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 > 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 > 第29章  第29章


以你的身家,值得这个数目。”

听罢此言,朱英脸色骤变,双眼精光乍现,紧紧锁定朱元璋。

而后者仍旧笑呵呵的模样,毫无异样。

过了许久,朱英眼中的锐利缓缓散去,重新坐回石凳上,声音低沉:

“原来你已经知道了……”

“嗯,清楚得很。”

“知道多少?”

“全都知道。”

靠!朱英的脸瞬间黑得像锅底,心里暗暗咬牙——该死的锦衣卫,简直不是东西!

朱元璋看出了他的心思,悠悠说道:“怎么样?咱们手底下的这些锦衣卫还不错吧?不过,即便是他们,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你这位大明首富给揪出来。”

朱英嘴角抽动一下,愤恨地质问:“等等,我说过我不是首富吧?你可千万别乱喊,这话要是传出去是要命的。”

“哈哈,你哪能不算首富?”

朱元璋继续笑道,“就拿应天城来说,你名下有十九座青楼、三十二家当铺、九大镖局、十六处粮铺、八大钱庄、三十六间酒楼……你在明面上支撑着陛下对这座城的统治,而在暗地里,则完全称得上这里的主宰!还有整个应天府的百姓,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至少有几万人是在你旗下混口饭吃的!这还仅仅是一地的情况。

在整个大明疆域内,无论南北西东,各路商号商铺都挂着你的招牌!”

顿了一顿,他又补充道:“这样的大人物,难道还不配被称为大明首富吗?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就不知道还有谁更配了。”

说到这里,朱元璋突然话锋一转:“嘿小子,告诉咱,你这一年的进项有多少?如果真的多的话,咱要不要辞掉在陛下那儿做官的差事,来跟你一起闯荡?”

被他如此调侃,朱英已经彻底没了脾气,内心只剩下深深的无力感。

他忍不住思考起来——既然是老朱头都已经知晓情况,那么洪武爷那边应该也不例外吧?要不然怎么会派人让自己捐献这一千万两?

糟糕……难不成,在皇上眼中,我已经变成一只任凭宰割的大肥羊了?每次想吃肉了就割一刀?不行……我不能坐以待毙!

环视四周,眼前熟悉的秦淮河畔小院让他感到几分眷恋与不舍。

但他心底已默默做出决定——与其留在这里做肥羊被人宰杀,不如选择溜之大吉!

主意一定后,他转向朱元璋,一本正经地问道:“老朱头,你是我的马婶的丈夫,我能不能信得过你?”

听到这莫名其妙的一句,朱元璋愣了一下:“嗯?这……当然可以!实话说,在这天下之间,除了咱之外,别人你觉得都可以不信。

唯独咱,你必须信得过!”

感受到朱元璋言语中那份赤诚,朱英心中小小感动了一下。

虽然表面上依然严肃,但他已经明白眼前这个老头子的心意。

思索片刻后,他微微颔首:

“行,一千万两白银我出了,但你得答应帮我个忙。”

“哈哈,这就痛快捐了?说吧,想让老子怎么帮你?”

朱元璋脸上满是欢喜。

既然朱英肯出资,那海师筹建之事便毫无悬念,朱元璋能不乐吗?

当然了,这种优待只对朱英有效。

若是换成旁人,朱元璋才懒得跟他讲道理,直接派兵抢便是。

天子金口玉言,哪容置喙,尤其像朱元璋这般马上得天下的猛人,谁敢抗拒?

“钱我出,但仅此一次。

为了日后安稳,我得离开应天,希望你能照应我一下。”

“最不济也请看管好锦衣卫,别让他们来找我的麻烦。”

朱英如此说道。

朱元璋一脸疑问:“”

蓝玉也同样疑惑:“”

“你怎么突然就想离开应天了?”

蓝玉急切追问,毕竟是自家外甥孙,刚见面就想走,以后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聚。

不过若他冷静点,就该明白朱元璋绝不可能轻易放朱英离去。

朱英固然是蓝玉的外甥孙,可更是朱元璋名正言顺的大孙子啊!

朱英直截了当地将原因道了出来,因为他真的信任眼前的这位老朱。

"自然是为了避免再次成为砧上之肉,被人一遍遍剥皮抽骨!”

“我敬重洪武爷不假,但正因为了解,我才深知他对富可敌国之人充满了警觉与戒备。”

“保命要紧,我肯定得走,不过捐钱还是愿意的,因为我知道洪武爷让我掏钱的目的。

大概就是为了填补国库虚空,准备组建海师吧。”

朱英缓缓解释。

蓝玉听罢顿愣,茫然地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被盯得脸部肌肉微颤,急忙扭头瞪视。

干什么?瞧什么呢?再瞅把你收拾了。

蓝玉赶忙收敛姿态,如受惊的小鸟缩回脖子。

"哼!”

看到这一幕,朱元璋转向朱英。

他也觉得好笑,这孙子还真算摸透了他的心思。

说实话,对商人暴发户一类的人物,朱元璋的确没什么好感,甚至厌恶。

换了他人,他或许真就当肥羊宰了,只要朝廷需要,绝不手软。

但这是朱英啊!自己的亲大孙子!

苦笑摇头之后,他说:

“你就放心,咱拍胸脯保证陛下不会有那么恶劣的举动。”

“你就吹吧,你的保证又算得了啥?又不是皇帝本人。”

朱元璋语塞片刻才接:

“那咱等下回宫就给你讨个圣旨如何?”

呸!皇帝的话能信?朱元璋发出去多少免死金牌,最后有几块是真的有用的?只要他想杀你,什么理由都不是问题。

"嗯?你还质疑?”

“确实有点不信。”

“哎呀呀,好说歹说你不领情是吧,躲到天涯海角也难逃圣意啊。”

“那是你们的事,我能躲一天算一天。”

听到这儿,朱元璋都快气炸了,望着对面怎么敲打都不动心的朱英,他没辙了。

罢了,只能使出撒手锏了,这是朱英自找的!

“哼,小子,这是你逼我的。”

话音刚落,朱元璋从怀中取出一个东西,猛然甩向朱英。

"砰!”

“哎哟!”

反应不及的朱英额头瞬间着了一下。

"老朱头你瞎闹腾什么啊!?”

朱英一边揉着自己被拍红的额头,一边愤愤不平地说道。

"哼,把这个拿好,这下总该信我了吧。”

朱元璋语气生硬地回应道。

"鬼才信你呢,什么东西这么重,打人还这么疼。”

朱英嘟囔了一句,然后低头看向怀里掉下来的东西。

眼前出现了一片耀眼的金黄——代表着无上权势的金色。

朱英猛地瞪大双眼,那是一块令牌,一块由纯金打造的令牌。

其表面浮雕一条威严的五爪金龙,正中间刻有四个字——“如朕亲临”



乖乖,这居然真是天子御用的腰牌!

看到朱英满脸震惊的样子,朱元璋心里暗自得意:臭小子,现在服气了吧?

可没等他高兴太久,下一秒,朱英的一句话差点让他原地暴走:

“老朱头,你不会是偷来的吧?皇帝的东西怎么会在你手里?”

朱英半信半疑地盯着他。

"我……”

朱元璋直接哑口,脸上涨起一阵青筋,抬手一把揪住朱英的耳朵,“哎哟!痛死啦!”

“听好了,这块令牌是皇上亲自赐予我的,如今转交给你们。

天下官员和皇族成员见到它就如同见到了陛下本人。

你现在应该明白了吧?能安心留下不走了吧?嗯?”

朱元璋一边揪耳朵一边怒吼道。

"明白了,知道了,快松手啊老头!”

朱英表情扭曲地喊道。

朱元璋这才恨恨地松开手:“哼!”

接着又语重心长地说起来:“咱早就告诉过你,只要咱存心想做一件事,想保住你的命,即便是皇帝也动不了你分毫。

你就尽管在这小院里安心住着,哪也不许去。

要是你离开这里让咱怎么面对死去的妹妹?”

而此时的朱英早已无视了他的教育,只是不停地摸着自己疼得不得了的耳朵和额头。

心想着这糟老头子年纪一大把了力气怎么还这么大。

"你小子到底听进去没有?!”

朱元璋又爆喝一声。

"听到了听到了,我不走了行不?”

朱英懒洋洋地答道,同时随手把令牌扔回给他:“你自己拿着吧,这玩意儿对我来说没什么意义,洪武爷真想收拾我,这破牌一点作用都没有。”

“反正以后我出了什么事,那就是你的责任!”

听到这话,朱元璋先是愣了一下,随后内心却泛起了波澜。

他知道,朱英这孩子其实是将性命都交付在了自己的手中。

于是朱元璋温和地开口道:“放心吧,只要你日后安分守己,不做出些放火作乱的荒唐事来,咱这个爷爷定会护你好生生的活在这世上,满足你想要的一切。”

“呵,干嘛突然说这种肉麻话?”

朱英不屑地撇了撇嘴。

"就你喜欢折腾呗。”

一旁的蓝玉看着这场祖孙间的互动,既觉得滑稽又充满温情,不禁生出羡慕之情:什么时候自己的外甥孙也能和自己这么亲昵相处啊。

二人继续拌了一会儿嘴,直到朱英忽然神色凝重起来。

"既然有了你老朱头给我兜底,我觉得有一件事必须要跟洪武爷说清楚。”

朱元璋疑惑不解地看着他:“什么事?”

比当年的丰功伟业更艰难。

况且万事开头难,一旦新税制运行起来,后期自然水到渠成。

"

朱英稍作停顿,接着说道:"以财产和土地价值为基准征税如何?不管家中人口多少,只按实际拥有财富来定税额。

这样即便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国家税收也不会受到影响。

同时还能鼓励百姓积累财富,何乐不为?"

听完这番话,朱元璋陷入了更深的思索。

蓝玉却忍不住插嘴道:"这般确实好,可是具体又该怎么个改法呢?"

朱英微微一笑:"不妨先从试点开始,在几个郡县试行新税制。

若效果良好,再逐步推广全国。

这样一来,既能观察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避免了仓促推行造成动荡。

"

老皇帝缓缓点头,似对此方案颇有兴趣:"倒是有些意思你且把想法详细写出来交予朕细看。

这事暂且不提,先不说它了。

"

“难道不比这更难吗?”

朱英开口说道。

"只要洪武爷下旨,谁又敢抗拒呢?到那时候,您老带着锦衣卫去抄家多痛快,也能让国库充实不少。”

听闻大孙子的夸赞,朱元璋心里泛起了愉悦之意,“嗯,你接着说。”

“将原本的粮食赋税改成白银缴纳,再由按人口课税转为按土地收税,这样便能最大程度化解之前的问题。”

朱英目光炯炯,“这两种方式合并,我称之为摊丁入亩。”

曾经,在前世历史中,大明至嘉靖末年早已如重病缠身的巨大身躯,命悬一线。

而此时张居正这位有史以来最为强势的首相站了出来,推广一条鞭法——这也是摊丁入亩的早期版本,尽管略逊于后来的制度,却依然为摇摇欲坠的大明延续近百年国祚,更促成万历时期著名的三大军事行动,显耀华夏天威。

而今,在开国初期若便采用此法,则大明国运或许将大幅延展,远超前世记录,达到新的高峰。

"摊丁入亩?”

朱元璋不断低念这几个字。

"还有别的地方。”

朱英点头补充。

"还有什么?你说!”

朱元璋有些意外。

"对那些行商征取商业税收。”

朱元璋陡然声音拔高,“商业税!绝对不行,永远不能这样做,这不是抬高了那些奸诈商人的地位么?断不可行。”

看着情绪激烈的朱元璋,朱英颇感讶异,“您为何如此反应过激?那您可以估估看啊,若是征收商业税,例如十成抽一,光是我一年得给大明贡献多少银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