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端与王黼对视一眼,满脸惊讶。
此等惠民之举,实为罕见。
“陛下圣明!此乃安邦定国之良策!”
诸葛亮微微一笑,眼中闪过赞许之色。
【叮,系统提示:您下令减免赋税、开仓济民,仁政初显,获得“民心所向”效果】
【完成部分任务目标,获得暴君点+200】(注:仁政支线最终会减少点数,但中途有加成)
【当前暴君点:4100】
次日清晨,一道道圣旨从紫禁城内发出,传遍京城内外。
“减免赋税!”
“开仓放粮!”
“平反冤案!”
民间一片欢腾,百姓跪拜于道,称颂圣恩浩荡。
然而,就在朝廷忙于重组、百姓欢欣鼓舞之际,韩定邦却已逃往南方。
他藏身于一座不起眼的庙宇中,面色阴沉如水,眼神中充满怨毒。
“沈明渊,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他低声自语,声音阴冷。
“老夫在朝为官数十载,经营遍布天下。你能杀我京中党羽,却杀不尽我在外势力!”
一名黑衣人悄然而入,跪地禀报:“主人,南方三王已收到密信,愿意响应号召,暗中集结兵马。”
韩定邦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很好,传我令,先按兵不动,待时机成熟,一举而起!”
“另外,宫中的暗桩如何?”
“回主人,有三名心腹尚未暴露,已潜伏于各部门,随时可为主人传递消息。”
韩定邦满意地点点头:“告诉他们,隐忍待时,不可轻举妄动。”
“沈明渊,你斩不断的,是老夫的根基!”
他望向北方,眼中杀机毕现。
“待我大军压境之日,便是你人头落地之时!”
京城,乾元殿。
沈明渊接到锦衣司密报:韩定邦已逃往南方,正联络各路藩王组建反叛力量。
“此贼不除,终为大患。”沈明渊冷声道。
赵云单膝跪地:“主上,末将愿率军南下,擒拿叛贼!”
沈明渊看着地图,思索片刻:“不急。”
“先让他跳一跳,看看还有哪些会浮出水面。”
“韩定邦若真敢造反,朕便亲自率军,踏平叛乱之地!”
他转向诸葛亮:“先生,眼下朝中重组,韩定邦又伺机而动,朕需你助我运筹帷幄。”
诸葛亮微微一笑:“主公放心,亮必当尽心竭力。”
沈明渊点点头,韩定邦不死,大盛不宁。
但在彻底清除这个顽疾之前,他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稳定民心。
巩固朝政,为最后的决战做准备。
“赵云。”
“末将在。”
“派精锐南下,侦查韩定邦动向,但不要轻举妄动。”
“遵命!”
【叮,系统提示:您已开启“隐藏敌人”任务,需要揪出内奸,获得暴君点+200】
【当前暴君点:4300】
接下来的日子里,沈明渊着手整顿朝政,重构大盛统治体系。
锦衣司与虎贲军成为他最倚重的两支力量。
锦衣司负责情报搜集与暗中监视,虎贲军则镇守京城各处要害,确保安全。
与此同时,沈明渊亲自主持朝会,广纳贤才,任人唯贤。
一改韩定邦时期的徇私舞弊之风。
然而,京城表面的平静下,却并不安分。
锦衣司陆续收到情报,表明韩定邦已联络上南方三大藩王。
西梁王李嘉、南楚新任藩王(沈泽被废后,其子沈刻被立为新王)、东归王赵恒。
三王各有野心,但都对韩定邦的反叛持观望态度。
他们需要看到更有利的形势,才肯冒险举兵。
而在朝堂内部,韩定邦残留的党羽也未完全清除。
有人隐藏极深,甚至混入了新任命的官员队伍中。
沈明渊知道,这些暗桩是韩定邦的眼睛和耳朵。
他们传递的每一条信息,都可能影响叛乱的进程。
“朕要像捉蛇一样,先逼它出洞,再一击必杀。”沈明渊心中暗自盘算。
这一日,御书房内,沈明渊面见诸葛亮,商议此事。
“先生,朕有意设局,引蛇出洞。”
诸葛亮轻摇羽扇:“主公所言极是。要找出隐藏的内奸,最好的方法便是给他们一个无法抗拒的诱饵。”
沈明渊点头:“我想放出假消息,说朕准备南下巡游,查勘民情,顺便整顿南方兵马。”
“此举必然引起韩定邦警觉,他多半会命令京中内应搜集更多情报,甚至有可能派人刺杀朕。”
诸葛亮眼中闪过赞许之色:“主公此计甚妙。不过,还需布下天罗地网,以免打草惊蛇。”
沈明渊冷笑:“朕自有安排。”
次日朝会上,沈明渊当众宣布,将于一月后南下巡视,体察民情。
同时整顿南方兵马。
“朕将带赵云与五百虎贲军同行,其余虎贲军留守京城,由武庚统领。”
“杨端暂代监国,处理日常政务,朕将每隔数日收阅奏章,决断要事。”
朝臣们纷纷拜贺,声称此举乃体恤民情、安抚人心的圣明之举。
然而就在众人看不见的地方,有几双眼睛中闪过异样的光芒。
朝会散后,一名新任命的户部郎中悄悄离开皇城,来到城郊一处不起眼的茶楼。
他左右张望,确认无人跟踪后,急匆匆走入一个僻静的雅间。
“大人!”他低声唤道。
里面坐着一名中年文士,长须及胸,眼神锐利。
“何事如此慌张?”中年文士平静问道。
户部郎中凑近,压低声音:“皇帝要南巡了!”
“一月后动身,只带赵云和五百虎贲军!”
中年文士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哦?当真?”
“千真万确!今日朝会上亲口宣布的!”
“陛下还说要顺便整顿南方兵马”
中年文士沉思片刻,点点头:“好,你回去继续留意,有消息随时通报。”
户部郎中领命而去,中年文士则立刻起身,从后门悄然离去。
他骑马出城,一路疾驰,到了城外三十里的一座隐蔽庄园。
进入内室,他躬身行礼:“主上,有紧急情报。”
坐在主位上的,正是韩定邦。
他消瘦了许多,但眼神依旧锐利。
“说!”
“沈明渊要南巡了,一月后动身。”
“只带赵云和五百虎贲军,杨端监国。”
韩定邦一惊,随即大喜:“当真?”
“千真万确,朝会上公开宣布的。”
“他还说要整顿南方兵马”
韩定邦眼中精光闪烁:“整顿兵马?哈!他是想来清理我的党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