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 玄幻小说 > 重启1980:我的财富时代 > 第11章  另想办法

看着赵科长那平静无波,却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神,林卫东感觉一股难以言喻的冷意,瞬间从脚底蔓延至全身。
刚刚才熊熊燃起的希望和兴奋之火,仿佛被这盆名为“规则”的冰水,迎头浇下,瞬间只剩下摇曳的火苗和呛人的白烟。
体制内的规则,就像一道无形却又无比坚硬厚实的墙。
它就那样猝不及防的,横亘在了他通往成功的道路面前。
“这个……”林卫东的额头,不自觉地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的大脑在飞速转动,疯狂搜索着前世今生的所有信息,试图找到一丝转圜的余地,哪怕只是一个拖延的借口。
但一时之间,面对这铁一般的制度要求,他竟然找不到任何合适的措辞。
赵科长看着他明显窘迫的样子,眼神中似乎闪过一丝了然,但她并没有催促,也没有表现出不耐烦。
她只是端起面前的搪瓷茶杯,用杯盖轻轻拂去水面的浮沫,安静地等待着他的下文。
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
连站在一旁的刘掌柜,脸上的笑容也变得有些尴尬僵硬,她想插话缓和一下气氛,却又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赵科长,”林卫东深吸一口气,喉咙有些发干,艰难的开口,“发票和合同的事情……我承认,我现在确实有点困难。您看,能不能……给我一点时间去处理?”
“小林同志,”赵科长轻轻放下了茶杯,打断了他的话。
她的语气依旧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意味。
“我们是国家单位,一切采购都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没有正规的手续,尤其是发票,这笔采购款项是绝对没办法从财务走账的。”
“这不是我个人能决定的,这是原则问题。”
她顿了顿,似乎是给了林卫东一个不至于完全难堪的台阶下。
“当然,你的货确实不错,款式新颖,质量目前看也还可以,我们采购科也确实有采购意向。”
“如果你能尽快解决发票和合同这些正规手续的问题,我们可以优先考虑你。”
“毕竟,国庆节也越来越近了,我们的采购工作也需要时间安排。”
“你可以先回去仔细想想办法,尽快给我一个明确的答复。”
话虽说得客气,留有余地,但核心意思表达得非常明确:要么拿出符合规定的正规手续,要么这笔唾手可得的大生意就此告吹。
而且,时间不等人,她的耐心是有限的。
林卫东知道,再继续在这里纠缠下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他点了点头,努力掩去眼底深处那浓浓的失落和不甘,强迫自己维持着表面的镇定。
“好的,赵科长,您的意思我明白了。”
“我会尽快想办法解决手续问题,一旦有了结果,我马上过来联系您。”
走出百货大楼,外面明晃晃的阳光有些刺眼。
林卫东却感觉浑身发冷,仿佛置身于数九寒冬。
巨大的机遇就在眼前,几乎触手可及,却因为一道看似简单,实则难以逾越的“手续”门槛,被硬生生地挡在了门外。
这种强烈的无力感,比上次被联防队员抓住罚款时,更加令人感到憋屈和沮丧。
怎么办?
他第一个念头,就是去找王明。
王明的时代服装店,好歹有正规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能不能借用他的名义来签订这份供货合同,开出所需的发票?
他立刻掉转车头,用尽全身力气,朝着时代服装店的方向猛蹬自行车。
王明听完林卫东的来意,以及他与供销社赵科长的详细沟通经过后,眉头立刻紧紧地皱了起来,形成了一个深深的“川”字。
他点上一支烟,猛吸了几口,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烟雾缭绕中,他最终还是沉重地摇了摇头。
“卫东啊,不是王叔不肯帮你这个忙。”王明叹了口气,语气带着几分无奈,更多的却是生意人的郑重和现实。
“跟供销社这种大单位做生意,这里面的水,深着呢!”
“看着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但里面的门道多得很,风险也大得很。”
“签个合同,开张发票,这只是第一步,是小事。”
“关键是后面的结账、验收环节,哪个地方稍微出了点岔子,都可能惹上天大的麻烦。”
他看着林卫东那双充满焦急和期盼的眼睛,不得不把话说得更明白些。
“更重要的是,我的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写得清清楚楚,是服装、鞋帽。”
“给你开小饰品的发票,这叫超范围经营!”
“一旦被工商局查到,轻则罚款,重则可能直接吊销我的营业执照!”
“而且,万一你的货,我说万一啊,出了什么质量问题,或者供货不及时,耽误了人家供销社发福利的大事,到时候人家追究起来,这责任可就全都要落到我这个签合同、开发票的人头上了!”
“我这小店刚开起来,还没站稳脚跟,家底薄,实在是担不起这么大的风险啊,卫东。”
王明伸手,重重地拍了拍林卫东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
“我知道你现在心里着急,这笔生意确实诱人。”
“但这事儿,真不能硬来,不能钻空子。”
“体制内有体制内的规矩,咱们这些个体户,现在还没那个资格和实力去硬碰硬。”
“你啊,还是先想办法,踏踏实实把自己的营业执照给办下来,一步一个脚印地来,这样才比较稳妥。”
王明的话,像一盆冰水,混合着冰碴子,从头到脚,彻底浇灭了林卫东心中最后一丝侥幸的火苗。
他完全明白王明的顾虑。
这些顾虑非常现实,非常符合一个八十年代初小个体户的真实心态。
换位思考,如果自己是王明,恐怕也不会为了一个认识不久、合作不深的年轻人,去冒这么大的风险,赌上自己全部的身家。
现实,再一次冷酷无情地给他上了一课。
前世那些在互联网商战中纵横捭阖、看似无所不能的商业手段和思维模式,在八十年代初这种处处是规则壁垒、处处讲究身份资格的环境下,显得如此的格格不入,甚至可以说是寸步难行。
想要绕开规则?门儿都没有!
一股难以言说的沮丧,如同冰冷的潮水般,迅速涌上林卫东的心头。
难道,真的要眼睁睁看着这块已经送到嘴边的肥肉,就这么硬生生地飞走吗?
不!
绝不!
林卫东猛地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地嵌进了掌心。
一丝尖锐的刺痛传来,让他瞬间从沮丧的情绪中清醒过来!
前世的种种遗憾,不能在今生重演!
今生好不容易抓住的机会,绝不能轻易放手!
规则是死的,但人是活的!
赵科长虽然态度坚决地提出了手续问题,但也明确表达了采购意向,并且给了他解决问题的时间。
但这个时间,绝对不会太长!
供销社国庆节发福利,时间节点卡得非常死,她不可能无限期地等下去!
万一就在他犹豫彷徨的这几天里,赵科长找到了其他能够提供类似商品,并且手续齐全的替代货源,或者有其他“门路更广”“背景更深”的人半路截胡,那一切就都彻底完了!
必须抢占先机!
发票和合同是眼下最大的拦路虎,但现在最紧迫的任务,不是坐在这里唉声叹气、干着急,而是要确保自己手里握有足够分量的、无可替代的“筹码”!
这个筹码,就是货!
是最新颖、最独特、质量最过硬的货!
只有手里牢牢掌握着充足的、让赵科长看到就无法拒绝的好货,他才有后续谈判的底气,才有争取时间和寻找最终解决方案的资本!
哪怕是去闯,去冒险,也要先把“货”这个根本,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至于发票和合同的问题……
林卫东的眼中闪过一丝与年龄不符的锐利和决绝。
正规途径暂时走不通,那就必须找到变通的办法!
八十年代初,正是政策不断松动、新旧观念激烈碰撞的时期。
到处都是机遇,也到处都可能存在着不为人知的“空子”!
前世那庞杂的记忆碎片里,一定隐藏着能够解决眼前这个棘手问题的“野路子”!
是挂靠在某个集体单位名下?还是通过特殊渠道代开?或者……还有其他更隐秘的方式?
他深吸一口气,心中再无半分犹豫。
他掏出怀里那皱巴巴的二百多块钱,紧紧地捏在手心。
这是他目前能够动用的全部流动资金,是他和王胖子下一次进货的本钱,更是他撬动未来,打破僵局的唯一杠杆!
二百多元,在这个年代,对于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来说,是一笔需要省吃俭用攒上很久的巨款。
但对于一笔总金额可能高达上千元的大订单来说,这点本钱,无异于杯水车薪,风险极大。
但他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
必须立刻去省城!
马上动身!
用现有的这点资金,尽可能多地采购发卡、头绳、小镜子,尤其是要搜罗那些最新颖、最独特、县城里绝对见不到的款式!
他要赌一把!
赌赵科长对他的货足够满意,愿意多给他一点时间!
赌自己一定能在这有限的时间内,从前世的记忆库里,或者在现实中,找到那个能解决发票和合同问题的“野路子”!
打定主意,林卫东不再有丝毫停留。
他跨上那辆破旧的二八大杠自行车,用尽全身的力气,朝着长途汽车站的方向,如同离弦之箭般飞奔而去。
颠簸的长途汽车上,柴油味和汗味混杂。
林卫东靠着冰冷的车窗,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田野、村庄和低矮的房屋。
怀里那二百多块钱,仿佛带着滚烫的温度,灼烧着他的皮肤,也彻底点燃了他眼底深处那不屈的火焰。
省城,我来了!
这一次,不仅仅是为了赚钱。
更是为了,撞破眼前这该死的规则之墙!
他在心中,无声地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