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С˵ > 大明:我在洪武忽悠老朱投资 > 第25章  焦心
    然而,过了这么多天,柳白仍然没得到她的任何音信,不免令他开始感到焦心。

    “柳兄何需如此客气!有何难处直说即可,只要我能助得上力之处,朱标定会全力以赴!”

    瞧见柳白忧心忡忡的表情,朱标仿佛已猜测到几分端倪,只不过尚未确定罢了。

    “有一个友人独自前往了应天府,我却不清楚她去那儿打算做什么,也不知道是否遇到危险。

    眼下我根本不知道该如何与她取得联络。

    殿下若是返回应天府以后,可能的话,能否帮我照拂一下?”

    听闻此言后,朱标面上浮现了一种果然如是的神色。

    锦衣卫之前的相关情报系由四弟代读,有关刘诗漫的事宜,老四是知情的。

    鉴于朱标在诸位兄弟间的威望,他轻轻一问之下,朱棣就把除掉自己外,在凤阳的所有事项全部交代明确。

    而适才柳白眼中夹杂着些许牵挂与想念的神情,已然使朱标大体明白他对谁怀揣关切之意。

    “这不过是易如反掌之事。

    不过,不知这位柳兄希求帮衬的人士,姓字名为?其性为何?和柳兄之间又属何种关系呢?”

    “嗯?”

    “哎呀柳兄不必如此盯着我看。

    我确实没有多加过问的心思,但我的身份你也了解,要是我毫无预兆地接触某人,再倾力相助,岂不是容易引发他人的误解!至少也要让他人知晓我协助的理由。

    否则,若到时候产生任何差错就不合事宜了。”

    ……

    虽然朱标口中一直称没有好奇的意思,但是目光中的期望与兴趣却将他出卖无遗。

    其实他主要是为了打听一些轶事而已。

    反正此刻无聊也无其他大事可忙!

    “她叫刘诗漫,从名字就能判定是一位女性。

    至于我们之间的关系嘛,算是莫逆之交吧。

    殿下你能找到她吗?”

    “柳兄且放宽心,我回到应天府之后,必定竭力搜寻此人。”

    听到“莫逆之交”

    这几个字时,朱标的笑容顿带了些许暧昧的味道。

    一男一女还以“知己”

    相称?

    要不是我早已结婚并且子女双全,几乎都要相信你说的事实了。

    “多谢关照!”

    “小事一件、不值一提。”

    柳白道过感谢之辞后,微微摇首长叹了一声,继而将手中茶盏放下。

    接着,目光沉重地看向对面坐着的朱标。

    “殿下,接下来的话,请务必牢记并深思。”

    朱标凝视着柳白,发现他的神情越发严肃起来。

    他意识到,这是柳白在做出某个重要决定后内心的不安表现——大概是因为之前有所请求,所以才会如此慎重地对待接下来的教导。

    于是,朱标连忙起身,神色同样肃穆地对着柳白郑重一礼:

    “学生朱标,愿听先生指教!”

    柳白的目光平静,看到朱标行礼后只是淡淡抬了抬手,示意他坐下。

    “本来我想,在这一年任期结束后,便辞官云游天下。

    然而世事无常,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他说着,看向对面坐着的朱标,嘴角浮现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你可能以为我辞官是因为俸禄不足,但其实那不过是小事。

    真正让我厌倦的原因,是看不到前路、看不见未来。

    我以为这剩下的半年就是最后时限了……却没想到,你居然出现得这么恰逢其时。”

    “是我?也就是说,您一直在等我吗?”

    听到这句话,朱标的脸上浮现一丝欣喜。

    他猜测自己或许在柳白心中是个特殊的存在。

    然而,当他的问题出口时,柳白依旧摇头否认,态度一如既往淡然。

    “确切说来,我只是单纯等待皇家某人能注意到我罢了,是你,是别的皇子,甚至陛下本身都没关系。

    我在凤阳竭力做到与别处不同,力求尽善尽美,为的就是让你们这些有权势之人能够留意到我的存在。”

    “因此,今日无论来的是你、陛下或者其他人,在我眼中区别都不算大。

    当然了,若是陛下亲自前来或殿下你到来,则无疑是最理想的状况。”

    听完这一番话,朱标的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

    哦,原来自己不过是一个“凑巧”

    的选项啊……但他并没有因此介意太多,毕竟更让他在意的是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还记得昨天我对你说过那句‘落后就要挨打’的话吗?”

    “字字如惊雷在耳,标永志不忘!”

    尽管还不完全明白这话背后的深意,朱标依然感受到其中蕴含的重要哲理。

    柳白轻叹一声:“这句话源于血与火的教训,无论是在思想还是力量上处于下风的人,注定只会沦为被动挨打的对象,正如猎物之于猎人。

    这个世界远比想象中广阔,而我们所面对的威胁,绝对不仅仅是眼下可见之人!”

    看着逐渐迷惑的朱标,柳白再次问道:“你觉得自己的世界有多大?”

    “这还真是个让人困扰的问题啊……”

    朱标一时语塞。

    他的确不知道自己的眼界到底覆盖了多少范围,毕竟连近前的世界还尚且未能探索清楚。

    “倘若有一天,我们的家园遭遇血光之灾,青壮被屠戮殆尽,无辜民众惨遭屠城,女子被当做玩物般践踏,你作何感想?”

    “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发生!”

    面对上一个问题,朱标一时语塞。

    而这次,他毫不迟疑地给出了答案。

    “我大明百万将士皆是热血男儿,我大明的男子汉还未死绝,这种惨剧绝不会成真!”

    “若是真有那么一天,我朱标必当第一个披甲上阵,即便捐躯沙场,也要拖个敌人垫背!我若身死,还有我的子孙;若朱家男丁皆战死,那便是女子上阵又有何妨?纵使战到最后一人又如何?”

    虽平时温和有礼,可此刻言语间尽显男子汉气概,目光中满是视死如归的决心。

    一旁的柳白见状,眼中不禁露出些许赞许之色。

    老朱家的儿郎骨气确实硬朗。

    然而,单凭勇气并非万全之策。

    “你可曾想过,哪怕我大明儿郎全部牺牲,依然无法抵御外敌入侵?”

    历史已经证明,自从机枪这类高效杀器登上战场,数量的优势变得毫无意义。

    尤其在装备落后时,一处机枪阵地就能屠杀数十万步兵骑兵。

    “先生,还请细说。

    就算只有千万分之一的机会,标也愿全力一试!”

    柳白的声音里已没了之前的决然气势,反倒格外冷静。

    他说的是未来可能的假设,这意味着尚有机会扭转乾坤。

    “我不能透露更多详情,不过关于北方战场局势想必你也清楚吧?”

    一听到北方,朱标心中顿生警觉,杀意隐隐浮现在眼中。

    “若是真的来自北境威胁,那待我回京立刻启奏父皇……”

    眼看着朱标焦急万分,似乎迫不及待要返回京城商议对策,柳白赶忙示意他先安定下来。

    “你先别急着行动,今天我找你说的并不是让你去灭了谁。

    先听我说完,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从自身寻找原因,而非总怪罪外部。”

    朱标闻此言微微皱眉,不明白何须在自己身上找问题。

    但他仍强压下激动情绪,“是标太过冲动,请先生继续指教,这一次标必定控制心绪,虚心求教。”

    柳白语重心长道:“要从自身找毛病,而且分析形势要眼光长远些,不只是看眼前得失。”

    “就拿昨日我提过的八股文来说,当时举出火铳、火炮的例子你觉得我在强词夺理吗?也许你认为那些内容与科考学问并不相关,应属于工匠考虑范畴?”

    尽管没有明确回答,但从朱标略显闪躲的眼神不难看出他的真实想法。

    只是此刻朱标不知该如何开口才好,只试探性地辩解道,“先生,其实八股文或许也没有您说得那么糟糕,毕竟这是父皇亲自拟定的考案,近几届科举均以八股文为命题,士子们都是按照这个标准备考的……”

    “你还是没搞清楚状况吗?唉算了,跟我走吧。”

    柳白见朱标依然坚持己见后,轻轻摇头叹气。

    他站起来整理了一下衣服,然后大步往外走去。

    “哎!先生、柳兄等等我啊!”

    朱标看到柳白摇头离开的样子,以为是自己刚刚的反对触怒了对方。

    他也不顾及自己的太子身份,急忙起身紧随其后。

    “先柳县令,咱们这是要去哪儿?”

    来到凤阳城的后院后,朱标看见柳白径直走向马车,二话不说就跟了上去。

    “去工业区。”

    “工业区?”

    这个词朱标昨天就听过一次,现在又冒出来,勾起了他的兴趣。

    “咱们不是聊得好好的吗?怎么突然要去工业区了?”

    虽然好奇,朱标更在意的是之前的谈话内容。

    作为太子,他很清楚,在大事面前个人的好奇心微不足道。

    “等到了地方,你应该就知道了。

    来,让你感受一下科技的力量!”

    随着柳白话音落下,马夫一鞭轻甩,驮马拉着车平稳地出发了。

    朱标习惯性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颠簸和刺耳的噪音。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柳白的马车完全没有预想中的不平稳感。

    大家都知道,即便用青砖铺成的路面看似平整,但实际仍有小的起伏。

    普通马车没有减震装置,硬木轮碰到地面的不平,乘客会很不舒服。

    但此刻朱标坐在柳白的马车上,这种不适几乎感觉不到。

    “怎么样?觉得我这马车舒服吗?”

    柳白好像猜透了他的疑惑,一边递上一杯茶水,一边问道。

    整个过程杯子里的茶水只有轻微涟漪。

    如果是平常马车,能够端稳杯子就已经不错了。

    “柳县令的马车莫非有什么特别之处?确实舒服很多。”

    朱标对此毫无羞涩之意,实事求是地说道。

    毕竟在凤阳城里,他没见过的新鲜事太多,多一辆特殊马车也没什么稀奇。

    “待会到地方自然明白。”

    柳白并没有多做解释,而是靠着窗边静静欣赏外面的景色。

    因为有了专门的人行道与行车道划分,再加上明确的行车规则规范所有车辆的行驶方向。

    就算是正午人流量高峰时,马车虽然也是时走时停,但总体速度一点不慢。

    凤阳城的景象,柳白早已再熟悉不过,昨晚没休息好,倚在车厢里不一会儿便昏昏欲睡。

    另一边朱标却对窗外的一切充满了好奇。

    随着马车继续前进,周围的房屋渐渐变得稀疏。

    然而建筑的规模和高度却越来越高大。

    同时周围的声音也变得越来越喧闹起来。

    四周时不时传来的轰鸣声,惹得朱标不断东张西望充满好奇。

ͶƼƱ һ½Ŀ¼һ 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