前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不是因为热,而是高度专注。每一步操作都关乎成败。前世的技术经验和这一世获得的知识碎片在脑海中交织、碰撞。

    釜内的液体颜色逐渐变化,从清澈变得浑浊,然后慢慢呈现出一种特殊的黄褐色。粘稠度也在不断增加。空气中开始弥漫起一股独特的、混合着矿物油和某种添加剂的特殊“油香”。

    几个小时过去了。

    当反应釜内的温度降到指定范围,搅拌也变得均匀而稳定时,李向前关闭了加热和搅拌。

    他打开反应釜底部的出料阀。

    一股黄褐色的、粘稠的膏状物流了出来,落入下方的空桶里。

    成功了!

    他没有立刻去触碰,而是等待它稍微冷却。然后,他伸出手指,捻起一点。

    细腻,油滑,粘附性极强。手指搓动间,能感受到那远超普通钙基或钠基黄油的润滑感和韧性。颜色虽然普通,甚至有些土气,但这内在的品质,绝对错不了。

    这就是他依据【基因图鉴】配方,在这个破烂屠宰场里,用一台修修补补的二手反应釜,制造出的第一锅产品。

    他的第一个“黑科技”产品,诞生了。

    李向前看着桶里那黄褐色的润滑脂,缓缓吐出一口气。

ͶƼƱ һ½Ŀ¼һ 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