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令状掷地有声,“十年工资”如惊雷贯耳!
张德彪哑口无言。
赵国栋、刘工,乃至所有人熄灭的心火,瞬间被点燃!
李向前:“赵科长,给我绝对安静的地方!所有金属材料、热处理、精密加工、轴承设计的技术资料,全部!”
赵国栋效率惊人。库房角落,灰尘大桌,临时战场瞬间搭成。
“小李师傅,行吗?资料,刘工把压箱底的都搬来了!”赵国栋指着桌子。
“够了。”李向前眼中只有那颗轴承,致命裂纹无声嘲讽。
刘工带人吭哧吭哧抱来半人高资料,俄文图册、手抄笔记、国外期刊……堆积如山。
“小李师傅,都在这。”刘工放下书,眼神复杂。堆焊修复精密轴承?天方夜谭!可这小子的神奇诊断、决绝军令状,又让他心底生出荒谬期待。
“谢了,刘工。”
门轻响,关上。
库房内,只剩李向前,如山资料,和那颗待判生死的轴承。
【破障之眼】,激活!
轴承三维图瞬间浮现,清晰百倍!淡红数据流狂刷:
「nn3024k/w33(非标),gcr15轴承钢,淬火+低温回火,hrc61-65…」「关键损伤:内圈滚道疲劳微裂纹,长18,深03(已渗透)!」「裂纹尖端应力集中!材料微观结构异变!」「特性:韧性尚可,热输入极度敏感!焊接易裂、易软化!」
冰冷数据,战场地图!挑战,敌军碉堡!
同时,【基因图鉴】中1“未知硬壳甲虫”信息碎片闪耀。生物陶瓷层级结构、梯度性能、应力分散……
“不能照搬,仿其意!”李向前眼中精光爆射!
思路,有了!
他猛抓图纸铅笔,瞬间忘我!
第一步,清除病灶!
【破障之眼】显示裂纹深03。他手指划出更深弧线——05!不仅挖掉裂纹,更要铲除疲劳损伤区!边缘圆滑过渡,减少应力!
“滚道弧面,如何精确磨出?”眉头微蹙,旋即笔尖飞舞,“设计专用工装!”
精巧夹具雏形跃然纸上,角度、深度限位,引导特制砂轮,分毫不差!
第二步,选择“补丁”!
gcr15高碳钢,焊接性差!普通焊材,找死!
飞速翻阅手册,目光定格——镍基高温合金焊丝!航空发动机修复专用!硬度、耐磨、热膨胀系数接近!
“就是它!”代价?顾不上了!
第三步,堆焊!最难一步!
几毫米滚道,零点几毫米焊层,要致密无暇,热量控制到极致!
“热输入…氩弧…脉冲…分段…多层…”手指无意识敲击,嘴里念念有词,笔尖留下鬼画符草图。“仿生分层,梯度热控,分散应力……”甲虫外壳的智慧,融入其中。
第四步,恢复精度!
堆焊毛坯,磨回p5级!特制工装,精密磨床,金刚石砂轮,微米进给,反复测量,甚至…手工研磨抛光!
刘工、赵国栋悄悄来看过几次,每次都被那股专注和图纸上“离谱”却逻辑严密的方案震撼。
“妖孽……”刘工喃喃,“这工装,比技术科还周全!这堆焊思路,闻所未闻!”
钱师傅等老工人也被感染。看不懂计算,但看得懂图纸,看得懂那股拼劲!
“小李师傅,你画那夹具,库房有块料能用,先给你车个大概?”“冷却喷嘴,我去找!”
人心,悄然凝聚。
三天后。
李向前推开门,脸苍白,眼窝深陷,唯独双眼亮得惊人。
手里,一叠厚厚方案,封面是他一笔一划的工程字:
《红星机械厂1a616精密卧式镗床主轴轴承(nn3024k/w33)应急修复工艺方案》
方案,递到赵国栋、刘工面前。
两人迫不及待翻开。
裂纹精密清除方案…图形刁钻!镍基合金焊丝选材依据…理由充分!分层分段脉冲氩弧堆焊工艺…复杂极致!仿生思路隐现!多步骤精密磨削与研磨…要求苛刻!
逻辑严谨!数据详实!图文并茂!周全得令人发指!
赵国栋手微颤,不是怕,是激动!猛抬头,看向同样骇然的刘工。
难以置信的光芒在眼中交汇。
图纸天花乱坠,理论无懈可击!精妙!
但…现实是现实!冰冷金属,老旧设备,鸿沟拿什么填?
尤其是第一步——精密磨削滚道浅槽!精度要求吓死人!
必须动用厂里宝贝疙瘩——精密外圆磨床!
磨工车间。
角落,保养最好的精密外圆磨床,泛着油光。
机器旁,站着个老师傅。五十上下,蓝色工装发白,袖口高挽,小臂结实。腰杆笔挺!眼神锐利!脸上刻着专注与傲气。
“高师傅。”刘工上前,语气客气。“这位是李向前,小李师傅。有事想请您搭把手。”
高建军,“高一刀”。磨工车间第一块牌子!手艺绝!快、准、狠!一刀下去,尺寸到位,误差忽略不计!脾气也倔,轻易不服人。
高一刀目光扫过刘工、钱师傅,落在李向前这生面孔上。
接过方案,拿起轴承内圈。走到光线好的地方,掏出放大镜,凑近,细看。
几分钟后。
放下轴承,翻了翻方案。眉头拧成疙瘩。
“滚道上磨槽?”嗓音沙哑,全是质疑,“深度…零点五毫米?”
猛抬头,目光如刀,直刺李向前!
“小李师傅,开玩笑?这是精密轴承滚道!不是磨棒槌!”
“稍有差池,应力一变,磨出烧伤、颤纹,整个轴承彻底报废!比裂纹麻烦!”
他指着工装草图:“还有这玩意儿?工装?靠它保证定位和深度?比登天还难!风险太大!”
钱师傅急了,被刘工眼神制止。
对付高一刀,得靠技术!
老师傅的质疑,句句在理。
李向前不争辩。
转身,走到记录板前,捡起粉笔。
“唰唰唰!”
直接开画!轴承滚道放大示意图!精准标出磨削区域——那道浅槽!
旁边,关键尺寸,公差要求,一清二楚!
“深度:05,公差:±0005!”“宽度:覆盖裂纹两侧各1,边缘圆角r02!”
字迹规范,透着专业!
画完,转身,粉笔头直指示意图。
“高师傅,风险,我都考虑过。难!就难在精度和避免二次损伤!”声音不高,稳如磐石,带着超乎年龄的自信!
“深度必须卡死!05毫米,正负5微米!浅了白费!深了报废!算出来的最佳值!”
“定位,”他指指工装草图,“这工装简陋,但提供可靠基准,限制砂轮行程!配合高精度百分表,加上您的手感经验,够了!”
“关键是磨削过程!”语速不疾不徐。
“砂轮要精!白刚玉或cbn微粉,200往上!勤修整,保锋利!”“进刀要微!每次不超过0002毫米!甚至更小!‘蹭’着磨!”“速度要慢!冷却要足!防烧伤!防组织变!”
他顿了顿,目光再次锁定高一刀,语气更认真:“风险,颤纹、烧伤、超差!预防颤纹,靠机床刚性,砂轮平衡修整,磨削用量!预防烧伤,靠冷却,小进给!尺寸控制,靠工装,量表,最终…靠您的手艺和责任心!”
一番话,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全是行话!术语精准!风险点,预防措施,一一点透!
旁边干活的全停了手,竖起耳朵!
懂行!太懂了!比教科书还细!还实用!有些细节,是他压箱底的经验!这小子怎么知道的?!
“呼……”高一刀长出一口气。
“行!小李师傅!你小子有种!”
“话说到这份上,我老高今天就舍命陪君子,赌一把!”他猛拍胸脯,声如洪钟!
“丑话说在前头!我只管按你说的推砂轮!中途出任何岔子,磨废了这宝贝,责任你担!”嘴上强硬,眼神里全是兴奋!跃跃欲试!
“责任我担。”李向前斩钉截铁!
“好!够爽快!”高一刀大手一挥,“刘工,钱师傅,搭把手!先把这小李师傅的工装弄出来!然后,开磨!”
磨工车间,瞬间变战场!
高一刀亲自上阵!找料、划线、车削、打孔!李向前设计的简陋工装,快速成型!反复调试,装上磨床,稳如泰山!精度到位!
最关键的磨削,开始!
高一刀站在磨床前,神情专注到极致!
砂轮高速旋转,低沉嗡鸣。
冷却液哗哗浇落。
“启动!”高一刀稳稳转动手轮。
“滋……”极细微火星一闪,砂轮轻触滚道!
百分表指针,在极其微小范围跳动。汗珠从高一刀额角滑落,但他手稳如磐石,进给轮转动几乎肉眼难辨!
“深度048毫米…再进一丝…”李向前紧盯量表,声音冷静。
“注意左侧!温度高了!冷却液加大!”
呲呲声中,白色冷却液更密集冲刷。
时间凝固。每一秒都是煎熬!
“好了!稳住!最后一遍光整!”砂轮以更轻柔姿态,缓缓扫过槽底。
“停!”李向前一声令下!
高一刀猛地松开手轮!砂轮瞬间脱离!
成了吗?
高一刀关掉冷却液,小心翼翼松开工装。
用干净棉纱擦去水渍油污。
刘工、钱师傅立刻围拢!
原先裂纹处,一道宽度均匀、边缘圆滑的浅槽,静静躺着。
表面细腻磨砂质感。
深度,刚刚好!清除了裂纹,未伤筋骨!
高一刀拿起宝贝放大镜,凑近,反复看!仔仔细细!
几分钟后。
他直起身,长长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小李师傅……”嗓子干涩,他清了清嗓,“你…你来看。”
李向前上前,拿起放大镜。
槽底光滑平整!无烧伤!无颤纹!宽度均匀!深度…
【破障之眼】反馈:平均深度0503,最大偏差±0004!
完美!比预想的还好!
“高师傅,”李向前放下放大镜,露出轻松笑意,“您的手艺,绝了!”发自肺腑!没有这双手,这功力,理论就是空谈!
“嘿!”高一刀咧嘴笑了,露出黄牙,皱纹舒展,“是我手艺绝,还是你小子方案绝?指挥绝?”
“磨了一辈子,头回在轴承滚道上磨槽!说出去谁信!”他用力拍了拍李向前的肩膀,眼神全是欣赏!“小子,行!真行!我老高,服了!”
刘工和钱师傅终于松了口气,满脸笑容。
“成功了!太好了!”刘工搓着手,“小李,高师傅,辛苦!这第一关,闯过来了!”
“是啊是啊,刚才吓死我了!”钱师傅连连点头,看李向前的眼神,带着崇拜。
李向前看着那个被成功“手术”的轴承内圈,目光却再次凝重。
他转头对刘工说道:“刘工,磨削只是清除了表面的病灶。真正的考验,是如何在不损伤基体的苛刻条件下,把这道‘伤口’完美地‘缝合’起来。”
“接下来,准备堆焊。这才是真正的地狱难度——针尖上跳舞,还不能留下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