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赵虎和孙豹三人在摆脱李府家丁的纠缠后,暂居于盛京郊外一处废弃的庙宇之中。此地偏僻幽静,鲜有人至,倒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谋划之所。
经过一番思索,林羽深知时间紧迫,宁王必定不会善罢甘休,他们必须尽快推动计划。于是,他决定再次通过苏瑶,尝试与苏大人取得更深入的沟通。
林羽设法给苏瑶送去一封密信,约她在城郊的一处茶楼见面。苏瑶收到信后,心急如焚,深知林羽处境危险,当下便乔装打扮,匆匆赶赴约定之地。
在茶楼的雅间里,林羽见到苏瑶,赶忙起身行礼,说道:“苏姑娘,冒昧约你前来,实是事出紧急。不知苏大人那边,对宁王之事意下如何?”
苏瑶秀眉微蹙,轻叹一口气道:“林公子,实不相瞒,父亲起初顾虑重重,毕竟宁王势力庞大,稍有不慎,苏家便会万劫不复。但近日,宁王在朝堂上愈发张狂,竟公然打压几位直言进谏的忠臣,引得众臣愤慨。父亲见此情形,心中忧虑日甚,加之我在旁不断劝说,他老人家终是有些心动了。”
林羽眼中闪过一丝希望之光,急切问道:“如此甚好!不知苏大人可有明确表态?”
苏瑶思索片刻后说道:“父亲虽未明确应允,但他让我告知你,若能找到确凿证据,证明宁王结党营私、意图不轨,他定会联合朝中正直之士,在朝堂上弹劾宁王。”
林羽心中一喜,他明白,苏大人这已经是释放出了极大的善意,只要能找到关键证据,便有望得到苏大人以及众多忠臣的支持。
告别苏瑶后,林羽回到庙宇,将这个消息告知赵虎和孙豹。三人商议后,决定兵分两路。赵虎和孙豹凭借江湖人脉,去探寻宁王在江湖上的种种恶行,看能否找到相关证人或证据;林羽则利用自已在李府时所积累的一些人脉关系,尝试从朝堂内部入手,寻找宁王贪污受贿、结党营私的线索。
林羽乔装打扮,混入了盛京的官场圈子。他辗转联系上了一位曾在吏部任职的小吏,此人知晓不少官场秘事,且对宁王的行径颇为不记。林羽以重金相诱,并表明自已意图扳倒宁王,为朝廷除害的决心,终于打动了这位小吏。
小吏悄悄告诉林羽,宁王曾在一次边疆军饷发放的过程中,暗中截留了一部分军饷,中饱私囊。而负责此事的,正是宁王的心腹——户部侍郎王大人。若能找到王大人,或许就能找到截留军饷的证据。
林羽如获至宝,然而,要接近王大人谈何容易。王大人平日里深居简出,且身边护卫众多,防范极为严密。林羽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打听到王大人喜好字画,尤其对一位已故名家的作品情有独钟。林羽花费重金,购得一幅该名家的真迹,然后通过一位与王大人有些交情的商贾,辗转将自已引荐给王大人。
王大人见到林羽献上的字画,果然大喜过望。林羽趁机表明自已只是一介书生,对官场之事一无所知,只想结交王大人这样的权贵,日后也好有个照应。王大人见林羽言辞恳切,且一幅字画让他心情大好,便放松了警惕,与林羽交谈起来。
在接下来的几日里,林羽频繁拜访王大人,每次都投其所好,送上一些珍贵的字画或古玩。王大人渐渐将林羽视为自已人,言语之间也不再避讳。
一日,林羽在与王大人饮酒时,巧妙地将话题引到了边疆军饷之事上。王大人喝得酩酊大醉,得意忘形之下,竟无意间透露出当年截留军饷之事,还吹嘘自已如何巧妙地瞒过众人耳目。林羽心中暗喜,表面上却不动声色,继续陪着王大人喝酒,将他说的每一个细节都牢记于心。
与此通时,赵虎和孙豹在江湖上也有了重大发现。他们找到了一位曾被宁王手下强征民田的富商,这位富商对宁王恨之入骨,愿意出面作证。而且,他们还从一位江湖义士那里得知,宁王暗中豢养了一批死士,这些死士平日里隐匿于江湖之中,一旦宁王有令,便会执行各种暗杀、抢夺等任务。
林羽与赵虎、孙豹再次会合后,将各自所得的线索和证据汇总。他们深知,这些证据虽还不足以彻底扳倒宁王,但已经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进一步谋划如何将这些证据呈递给苏大人时,危险却悄然降临。宁王不知从何处得知了林羽等人在四处搜集他的罪证,大发雷霆,当即派出大批杀手,全力搜捕林羽等人。
杀手们如通鬼魅一般,在盛京的大街小巷以及城郊四处搜寻。林羽等人察觉到情况不对,刚准备转移藏身之处,便发现庙宇已被杀手重重包围。
为首的杀手面色阴沉,手持长刀,冷笑道:“林羽,你们今日插翅难飞!王爷有令,格杀勿论!”
林羽、赵虎和孙豹三人背靠背站在一起,眼中毫无惧色。林羽低声说道:“二位兄弟,今日怕是一场恶战,但我们绝不能让宁王的阴谋得逞。拼了!”
赵虎和孙豹齐声应道:“拼了!”
一场生死之战,就此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