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我幼时在蜀州,父亲是从八品下的私户。
岁那年,隔壁住进来一对小夫妻。
我那时只觉得女主人好看,却又觉得她跟我那两个亲姐姐的美貌,不一样。
她不爱说话,却很爱笑。
她其实待人不很热情,只是她的礼貌周到会让人舒适,进而产生误会。
只有和她相处久了,你才知道,她真正笑起来,多有感染力。她的生活、她的爱情,多有吸引力。
我日日黏在她那里,因为年纪小,也不知道开始的时候,她烦不烦我。
可她后来喜欢我,却是真的。
因为她说,我有点像她的小侄女。
起初去她家,是因为她做的吃食,既好看又好吃。
到了后来,就什么都喜欢。
和她一起躺在院子的竹藤椅上晒太阳,她将荷叶遮在自己脸上,却给我覆了一叶芭蕉。
还笑呵呵地说,蕉叶覆鹿,要牵了我,炖了脯子吃酒。
我一时当真,哇哇地哭起来。
她又赶紧拿糖来哄我,又亲自折了一片荷叶给我才罢。
她哼着我没听过的曲子,反正很欢快。
我闻着清香荷叶,睡得香甜。
醒来时,她家的阿哥已经回来。
正坐在竹榻边上,俯身去吻她,吻得小心翼翼,却又难舍难分。
他家帅气的阿哥先看了我。
笑着嘟囔了一句什么,万般不舍地起了身。
阿姐脸色飞红,说了句“少儿不宜,百无禁忌”。
他们这对夫妻,同我小时见过的夫妻不一样。
和长大后见的,也不一样。
我的父母是贫贱夫妻百事哀。
两个姐姐姐夫少年夫妻,也算恩爱,但因为妾室、家计,也是争吵不断。
即便后来,我嫁给入王府,富贵难敌,与王爷相敬如宾,但跟阿姐阿哥比起来,也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其实,他们也会争吵。
但争吵的原因却让人咋舌。
可与别的夫妻吵架不同,他们越吵,反而越亲密。
最凶的一次,阿哥非要带阿姐去峨眉山,阿姐却抵死不去。
阿哥问缘由。
阿姐说他自己心里清楚。
阿哥苦思几天,仍想不出所以然来。
阿姐见状,越生气。
阿哥觉得她无理取闹。
她就骂他花心大萝卜。
阿哥负气,安顿了下人,自己去了峨眉山。
阿姐也不生气,转身对我笑着说:小阿囡,你来教我跳舞。
我的舞姿优美绮丽。
她的舞姿,一言难尽。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她不屑地说:这是街舞,很酷的!
我后来想,她的人生,也和她的舞蹈一样,很酷的。
阿哥只一天多就回来,我估计他连峨县丞都没走出,就折返回来了。
阿哥回来时,她正同我传授经验:小阿囡,男人的白月光,杀伤力是致命的。大哥娶了我,还惦记着他的白月光,他要故地重游,我何必做电灯泡。
我不懂白月光。
也不知道电灯泡。
只就觉她的话皮里阳秋、阴阳怪气。
等后来,我亦同三郎也这样说话,揶揄他流连其他妃子的宫殿时,才知道,原来在吃别人的醋。
大门洞开,阿哥风尘仆仆,立在树下。
阿姐丢了我,惊叫着、雀跃着,跑向阿哥。
仿佛分别了很久。
阿哥张开了双臂,笑容温暖。
她整个人扑进阿哥怀里,双腿纵跳,利落地盘住了阿哥的腰,整个人悬空挂在阿哥身上。
阿哥孔武有力,稳稳抱住。
不由分说地扳过她的头,当着我的面,霸道地吻起他的妻子来。
樵青和渔童自觉地退下去。
只我围着他们欢快地转圈,拍手。
心里想的是,我以后也会像阿姐这样,扑向我的情郎。
后来,阿哥偷偷问我阿姐生气的原因。
我说:阿姐说你不是为了游峨眉山,而是去看白月光,还要她当电灯泡。
然后侧着头问他,电灯泡是什么?
他学了阿姐的样子,说,是少儿不宜。
自己大笑着走了。
节后面还有哦,请,后面更精彩!
毕竟那时,父亲已经病入膏肓,家里入不敷出。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我却知道,母亲和阿姐俩人,理解的贵重,绝不会是一种东西。
后来,渔童和樵青也要走了,临走前送来可以救命的银子和一封书信。
至于他们去了哪,却是怎么都不肯说。
那封信内容很简单:阿囡小友,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咱们江湖再见啦。
字迹很丑,是阿姐的。
相处一载有余,我不知道她的名字。
她也不知我的名字。
阿囡只是母亲随口叫的。
我的名字是,杨玉环。
……
父亲到底在我十岁那年,去世了。
后来,我随叔父去了长安,嫁给了寿王李瑁。
因缘际会,又入了宫,做了三郎的贵妃。
三郎总说,我性子跳脱不羁,总爱耍性子,真是可爱又可恨。
有一次,旁边的高力士说,贵妃的性子,倒像梅妃的妹子。
三郎有一瞬的失神,我记在了心里。
梅妃曾被盛宠了一段时日,但后来也失宠了。
我以为梅妃的妹子,那个叫江风的女子,是三郎的白月光。
阿姐说过,白月光的杀伤力最是致命。
一番探查下来,却现江风另外的故事。
她本来是要嫁给薛王做侧妃,但大婚当日,却遭遇了太平公主的叛变。
她婚服变战袍,以微末之力,联合当时北衙四卫的领高晦,阻挡了太平公主攻打皇宫的节奏,为三郎平乱赢得了时间。
高晦也因为那场骚乱殉职,英年早逝,让人惋惜。三郎感念他的功德,追谥他为定国公,他的母亲和妻子又封了诰命夫人。
他的儿子成人后,世袭了封号。
却没有从军,反而考了进士。颇受工部侍郎江佐和尚书右丞沈顾行的照顾,江佐还将长女许配给了他。
三郎专门召见他,又赏了很多东西。
可赏赐的东西里,只有一小部分是内库出的的,大部分都是高力士一笔一笔加上去的。
我不明所以。
三郎笑着说,他也是受人所托。
江风虽然阻挡了太平公主的叛乱,但她毕竟是太平公主养女,又觉得有愧公主,便自请放逐,此生不入长安。
三郎力压薛王爷,放走了江风。
可薛王爷自此以后,万念俱灰。
三郎对其他兄弟很是忌惮,却独信重他,认为他可堪大任。
他却都拒绝了。
如今大半时间,都居住在洛阳。
据说,那里有他为江风,筑的爱巢。
也有人说,不止薛王爷,就连尚书右丞沈顾行,也因为她隐避终南山。
还说,她于乡野间,现了一位叫封常清的人才,这人后来娶了她的婢女。
封常清投身军中,屡立奇功,成为一代名将。
我心里不屑,只以为世人素爱夸大其词。
直到那日,在三郎的书房,翻到一本游记,《风云手札》。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是一对老年夫妻,将一路旅行的见闻,随手记了下来。
妻子自称智妪,丈夫自称愚公。
但读起来,绝没有垂暮之感,只有朝气勃勃的生命力。
游记诙谐幽默,让人莞尔,身在其中,烦恼全消。
有烹茶之法。
有各地美食。
有游乐趣事。
我只觉得那样的生活,很是熟悉,便读得入迷。
直到看到一页写着:蜀中炎热,置藤椅于中庭,午后仰卧其上,安闲自得。余不惧日,余妻常折荷叶,遮于面上,免于日晒。某日,邻家阿囡亦学吾妻,吾妻便折芭蕉叶覆其面,笑曰:蕉下覆鹿,牵之炖脯。阿囡大哭,吾妻慌乱……
我又惊又喜,猛地抬头。
三郎一愣,说,怎么了?
我激动地问,这本手札,是哪里来的。
他接过手札,陷入沉思。
许久才说,
是五郎日日看的。
(全书完)
…………
…………
至此,关于江风所有的故事,都结束了。
写小说前,看了所有的攻略,都提醒说作者千万不要自嗨。
很不幸,也很幸运。
我自嗨了。
为江风高兴,为江风难过,为她的每个决定,站台。
可我必须承认,这个故事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尤其是风、业两个主角性格饱受诟病。
很抱歉,没有让江风一路高歌猛进,活成一个甄嬛一样的大女主。
很抱歉,没有写一个纯爱长情,毫无瑕疵的李隆业。
很抱歉,让美好的沈顾行,又回到了书上。
可能性格使然,也可能是各有所长。
不管江风还是李隆业,都是有原则的、善良的、勇敢的、热情的,但同时也是纠结的、自私的、怯懦的。
这样矛盾着,似乎更真实。
最后,我们的江风,还是勇敢而坚定地选择了关山云。
最后的最后,江风也一直是关山云最坚定的选择。
……
感谢每一位的跟读,感谢你们的点赞、讨论和书评,感谢你们的打赏。
感谢一路陪伴。
北方秋凉。
祝,诸君安。
喜欢半入江风,半入云请大家收藏:dududu半入江风,半入云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