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 > 归去 > 第 11 章

叶莱寻着铃铛声找去,只见小风筝此时手上多了一个物件,她握着前后摇晃了几下,“叮铃~叮铃~”声,就是从她手中的物件发出来的。
叶莱疾步走到小风筝面前,她的内心既激动又期待,声音带着些颤抖,说道:“拿……拿给我看看……”小风筝把东西递给了叶莱,她仔细地瞧了瞧。
这东西做工很精致,是个铜制的铃铛。
铃铛头上拴着一根红绳,在铃铛的周身刻满了奇怪的图案,那图案弯弯曲曲,看上去既像图画,又像文字。
接着,她把铃铛放在耳边摇响,“叮铃~叮铃~”声再次想起,把她带回到了她穿越的那天。
她记得那晚在电梯里,她准备去扶那女孩时,耳边就开始出现这个铃铛声。
然后,这个声音就像脑电波一样不断地在她脑内响起,让她头痛欲裂。
等到她再醒过来时,她已经到了这个地方,并且穿越到了那女孩的身上。
难道就是这个东西让她穿越的吗?还有,那女孩明明是个古人,为什么出现在她住的小区里?而且,她还发现自己与那女孩长的有几分相像,这其中又有什么关联呢?小风筝看见叶莱像是被定住了一样没反应,便喊道:“叶姐姐,叶姐姐,你怎么了?”叶莱想得入迷,被小风筝这一喊才回过神来,拿着铃铛一脸严肃地问道:“这东西,你哪里来的?”小风筝被吓了一跳,以为自己做了什么错事,连忙说:“捡的,我捡的……”叶莱问道:“在哪儿捡的?”小风筝道:“就在水缸后面。
”小风筝怕叶莱不相信,还跑到刚才捡铃铛的水缸旁,指认捡铃铛的地点。
水缸正好放在叶莱房间窗户的下面,她一天都要经过那地方好几次,却从来没有注意到铃铛的存在。
要不是被小风筝找到,她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发现呢。
叶笙煎好药从厨房里端了出来,药已经晾凉些,他准备让妹妹喝下,听到他们的交谈声,便问道:“怎么了?”叶莱看见哥哥出来便急忙走到他跟前,举着铃铛满脸期待地问道:“哥,这东西你认得吗?”叶笙瞧了眼铃铛,起初只觉得眼熟,然后又瞧了眼叶莱,琢磨了一下,突然记忆浮现,他道:“认得认得,我一直觉得忘记了什么,原来是忘记了这个。
你在哪里找到的?”叶莱指着水缸说道:“不是我找到的,是小风筝在水缸后面捡的。
”叶笙朝着妹妹指的方向看去:“原来掉那了。
我这几日只顾着照顾你,都没留意到它不见了。
”叶莱听出哥哥话里有深意,急忙追问下文:“哥,你知道这东西的来历,快点告诉我。
”叶笙看见妹妹一脸急切,他反而卖起关子来:“急什么呀,药也凉得差不多了,你先喝了它,我再慢慢告诉你。
”叶莱哪能不急,这可是关系到她能不能回家的问题。
她毫不犹豫地一把接过哥哥手中的碗,短短两三口就把药喝完了。
她现在的心里比蜜还要甜,完全沉浸在快要回家的欣喜之中,根本没有察觉到刚喝下的药其实比黄连还要苦上三分。
叶莱的举动倒是把叶笙看得瞠目结舌,一度怀疑自己看错了,还闻了下手中的空药碗。
空药碗光用闻的就让人觉得难以下咽了,从小怕喝药的妹妹怎么突然能做到面不改色了?小风筝被李大娘喊回家吃饭了,叶笙收拾好碗筷,这才搬了两只凳子到院子里,招呼着叶莱就坐。
叶笙拿着铃铛回忆起那天的事情,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那一日……”七月初八,朦胧的晨曦笼罩着大地,以卖鱼为生的渔民已早早地出了城,到郊外的河边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每人都分工明确,默默地做着各自手头的工作,突然一声男声响起打破了这份宁静。
“大伙快过来,这里有个人。
”说话的是一位买鱼的小商贩,鱼是他所需要的重要食材,所以每天都早早地出城拉一车鱼回去,以便赶在出摊前把这些鱼加工做成食物出售。
听到喊声的渔民纷纷停下手头的工作,朝声音的来源走去。
早到的渔民开始议论纷纷,却没人敢上前触碰那个“人”。
“那人”的上半身在岸上,正俯面趴着,头上有一大块干枯的血痂,看不到容貌,从衣着和身形上看去像是位女子;她下半身泡在水里,水中的裙摆随波摆动。
最先发现的买鱼商贩看见无人上前,又不忍心女子躺在水里,就壮着胆子前去察看,小心翼翼地把她拖到岸边干爽的地方。
“那人”确实是位女子,她看上起年纪不大,面色苍白。
买鱼商贩轻声喊了几句“姑娘”见她没反应,又轻轻地摇晃起她的肩膀。
他试图想把她唤醒,却没有效果。
随后,又伸出手去试探她的鼻息,片刻后转忧为喜,惊呼道:“还活着,快去请大夫,报官。
”围观的渔民这才行动起来,报官的报官,请大夫的请大夫。
不稍片刻,衙门的一应人等就赶到了现场。
主簿叶笙依例上前查看,忽觉女子面容熟悉,再三仔细观瞧后,惊讶地发现,女子正是自己的胞妹叶莱。
随即他就把妹妹送往家中,请来了云峰县的名医阎大夫来诊治。
包扎伤口,开方喝药,一通治疗后,烧是退了下去,可人却仍未醒来。
夕阳西沉,叶笙焦急不已,只得把阎大夫再请来诊治。
可阎大夫也是束手无策,试着开一方剂,道:“药让她喝下,倘若明日再不醒来,我再想想别的办法。
”死马当活马医吧,叶笙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依着阎大夫的话照办,等着伙计送药来。
不久伙计就把药送了过来,叶笙开门取药时便发现,自家门口躺着位衣衫褴褛的老道。
老道蓬头垢面,头枕着葫芦,翘着二郎腿正呼呼大睡。
此时虽是酷暑,但睡在地上难免生病着凉,他好心上前提醒道:“道长,道长……”老道悠悠转醒,打着哈欠,道:“谁扰我清梦呀?正吃着鸡腿呢,一口都没咬着,就被你吵醒了,真没个眼力见。
”老道还生起气来,叶笙无奈道:“道长,太阳快下山了,你睡在地上容易着凉的,要是累了可以先到我家休息片刻。
家中还有些残羹剩饭,要是不嫌弃也可先充饥。
”老道听到有吃的,也不睡了,连忙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土,把葫芦别回腰间,迈着步子往叶笙家门走去,走了几步看见叶笙没跟上,还回头提醒,道:“走呀,不乐意老道我进去了。
”“没有,没有。
”叶笙跟着进屋,心想老道还真不见外。
叶笙把老道请进厅堂,拿出晌午衙役送的午饭摆在桌上,道:“这是中午剩的,道长要是不嫌弃就先吃着。
”想到饭菜有些凉,又继续道:“我还是拿去热热吧。
”他正准备拿走,却被老道拦住了,他道:“不用,不用。
这样吃着正好。
”老道拿起碗边的筷子就夹起眼前的一块肉,边吃边说:“不错,不错,这哪是什么残羹剩饭,明明是美味佳肴嘛。
饭菜小兄弟你是一口没吃呀,倒是便宜了老道我了。
”妹妹生死未卜,他哪有心思吃饭呢,便道:“道长喜欢就全吃了吧,我先去煎药了。
”老道看出叶笙面色凝重,便问道:“小兄弟家中有病人,若是愿意老道我可帮忙看看。
”叶笙叹了口气,道:“舍妹重伤,昏迷好几日了,一直不醒。
道长能看吗?”老道说道:“没事没事,我还是懂一些医术的。
”叶笙带着老道去到卧房,看见昏迷不醒的妹妹不禁又伤感起来,搬了把凳子放在床边,道:“道长,请坐。
我妹妹头部受伤,前些时候吃了药,病情好了些,但就是一直不醒。
”老道坐下替叶莱把起脉来,片刻后笑着说道:“无碍,无碍,我能让她醒过来。
你可知她的生辰八字?”叶笙不知老道要妹妹的生辰八字做什么,但看他胸有成竹的模样,还是决定告诉他。
老道掐指一算,从腰间扯下一个精致的铜铃,递给叶笙道:“你把铃铛挂在她的房间,明日自然就会醒来。
药也可继续让她服下,对她病情有好处。
”老道说完,就跟没事人一样重新回到桌前大快朵颐起来。
叶笙照着老道的吩咐,把铜铃挂在了窗户上,便去煎药了。
叶莱焦急地问道:“那后来呢,你问没问道长姓名,到哪去找他?”这些才是她关心的重点。
叶笙道:“怎么会没问呢。
我看铜铃做工精致绝非凡物,定是他的法宝,便想着用完了好还给他。
在他临行之前我就问过他了,他说,他俗家姓张,四海为家,铜铃不必急着还他,因为它自己长了脚,时候一到它会自己回到他身边的。
”叶莱皱着眉,一脸不可思议,道:“就这样?”叶笙点点头:“就这样。
张道长都这么说了,我还能怎样?”叶莱听完怅然若失,世界这么大,找个人如同大海捞针一样,难道要让她永远留在这里,直到老死吗?不行,她不甘心,虽然老道不好找,可铜铃还在呀,既然铜铃能把她从现代带到古代,那就一定能把她带回去。
想到此,叶莱又生起了一丝希望,她绝不会就这么轻言放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