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明瞪眼无奈:"明知则好为何这般刁钻且不说那高羽坐拥越地万众且获王浩撑持谈何容易三天即克"
庞策笑解疑惑:“君或不察,其实林秀用心昭然若揭提示我军若意在进取必须先斩断苍梧后应方可无虑"
文人心机终究太多。投降归降又布设诸多前提实属多余繁冗。
内心嘀咕终归独语。毕竟当前局势虽看似蒸蒸日上稍有疏忽足以覆灭全军。
略过繁琐思虑最终问询下一步举措,庞策沉吟建议通过水路偷袭截断外敌增援路线并制定具体行军计画。经由缜密推演确认可行后决意行动。
毕竟,张翼手下也有数千兵马,紧要关头,他也清楚需要团结一致,放下个人恩怨。
等到诸将坐定,刘策环视四周后,把目光投向了马良,道:“马兄不是说赵霖的部队不过一万人吗?为何这几日过去,竟然多了四万之众!”
刘策的话语中充满了一丝指责意味。
马良面带些许羞红辩解道:“赵霖来的时候确确实实不足一万人马,可能是他又从其他地方调兵过来了吧。”
王成冷笑了一声:“我看没这么简单,我听说赵霖吸收了不少你的旧部,人数恐怕也不下万人。”
马良显得十分窘迫,这件事情一直是他心中的耻辱,现在被王成当着众人的面点破,怒气涌上心头,他狠狠瞪着王成,喝道:“王成,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王成却不理睬马良的愤怒。
若不是马良占据了重要据点,王成也不会落到今日这般境地。再加上最近受到周信一番挑唆,王成更是满心愤懑。面对马良咄咄逼人的气势,他只是缓缓端起茶杯,轻轻品尝起来。
马良愈加愤怒,眼中闪过一丝凶光。
刘策察觉到气氛不妙,连忙调解,深恐这两人争吵会影响到抗击赵霖的大局。
但此时他内心也悄然起了一个念头:既然赵霖军中还有许多马良的旧部,要是能把这些人劝降过来,倒是个极好的计谋。
想到此节,刘策放缓语调,期待地看着马良问道:“既然是这样的话,不知道马兄能否试着去联络一下那些旧部,促使他们重新回归本郡。如果我们能够内外夹击,就算是赵霖实力再强,也必然败北无疑!”
作为领主,刘策的话让马良即使心中不悦也不敢表露过多,只能沉思许久勉强笑道:“既然刘大人如此相托,我可以试一试,只是结果如何,实在不敢打包票。”
一边的王成看到马良同意此事,内心也是暗自打鼓,生怕这两者齐心合力,真能把赵霖打垮,那样自己的结局可能就只是解甲归田了。可又因手中并无实权而无从反驳,只冷嘲热讽道:“马兄过谦了,那些人既然是你从前的手下,心里肯定还念着旧主,只要马兄开口,必然手到擒来。”
这话说得马良脸上的假笑都维持不住了,只好重重咳嗽一声来掩饰尴尬。
刘策心中也不是滋味,责怪的看了王成一眼,却不好当场与他争执而坏了威严。于是略加思考之后,对大家说道:“诸君勿忧,虽然赵霖援兵不少,但我方亦有足够的力量应对。借此机会告诉大家一件大喜事,临淮的孙昊已经同意发兵救援。现在,一支上万人的大军已经在途中,三天内就能抵达此地。我们只需齐心防守即可,不管敌方五万还是十万兵马,又有何惧?”
这件事原本是刘策的秘密武器,本打算隐瞒一段时间用作奇袭增强士气,但现在见诸将似乎都被赵霖五万大军所吓住,不得已才提前公开。
效果果然非同一般,众人听到有援军前来的消息顿时大受鼓舞,重新振作精神开始热烈讨论。
唯独王成脸色有些沉重,硬着头皮与大家寒暄片刻、谈论军情后,就告辞离开了。对此刘策也没有太过关注。
王成走后,陆续几个文官也随之告退,送出门后留下的就是刘策的心腹之人了。这段时间马良刻意结交讨好刘策,二人关系也愈发融洽加上同仇敌忾之心,马良也顺势留下继续商议。
当晚,马良仍旧和以前一样住在太守府,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委质为抵押的表现。
毕竟,马良也知道自己的名声问题多多,搬去军队驻扎会引发疑虑反而更不利于生存;因此独身住在府邸反而相对保险一些。
但是这不代表他甘于成为刘策手下的附属品。那重新整合起来的一万兵力依旧由他的亲信李武掌管,在没有收到他的命令之前谁也别想调动。
这也是他目前赖以生存的根本依靠所在同样,王成的兵力也被牢牢控制在吴勇的手中,没有二人的指令,谁都不得随意调动分毫。
当天傍晚,王成满腹心事回到了家。吴勇迎接进来,瞧见主子一脸愁容忍不住追问怎么回事。王成叹了口气,在这位值得信任的朋友面前自然不用隐瞒,
方浩惊讶地瞥了张亮一眼,没料到他会主动献策。方浩沉思片刻,觉得所言甚是,且骑兵现身确实影响了城上士气,不愿让对方占得先机,便问左右将领:“谁愿出城驱赶这些骑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