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过了几日,凤凌依旧闷在屋内,美其名曰养身子。
她一只手托着腮帮子,另一只手持书卷,懒洋洋低垂着睫毛在微黄的书页上扫视。
这还是小梅替她找来打发时间的话本。
值得惊喜的是,这个世界的文字是繁体字,她能看得懂。
眼睛忽的涌上阵阵酸胀感,许是看书过久的缘故,她遂而扶在楠木桌上闭目养神。
片刻后,远处似有喧闹,凤凌起身唤道:“小梅,外面发生了何事?”小梅话语中透出淡淡的喜悦:“二小姐,听说老爷昨个夜里回来了,还带回许多冬衣和粮食,现下正在府门口给贫民们发放呢。
”凤凌顿时来了兴致:“小梅,准备一下,我要去府门看看。
”小梅手脚麻利,只片刻就为凤凌披上了白狐裘,这狐裘披风无一丝杂色,毛皮蓬松柔软,手感极好。
凤凌打开房门,冷冽的寒风迎面而来,让她不禁打了个哆嗦,但长久以来胸中的憋闷却减去了许多,就连脚下也生出一股劲来。
萧瑟的天空隐约透出几分湛蓝,门外的院子不算大,但青砖黛瓦的墙根下黄绿色的枝叶随风舞动,若是春夏,应能看见姹紫嫣红。
院落里铺满青石板,中央的空地上置有一个由石墩做成的小桌和几个石凳。
在不起眼的地方,一口井被用石块封住了。
凤凌下意识拢了拢身上的狐裘,朝小梅问道:“这是快到腊月了?怎的这么冷?”小梅答话:“二小姐,今日是九月二十,离腊月还早。
”凤凌心中诧异,她已披上狐裘,口鼻间的白气清晰可见,却只九月份。
真不敢想若是到了腊月,岂不是能呼出冰来。
小梅的裙摆有节奏地律动,脚底下的青石板转变为古朴的花岗岩。
自从院落离开后,凤凌跟着小梅踏入一条游廊,隔着廊边的海棠福字纹漏窗,树影摇曳。
据小梅的讲述,凤府为三进院,凤凌所住的闺房位于院落西侧最深处,沿着抄手游廊而行可通过过厅,穿过垂花门,最终到达一进院。
凤凌靠在院墙边遥遥朝府邸大门望去,大门前人头攒动,他们大都衣衫单薄,仅少数人身上披有粗裘。
“城主,何时发皇城给的冬衣和粮食啊?”“城主,快些发冬衣吧!家里的孙子快扛不住了!”“城主,家里余粮不多了,什么时候才施粥?”聚集在府门口的人七嘴八舌,看起来都是城中缺衣少食的贫民。
一个身着玄色披风的中年男人面向贫民,声如洪钟:“大家别担心,皇城下发的冬衣和粮食都正在清点,午后便会开始发放,莫要着急。
我凤渊必定会竭尽全力帮助你们渡过此次寒冬。
大家先各自回家,申时再来此处。
”中年男人玄色的背影看起来十分高大,这就是凤凌的父亲,北越城的城主凤渊。
在他的安抚下,府门前的贫民果真安静不少,眼里也逐渐露出细微的光芒来。
凤凌感叹,她的父亲还挺得北越城一众贫民民心的。
骤然,身后响起一声晴朗的男音。
“姐姐?”凤凌回头,身后是一名比她高上半个头的少年。
少年以一支墨色玉簪束发,身上的宝蓝色束腰长袍看起来很是轻薄,他的脸轮廓分明,与姨娘倪紫嫣有几分相似,但还带着些许稚气,一双深褐色的眼睛明亮干净。
这十有八九就是她同父异母的弟弟凤斐然。
“你是小然?”“对的,姐姐。
”凤斐然紧盯着凤凌的脸,在察觉她眼中的流光溢彩时,面上拂过淡淡的惊讶,他道:“姐姐,你果真与以往不同了。
今晨母亲与我说你恢复如常,我还不信,如今见到你,我这才坚信母亲没有诓我。
”凤凌干笑:“这也许是因祸得福。
”凤斐然发自内心笑道:“真好,姐姐。
这样就不会有人对你说三道四了。
”他似是想起什么要紧事般,笑意微凝,神神秘秘低声朝凤凌道:“姐,我从皇城给你带了一件好东西,你快跟我来。
”他话音未落脚步先行,凤凌心中虽存疑惑,但也没有拒绝,跟着他穿过铺有鹅卵石的庭院,来到府邸东边的院子中。
这间院子是凤斐然的住所,在整体的布局上与她院子相差不大,就连院子中央的石桌也是同一样式。
凤斐然大步流星跨入房中,让她坐在院里的石凳上等他。
怎料石凳还未坐热,凤斐然就举着一个色彩鲜明的事物出来了。
那瞧着是一个纸鸢,但与以往她所见过的纸鸢都不同,这居然是一个立体形状的纸鸢。
凤斐然语气中透着得意:“姐,你瞧,我在皇城带回了你最喜欢的纸鸢。
以前见过的纸鸢多为平面,飞起来虽好看但却不够生动,而这个纸鸢用木架做了飞鸟的轮廓,放至空中时风会灌入其内里,就如同真的飞鸟一般。
”凤凌眉睫微颤,心中的诧异感如涟漪般扩散。
她实在没想到凤斐然会对痴傻姐姐这般诚心诚意的好。
她接过纸鸢,用指尖在上面慢慢摩挲:“小然,谢谢你,我挺喜欢的。
”凤斐然嘴角不自觉上扬,眼底溢出欢喜:“姐姐喜欢就好。
”急匆匆的脚步声由远至近传入院中,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厮。
他的手扶靠在院子的门框上,有些上气不接下气:“少……少爷,老爷让我速速来找您去议事厅,说有要事商议。
”“姐,父亲有要事找我,就不能同你一起放纸鸢了,你先自己玩一会儿。
”凤斐然转头望了一眼门口的小厮,回过头时神情染上些许凝重,“对了,姐,不能因为放纸鸢而忘记吃饭……还有,不能在池塘边放。
”凤凌噗嗤一笑,道:“小然,你忘记了,我已经不再痴傻,你大可放心去见父亲便是。
”凤斐然挠挠头:“姐,我这不是还没适应吗。
如果父亲看见你的样子,他定然会很开心。
”“少爷。
”小厮在门口小声地催促着。
凤斐然边走边道:“来了,别再催了。
”凤凌望着凤斐然离开的背影,有些感慨,若是她真的有这么个爱护自己姐姐的弟弟就好了。
凤凌拿着风筝回屋里妥善存放,用话本继续打发时间。
约莫过了好些个时辰,姨娘院里的丫鬟来同她说晚上要去正房聚餐。
夜色已至,星辰闪烁。
小梅提着灯笼稍稍行于凤凌前,时不时提醒她注意脚下。
凤凌哆哆嗦嗦地跟在其后,怎么外面好像又更冷了一些。
穿过游廊,她随小梅来到一个宽敞的院子中。
这里便是正房的院子,夜色昏暗,仅能瞧见院里有几座假山。
凤凌抬脚迈进房内,只见姨娘倪紫嫣端坐在楠木椅上,房内正中央摆着一张木质大圆桌。
她同姨娘打招呼后也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不由问道:“姨娘,这么晚了父亲还未过来用餐吗?”倪紫嫣眼下的乌青似乎比前些日子更重了一些,她掩嘴打了个哈欠,缓缓道:“你父亲操心城里贫民过冬的事宜,昨个夜里就熬到了三更,今日午间也没有小憩,想来是比较棘手的。
你弟弟也在一旁帮忙,或许要等他们快忙了才能用餐。
”倪紫嫣神色间略带歉意:“凌儿,我也没料想他们会忙这么晚,就应该改日再聚餐的,饿着你了吧。
”凤凌道:“姨娘,我还不饿。
我也想与父亲一起用餐。
”她实在是在自己那间密不透风的屋子里待腻了,能出来逛逛,稍微饿一下也无妨。
“凌儿,不错,你现在看起来确实好了很多。
”耳熟的中年男声由侧面传来,凤凌循声望去。
跨进屋内的中年男人身着蓝黑色长袍,外披玄色斗篷,面上蓄着不长不短的胡须,目光灼灼,眉心褶皱,脸部线条很是凌厉,但神色却柔和。
凤凌起身乖巧地唤了一声:“父亲。
”倪紫嫣觉察到凤渊和凤斐然进屋后,低声吩咐着身边的丫鬟去厨房催上菜。
凤渊径直坐到圆桌的主位上,姨娘随后落座,接着便是凤凌与凤斐然两个小辈。
“凌儿,这么多年了,你终于好了。
”凤渊露出欣慰的神色,但很快又露出愁容,“若是早几年能好就更好了,你现今已错过婚嫁的年纪,要找到好人家或许会费上不少劲。
”凤凌背脊一紧,有些艰难地吞咽,她弱弱道:“父亲,我一定要嫁人吗?”凤渊正色道:“凌儿,我以前害怕你受欺负,才不让你出嫁的,可现在你已经完全好了,如何能不出嫁呢?”凤凌心里后悔万分,她若是一开始就知道当一个傻子能避免嫁人,她就不该恢复正常的!倪紫嫣在一旁柔声劝道:“好了,老爷,凌儿才刚刚好没几天,也不必这么急。
”凤凌自然而然地道:“对的,父亲,我只有十九岁,还小还小。
”说完后她才发觉好似有些不对,但说出去的话可撤回不了。
凤渊扶额,重重叹气道:“你的婚事过阵子我会好好想办法。
”倪紫嫣朝凤凌使了个颜色,凤凌只好应声道:“知道了,父亲。
”此时,丫鬟也将菜上齐了,菜不多,仅有四个,两荤两素,都是些清淡的菜肴。
菜肴看着清淡,却极为可口,凤凌不知不觉吃得有些多。
反观她的父亲,似乎心不在焉一般,只寥寥夹了几次菜。
凤凌忽然觉得嘴里的饭菜都不香了,她这父亲不会还在琢磨她的婚事吧?渐渐地,桌上盛菜的瓷盘露出全貌,中间映有莲花样暗纹。
凤凌忍不住开口问道:“父亲,您在忧心什么呢?女儿能否为您解忧?”凤渊抬眼,道:“凌儿,你是个女儿家,不能帮到我什么。
”凤凌悬着的心落下,幸好不是她的婚事。
如此,便是城里那些贫民的事情了。
凤凌道:“父亲是操心城里贫民的事吗?即便女儿帮不上忙,您也可以说出来,总比闷在心里强。
”凤渊叹道:“北越城里的贫民有接近六百人,城内能用来帮扶他们过冬的粮食并不多。
我数日前远赴皇城就是为了求圣上发一些粮食和冬衣。
今年的寒风来得比去年更早,可圣上只发了五百件缊袍和一千斤米。
”他抿了口茶继续道:“这五百件缊袍倒也勉强够,但一千斤米怎够城中贫民吃到春日?就是今日午后的一次施粥,就足足用了五十斤米。
如若贫民们挨饿,这缊袍即便是穿着也不顶用。
只因缊袍内里填充的是麻絮,价钱不到棉衣的一半,按理说也能御寒,但仅能抵御南方那种和煦的寒风。
在这北地,恐怕仅靠一身缊袍是难以全须全尾活到春日的。
”凤斐然捏着拳头,语气中透出不满:“远在皇城的圣上要不是看在我们北越城是阻挡北狄人的重要城池,恐怕就是连这些缊袍和粮食也不会发。
”凤渊面露愠色,厉声道:“住口,莫要妄议圣上。
”凤斐然脖子一缩,道:“是孩儿错了。
”凤凌询问:“往年圣上没有给北越城发过这些吗?”凤斐然眼中染上痛色:“近几年冬日来得越来越早,也越来越冷,城内粮食产量很低,许多以前尚能温饱的百姓,如今连温饱也达不到。
去年父亲几乎倾尽全力城里也还是冻死了六十余人,多为身体羸弱的老人和稚童。
所以今年父亲才会去求圣上的。
”凤渊眉头紧锁:“即使得到圣上的帮助,也是杯水车薪,不足一月这些米就会用完。
”一个念头由凤凌心底生出,她扬声道:“父亲,若我有办法让这剩余的米继续用上三个月,您可否答应我一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