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书行为何前几年不联系他出诗集,刚好在这个节骨眼
人一旦起疑心,怎么想都是陷阱。
今日之事,莫要外传。江承庭叮嘱道。
自然。
江明珠走后,江承庭便把书房里的所有旧作诗稿找出来,一把丢进火炉里。
.
江明珠回到荣国公府时,除了朱氏,全家人都聚在大厅,神色皆不好看。
大伯母呢江明珠问身边的江明霞。
江明霞按捺住嘴边的笑意,小声道:母亲从崔家得知,崔二小姐和叶三公子定亲的事,上叶府讨说法去了。
江明珠起初疑惑,很快便也想明白了。
按理说,相看相看,本就是先看了再说,不合适也好聚好散,没什么好讨说法的。
只是叶家既要走了江明霞的八字,就说明有意,若不合适也该派人和朱氏说一声,两家人把话说开,以后还能往来。
可叶家这样一句话没交代,直接定了别人家的女儿,朱氏还要从别人口中得知,自然是很失礼数的做法。
虽说荣国公府是走下坡路了,但如此被瞧不起还真是第一回!
江承恩一贯的好脾气,这会儿也是气黑脸道:叶家自从叶茂新当家做主,叶家人行事做派是越发猖狂了!
江明珠想到叶雪宁,很是认同大伯父这句话。
不过她觉得荣国公府这次被轻慢,祖母和大伯母也责无旁贷。她们为大堂兄的前尘,这阵子在叶家人的面前把姿态放得太低了,低得近乎有些谄媚。
人必先自重,人才恒重之。
众人等了好一会儿,朱氏才赶在晚膳前从叶府赶回来。
进门时,朱氏的面色难看,把叶夫人的话转述完,才看了眼江明霞:你也别难过,慧远大师说的也不一定准。改日我再找人帮你重新看。
江明霞微微敛眸:是,有劳母亲费心。
朱氏说找人重新看八字,江明珠并不担忧。
她深知朱氏也就嘴上那么一说,心里其实是信的。毕竟慧远大师是堪舆学的泰斗,他要把白的说成黑的,没人会怀疑。
即便真有懂行的,见了江明霞的八字,也只会当是自己见识浅薄,不敢质疑慧远大师说的话,以免自取其辱。
这也是江明珠找慧远大师帮忙,不怕被人揭穿的底气。
.
江明霞婚事告吹,江老封君便又怨上江明珠,怪她拒了皇帝赐婚,才叫荣国公府在叶家面前碰一鼻子灰。
你三叔父的孩子,再过几个月也快出来了,你做堂姐的,有空就帮忙做几件小衣,袜子什么的。江老封君对江明珠道。
江明霞知道是自己的事,叫堂姐受到牵累,忙道:祖母,二姐姐还要去女学读书,平日挺忙的。不如让我来做吧,我的绣工可比二姐姐好!
荣国公府还能缺绣工好的绣娘
江老封君存了心要磋磨江明珠:她绣工不好,就更要多练!说她忙,前一阵她给男人缝制手笼时,怎么不见她说忙
江明霞听见手笼,不由看向江明珠:二姐姐,你缝制手笼可是女夫子交代下来的课业
江明珠摇头,又好奇道:为什么这么问
我前几日见大姐姐也在缝制手笼,大小款式也是男子用的,只是没用毛皮,选了云锦。江明霞看着江明珠,眼神似乎在暗示什么。
江明珠还没想明白三妹妹这话里的意思,江老封君就已经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