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С˵ > 大明:我在洪武忽悠老朱投资 > 第4章  日子
    4

    “哈哈,人一上了年纪就会不自觉忆过往之事,这可是一步一步走来的日子呀!”

    对于青年递过来的手帕,朱元璋毫不犹豫就接过,周围侍卫略有些担忧地看着他,他却丝毫不管,大大方方拭去眼泪。

    “小兄弟,倒是让你见笑了。”

    “无所谓的啦。”

    朱元璋把擦拭过的手帕递给对面的年轻人后,这才仔细打量这位陌生人。

    他的穿着虽非奢华锦绣,但也能看出绝非普通寒苦人家的孩子。

    想必该是个农户或商户的儿子。

    当他端详对方面貌时不禁有些惊讶,此人眉目如剑,眼神散漫中又带着灵动聪慧之色。

    那年轻人面容清秀,看起来相貌堂堂。

    “小哥是凤阳本地人吗?”

    朱元璋开口询问。

    年轻人闻言,收起手帕,温和一笑,算是作答。

    “勉强算吧,在这里也有不少年头了。

    老前辈您瞧着像外地口音?”

    “哈哈,难道我这把老骨头真那么显眼?”

    “纯粹是随口猜测啦。”

    “其实我家祖上就是凤阳的,可惜当年因躲避战乱,漂泊多年才回故土。”

    街头巷尾,一位老人与一个少年边吃烧饼边喝鸭血汤,聊得十分随意,宛如邻舍之间话家常。

    双方心照不宣,谁也没有打听对方身份,只谈论些日常琐事。

    当一碗热腾腾的鸭血汤见底时,少年缓缓站起打算告辞,临走前笑着对朱元璋说道:“老人家您气质不凡定非普通人,将来若有何需要请务必联系我,日后必有再会之期。”

    说罢扬长而去。

    朱元璋听闻此言略显疑惑,付过账后转向摊主,“刚才那人是谁,您认识么?”

    “啊!他呀,是我们县太爷柳大人呢!您们之前未曾碰过面?”

    ……

    另一场景中,朱元璋刚一踏入投宿酒肆便听见儿子朱棣迫不及待奔过来喊到:

    “父亲,您知不知道今天我”

    见状朱元璋顿时阴沉脸色,“你还好意思提今日?堂堂皇室子弟因为小事闹出这么大动静还被衙门带走…”

    尽管周围有人围观让他忍住了教训冲动,但还是怒意未平。

    不过等到朱棣搀扶着他回到住处,详细描述了自己的观察——例如城内制定的特别规条虽然独特却切实促进地方发展、改善环境卫生习惯等事项时;特别是提到通过公厕管理解决部分民众就业难题这一点后,朱元璋先前憋屈情绪逐渐缓解,目光里多出了几份认可。

    看来这小子并非只懂打打杀杀,也开始懂得体恤民情,考虑治国安邦之本了。

    在朱元璋心中,这是一件极为稀有的事情。

    “呵呵……其实这不是我自己的想法。

    今天在学习所里,一位老大爷告诉我的。

    他年轻时是常遇春将军手下的士兵呢!后来因伤退役,就来到凤阳城当了街道管理员。”

    听完朱棣的话后,朱元璋眉头轻轻一皱。

    常遇春!

    这个名字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不可撼动。

    “父亲,今天那位老人家跟我聊了很多,我觉得……应该跟您提一句。”

    提及那名老人时,朱棣的眼神有些迟疑。

    朱元璋见儿子欲说还休的模样,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

    此次凤阳之行,朱棣的转变非常明显。

    在这种环境中,他仿佛一夜间就成熟了许多。

    “咱们父子之间不需要如此拘谨,有话直说即可。”

    朱元璋心中颇为喜悦。

    儿子学会思考且有自己的见解,这是身为父亲最感到欣慰之处。

    他们将来都是王爷、皇子,

    有时一个决定可能牵涉无数百姓的生死。

    所以越是居高临下的人,越要学会深思熟虑。

    朱元璋很高兴看到这一点的展现。

    “父亲,您看我们是不是该考虑提高退伍士兵的待遇,特别是那些因伤退役的士兵?他们为大明受伤流血。

    然而许多退役士兵,如果没有朝廷的抚恤,连吃饭都有困难。”

    “这些人用热血守护了江山,为了让百姓安居乐业付出了一切。

    但到了无法继续征战的时候,却发现被遗忘。

    父亲,我们可以仿照凤阳设立专门的场所接纳老兵么?”

    “例如开办一些工坊,制作灯笼或者纸伞等东西。

    由官方经营,雇请这些退役老兵做工。

    赚钱并不是首要目的,关键是让他们有事情做,有收入来源,不至于感觉自己成了废物。”

    “这样既服务百姓,又可以实现自我供给。

    能减轻朝廷的负担同时让百姓受益。”

    朱棣的话结束后,朱元璋坐在椅子上一直注视着他。

    面对父亲锐利的目光,朱棣竟莫名有些忐忑不安。

    毕竟这是他内容。

    此言一出,原本合目养神的朱元璋骤然暴怒,“胡惟庸,果然狼子野心!”

    联想到这些年被胡惟庸拦截下的柳百花诸多事迹,再想到其他可能遭受同等对待的官员奏报,事情远超常人想象的重要程度让朱棣噤若寒蝉。

    待冷静思索完刚得知的一切有关刘伯温之女与柳白拒绝胡惟庸拉拢之事,朱元璋回想起前几日在鸭血汤摊边偶遇的青年形象,认定有必要亲自接触这位凤阳县令。

    “老四,去准备一下,咱们会会这凤阳县令。”

    面对朱元璋突如其来的提议,朱棣以为要换行头,“啊,父亲是让我帮您打理着装?”

    “打啥着装?听说这县令最喜欢招募商户合作,你瞧瞧你爹像商户吗?”

    朱元璋说完径直起身离开房间。

    “那我究竟要准备什么啊?”

    望着渐显苍老但依旧健朗的父亲背影,朱棣略感迷茫。

    “准备难题应对我提问他!我想看看你们俩年轻人到底谁厉害点。”

    老爷子留下这么句意味深长的话语便转身而去。

    而当确定将能见到柳白时,朱棣眼中难掩期待。

    自踏入凤阳地界,他就早已对此人口耳相传中的能力充满了探究欲望。

    特别是在被召去参加了一次学习与教育活动后,他的好奇心关于柳白这件事更是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此时一听说要会面那位传说中的凤阳县令,而且依据他父亲的意思,似乎还打算让他与这位柳白较量一番时,朱棣顿时感到巨大的压力袭来的同时,内心深处却又隐隐有了一份期待。

    \"你还呆着干啥?赶快出发!记住到了那边不要随意开口。

    很多事情,我们还是得亲自查证才行。

    \"在朱元璋的话语落音之后,朱棣便急忙跟着跑出了房间。

    在凤阳县衙之内,

    刚刚从街道上缓缓转悠一圈回来的县太爷这才总算想起了该回县衙了。

    然而他刚一进门,就差点被一盆水劈头盖脸地泼下来。

    \"喂,刘慢慢,你又在发什么神经啊!就算我也还是县太爷呢!你是不是得给我一点基本的尊敬?\"吃完早餐后,又巡视了一下南城的手工作坊,并前往商业区告知本月税款缴纳时间的柳白,走过半天路正想着回到县衙能稍作休息一会儿。

    可还没找地方坐下,那最后一套干净的衣服就要被弄湿了。

    而在整个凤阳城里,敢于拿水朝他泼的人也就那么一个而已。

    \"哼!您还记得自己是县太爷吗?那请您解释一下为什么我的钱又少了二两?\"

    看到柳白外出游荡一番,吃饱喝足才想起回来的情形,刘诗漫心里便憋着一股火气直往上冒。

    她怎么都搞不明白当初怎么会鬼迷心窍留下来帮这个家伙。

    虽说给他这样一个小县令打工无所谓,可是几乎所有的琐事都是她包揽。

    月薪少得可怜先不说,这小子居然还偷自己的私房钱!

    眼瞅着在这个小小的凤阳县工作马上满两年,非但没赚到半分钱,自己以前存下的积蓄都要快被他榨干光了。

ͶƼƱ һ½Ŀ¼һ 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