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С˵ > 三国之大唐荣耀 > 第五章:阴馆
    李照在雁门关安排了一番,当夜便点了一千人马,和长孙无忌一通前往阴馆。准备趁着夜色拿下阴馆。

    夜,阴馆城外。

    李昭看着防备松散的阴馆,不由的摇了摇头。

    阴馆在句注塞之北,换句话说,也就是并不受雁门关保护,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曹魏将雁门郡的郡治从阴馆迁到广武县的原因。

    可就是这样一个不受雁门关保护的县城,防守竟然如此松散,若是鲜卑来攻,岂不是旦夕之间就落入敌手。

    长孙无忌看到李昭摇头,似是明白李昭所想,解释道:“自从檀石槐一统鲜卑部落后,鲜卑便越发的强盛起来。

    而汉朝这些年朝局混乱,对边境的掌控也是越来越弱,虽然也有派兵攻打过鲜卑,不过多数以失败告终。

    所以汉朝对于这些经常被鲜卑骚扰的地方,也就抱着一种听天由命的感觉了。

    久而久之,那些居住在这些地方的家族,便迁往了塞内,而留在塞外的,多数都是一些穷苦百姓。

    如今的阴馆防守如此薄弱,也是因为鲜卑已经知道这里已经无利可图了,对这种地方,鲜卑向来是隔一段时间收割一次,然后让其在恢复一段时间,再来收割一次。”

    听到长孙无忌的话,李昭不由得紧了紧拳头。

    “这操蛋的世道。”

    “听令,入城之后,不得扰民,不得劫掠。违令者,斩。入城。”

    ……

    攻取阴馆很是顺利,顺利的超乎了李昭的想象。

    那些守城的士卒见到有外来的兵马,尤其是听到李昭乃是雁门郡的守将,连确认都没有,都压根没抵挡,就已经放下了兵器。

    对此,李昭也不知道说什么好,或许是他们已经失去了希望。

    太守府。

    李昭坐在上方,看着下面两腿颤颤发抖的老者,轻声道:“你就是这阴馆的县令?”

    那老者声音颤抖的说道:“回大王的话,小老儿只是这阴馆主簿。并不是县令。”

    李昭听到老者的话,不由皱了皱眉头,说道:“我不是什么大王,本官乃是雁门关守将。你说你是主簿,那这阴馆的县令去了哪里?”

    听到李昭乃是雁门关的守将,那老者明显松了一口气,说道:“回上官的话,这城中那还有什么县令啊。

    如今整个县衙,也就小老儿一个主簿。其他的主官,早已经跑了。”

    听到老者的话,李昭眉头皱的更深了。

    “阴馆乃是雁门郡的郡治,太守不在也就罢了,连县令都不在,偌大的一个县城,竟然只有你一个县衙主簿,成何l统。”

    主簿闻言苦笑一声,解释道:“将军有所不知,自从丁刺史被杀以后,朝廷虽然也有派人前来并州接任刺史,但是派来的人并没有前来上任。

    从那以后,并州就没了刺史,各郡的主官,也基本都是被各郡的豪强氏族把持着。

    而像朔方,云中,五原,定襄这几个常年被异族占据的府郡,早几年便已经没有了主官。

    而雁门这几年因为异族侵略的次数越来越频繁,导致也没了主官前来上任。所以如今的阴馆,也就小老儿一个主簿还在了。”

    李昭听到主簿的话,揉了揉眉头,说道:“罢了,从今天开始,阴馆由本将军接管了。你去把记录雁门郡这几年事迹,人口的典籍给我找来。

    哦,对了,如果有北方四郡的,也一并拿来。”

    主簿闻言,犹豫了片刻,拱手道:“诺。”

    待主簿走后,李昭对着长孙无忌说道:“没想到阴馆如今竟然是这么个情况,真是,真是出人意料啊。”

    长孙无忌笑道:“近些年朝廷动乱不休,各路诸侯忙于算计,哪里还有心思管并州这个不毛之地。有此情形,也不足为奇。”

    李昭闻言摇了摇头,不再言语。

    没多久,那主簿带着两个下人抱着一堆竹简走了过来。

    “将军,雁门郡的典籍都在这里了,至于北方四郡的,也有,只是没有那么多。”

    李昭说道:“无妨,你先下去吧。对了,明天巳时将这城中大大小小的官员全部喊来,本将军有话要说。

    记住,不管官职大小,只要是个官,就全部要来。”

    主簿应诺一声:“诺。”

    李昭挥了挥手,“好了,你先下去吧。”

    ……

    待主簿下去后,李昭便拿起了雁门郡的典籍看了起来。

    而长孙无忌则是走到一旁,查阅北方四郡的典籍。

    一个时辰后,李昭放下手中的竹简,伸了伸腰。

    看了一眼桌上竹简,李昭不由得摇了摇头,苦笑一声。

    如今的并州简直是混乱不堪,尤其是北部几郡,就是一个烂摊子。

    乱就算了,关键人口也太少了。

    如今的北方四郡,人口多一些的,也就两万多人口,最少的朔方郡甚至连一万人都没有。

    而雁门郡,虽然有二十多万人口,但是和中原的那些郡比起来,也太少了。

    怪不得袁绍得到并州后,高干也只是接管了上党,太原二郡和西河,上郡,雁门郡的一部分。

    甚至就连曹魏,也放弃了云中,定襄,五原,朔方四郡和雁门郡的北方,迁四郡之民重新划了一个新兴郡。

    这付出和回报根本不成正比啊。

    “辅机,你怎么看?”

    见长孙无忌放下了竹简,李昭开口问道。

    长孙无忌回道:“从记载的典籍上看,如今的并州可谓是人口稀少,贫瘠异常。

    尤其是北方四郡,加起来连十万人口都没有。若是费力收复,恐得不偿失。

    故而我以为,如今的重心当还放在雁门郡,然后图谋太原,上党二郡。

    至于北方四郡,不如,就先放弃了。”

    李昭闻言,疲惫的揉了揉太阳穴,说道:“汉家疆土,怎可任由异族肆虐。只可惜,心有余而力不足。

    罢了,先将雁门郡稳定下来再说吧。”

    长孙无忌闻言,心底也松了一口气,他真怕李昭是个愣头青,要不顾一切收复四郡,和草原决战。

    “将军英明。”

    李昭摆了摆手,随后看了看天色,见还能休息一会,便说道:“先找个地方休息吧。”

ͶƼƱ һ½Ŀ¼һ 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