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才华,你的名声】五年前,顾遥与石川订立了这个畸形契约。

他提供天才创意,石川负责包装销售,收益平分。

世人只知石川是闪耀的设计之星,却不知他背后站着一个隐形的真正天才。当石川获得国际大奖,却拒绝承认顾遥的贡献时,被背叛的顾遥决心复仇。然而复仇的过程中,他却发现了一个更残忍的真相:也许,他才是那个一开始就背叛自己的人。

01

背叛之光

我站在设计界最高殿堂的角落,仿佛透明人一般。

聚光灯照在石川身上,他一身定制西装,面带微笑,仿佛这一刻是为他量身定做的。主持人念出的每一个字都像刀子扎进我的心脏:凭借突破性的城市建筑融合设计,今年的国际建筑设计大奖授予——石川诚!

掌声如雷,震得我耳膜发痛。石川从评委手中接过那座水晶奖杯,在灯光下闪闪发亮。那本该是我的奖杯,那本该是我的荣耀时刻。我的视线模糊了,恶心感从胃部翻涌上来,脑袋里嗡嗡作响。

手中的程序单被我捏得变形,我甚至没意识到自己的指甲已经掐进了掌心,留下了四个月牙形的血痕。

感谢各位评委给我这个荣誉。石川的声音通过音响传遍整个会场,带着完美练习过的自信和优雅,这个设计凝聚了我十年的心血与执着,从最初的构思到最终的呈现,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

十年我冷笑。那些日日夜夜熬红的双眼,那些堆满草稿纸的垃圾桶,那些被灵感折磨得无法入睡的夜晚,都是我的。而他,不过是把我的灵魂装进了他的名片盒。

我的呼吸变得急促,胸口像压了块石头。人群的喧嚣,掌声的浪潮,所有的一切都在向我挤压过来。这种感觉我太熟悉了——社交恐惧症的发作。但这一次,伴随着窒息感的,是滚烫的、前所未有的愤怒。

我要感谢我的团队…

团队就是这样,他连提都不提我的名字。我无法再忍受了,转身挤过人群,逃离这个让我窒息的地方。没人注意到角落里离开的一个小人物,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个冒牌天才身上。

我直接回到了我们共用的工作室。这个空间记录了我们五年的合作,墙上贴满设计图,桌上堆积如山的模型和草图。每一寸空间都浸透着我的才华和他的欺骗。

等了将近两小时,工作室的门终于被推开。石川走进来,手里拿着那座奖杯,脸上的喜悦瞬间被我阴沉的表情浇灭。

恭喜你啊,大天才。我的声音里满是苦涩。

你去了他问,表情微微变化。

我没回答,直接走到桌前,抓起获奖设计的图纸狠狠摔在他面前。纸张飞散开来,像一场细微的爆炸。

我们的约定是什么我的声音颤抖,每一个字都压抑着即将爆发的怒火,平分收益!平分荣誉!这就是你所谓的平分

石川慢条斯理地放下奖杯,脱下西装外套,挂在椅背上。他的眼神变了,不再是刚才领奖时的温和,而是冰冷、轻蔑,像在看一个无理取闹的孩子。

约定他冷笑一声,现在情况变了。

变了什么叫变了

证据呢他直视我的眼睛,我本能地避开了他的目光,所有的签名、专利、版权,都是我的名字。你敢站出去,告诉全世界这些是你做的吗

我张嘴想反驳,却发不出声音。他说的没错,我从不敢在公开场合讲话,甚至连在小型会议上发言都会让我冒冷汗。我们之间的协议全靠口头,没有任何书面证据。

别忘了,没有我,你还在那个破公司烂掉。石川步步紧逼,是我给了你机会。

他的每一个字都像钉子砸进我的心脏。我感到一阵彻骨的寒冷,血液似乎凝固在血管里。被背叛的痛苦和无力感几乎要把我淹没。

石川拿起奖杯,走向自己的办公区,仿佛我根本不存在。

就在那一刻,我体内有什么东西断裂了。也许是我对他最后一丝信任,也许是我对自己的怜悯。一股前所未有的复仇火焰在我心中燃烧起来,驱散了长久以来的恐惧和退缩。

我转身冲出工作室,夜风打在脸上像无数细小的刀片。但这刺痛感反而让我清醒。五年了,我一直躲在阴影里,把才华借给别人发光。现在,是时候让窃贼付出代价了。

我不知道该怎么做,但我知道,从今晚开始,顾遥不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02

幕后真相

我站在工作室的窗前,望着窗外的雨水拍打玻璃,思绪回到了五年前。

那时的我,只是一家普通设计公司里的小职员,坐在角落的工位上,像个透明人。每天早上九点准时到公司,晚上十点离开,中间的时间里,我几乎不与任何人交流。

不是我不想,而是我不能。

顾遥,你来说说这个方案的想法。每当主管这样问我,我的喉咙就像被无形的手掐住,心跳加速,手心冒汗,大脑一片空白。最后只能低着头,用几乎听不见的声音说:我没什么想法。

但我的桌面抽屉里,塞满了设计草图。午休时间,我会一个人躲在角落,把脑海中翻腾的创意倾泻在纸上。那些灵感像不受控制的洪水,必须找到出口。画完后,我常常把它们揉成一团,扔进垃圾桶。它们太疯狂,太不切实际,不符合公司的商业审美。

直到那天,石川出现了。

他是新来的业务经理,三十出头,西装革履,说话时总是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他善于交际,能让最难缠的客户签下合同,却对设计一窍不通。

这是谁画的午休结束,我回到工位,发现石川站在我的桌前,手里拿着一张被展平的纸——正是我刚才扔掉的草图。

我的心跳漏了一拍,下意识地想否认,但他的眼神告诉我,他已经看到我扔掉它的全过程。

这个城市空中花园的概念……太前卫了。他的眼睛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为什么要扔掉它

我低着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桌面:不切实际,没人会要。

不,这是天才的作品。他的声音压低了,带着一种阴谋般的亲密感,你有社交恐惧症,对吗

我猛地抬头,惊讶于他的直接。他笑了:别紧张,我只是观察力好。你从不参加公司聚会,开会时从不发言,甚至连午餐都是一个人吃。但你的才华,他晃了晃手中的纸,不该被埋没。

那天下班后,我们去了公司附近的咖啡馆。确切地说,是他在说,我在听。

我们可以合作。石川的眼睛直视着我,我不自在地移开目光,你负责设计,我负责包装和销售。你不用面对客户,不用参加会议,不用做任何让你不舒服的事。我用我的名义发表作品,但收益和荣誉,我们平分。

我抬起头,不确定自己是否听错了: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我需要作品,你需要舞台。他耸耸肩,我可以让你的创意变成现实,让它们被世界看到。这不是双赢吗

那一刻,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解脱。我可以继续躲在阴影里,不必面对那些令我窒息的社交场合,却能看到自己的作品被认可,被实现。逃避恐惧的诱惑压倒了一切。

一个月后,我们辞职成立了工作室。

最初的日子,一切都如石川承诺的那样。我负责创意和设计,他负责对外交流和项目管理。我的作品在他的包装下大放异彩,项目接踵而至。每当收到客户的赞美,他都会第一时间告诉我,然后按约定分配收益。

我们的工作室从一间小办公室,扩展到了整层楼。石川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各种媒体采访接踵而至。

直到那次电视采访。

石川先生,您的设计风格独树一帜,创意来源是什么主持人问。

电视机前的我屏住呼吸,等待他像往常一样含糊其辞地回答。

灵感无处不在。石川微笑着,我相信每个设计师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我的创作过程很私人,很难用语言描述。

主持人点头:您的团队在创作中扮演什么角色

石川停顿了一下,我的心跳加速。

他们负责执行我的想法。他最终说道,当然,好的团队很重要,但创意的核心,始终是我的。

我关掉电视,胸口像压了块石头。那一刻,我感到某种无形的东西正在被剥夺,但我说服自己这只是为了保护我们的秘密。

我怎么会知道,这只是开始。

03

复仇之火

我冲出工作室后,漫无目的地在街上走了很久。雨下得很大,但我感觉不到冷,只有愤怒在血管里燃烧。

回到出租屋,我浑身湿透,却没有去换衣服。我直接坐在电脑前,打开了我们正在进行的项目文件。石川刚刚拿下了国际奢侈品牌LUXE的旗舰店设计项目,这是他——不,是我们工作室迄今为止最大的单子。

我盯着屏幕上的初步设计图,一个想法在我脑海中成形。如果我设计一个表面完美,但实际上存在致命缺陷的方案,让石川在最重要的场合身败名裂呢

我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修改着设计参数。我知道石川对结构力学一窍不通,他不会发现我在立柱承重计算中埋下的陷阱。这个设计看起来完美无缺,但在实际建造中,会在关键节点出现问题。

做完这些,我靠在椅背上,突然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我在策划一个可能危及人命的报复。我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删除了刚才的修改。不,我不能这么做。我的目标是石川,不是无辜的路人。

我需要证据,证明那些作品是我的。但石川把所有东西都锁在他的私人办公室里,那里有密码锁,只有他能进入。

我看了看表,凌晨三点。石川这个时间肯定不在工作室。

一小时后,我站在了工作室门口。用我的钥匙打开大门,轻手轻脚地走向石川的私人办公室。门上的密码锁在黑暗中发出微弱的红光。

我试了几个可能的密码——他的生日,工作室成立日,都不对。我的手心开始冒汗,喉咙发紧,熟悉的恐惧感又回来了。如果这时候有人进来怎么办如果被发现我在做什么

就在我准备放弃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一个日期——我们第一次合作的日子。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输入了那串数字。

滴,门开了。

我的心跳加速,不敢相信自己猜对了。石川用我们合作的日子作为密码这个发现让我有些动摇,但我很快甩开这个念头,溜进了办公室。

石川的办公室整洁得近乎偏执,每样东西都有固定的位置。我打开他的电脑,输入密码(还是那个日期),开始搜索可能的证据。

在文件夹中翻找了半小时后,我发现了一个加密文件夹,名为Project

X。这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们从没有过这个名字的项目。

破解密码花了我不少时间。我尝试了各种组合,最后用Gu

Yao——我的名字拼音——成功打开了它。

我的手指悬在鼠标上,心跳如雷。这里面会是什么石川如何策划窃取我成果的证据还是更多的背叛

点击打开第一个文件,我的呼吸停滞了。

那是我五年来所有作品的原始草图,每一张都被仔细扫描保存,包括日期、时间,甚至我当时喝的咖啡在纸上留下的痕迹。不仅如此,还有我随手在餐巾纸上画的创意,被石川小心翼翼地保存下来。

我继续翻看,发现了更多文件——石川多次准备公开承认我贡献的草稿,但最终都被划掉了。有一份文件特别引人注目,是三年前某个设计论坛的发言稿,上面写着:今天我想介绍我的合作伙伴,真正的天才设计师顾遥…

最后,我点开了一个视频文件,日期是三年前。

顾遥,下周的设计论坛,我想你和我一起去。视频中的石川坐在我对面,表情诚恳。

不,不可能。视频里的我几乎是在尖叫,你知道我不能面对那么多人!

但这是你的作品,你应该得到认可。

我们不是说好了吗你负责所有对外的事情!我的声音颤抖,满是恐惧,如果你反悔,我们就终止合作!

视频到此结束。我呆坐在椅子上,感觉一把无形的刀刺入心脏。这段被我选择性遗忘的记忆,现在清晰得可怕。

石川确实试图给我机会,而我,因为恐惧,亲手关上了那扇门。

我关掉电脑,恍惚地走出办公室。天已经微亮,我站在工作室的窗前,看着城市慢慢苏醒。

我以为自己是受害者,是被背叛的那个。但现在,一个可怕的念头浮现在我脑海:也许,真正背叛自己的人,从一开始就是我自己。

04

心锁解开

我回到简陋的出租屋,浑身湿透,却感觉不到冷。脑子里全是那个加密文件夹里的东西。石川保存我每一张草图的画面挥之不去。那份准备介绍我的发言稿,那段我选择性遗忘的视频,都像针一样扎在我心上。

真正的天才设计师顾遥…

这句话在我脑海中回荡。我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上的裂缝,身体疲惫不堪,大脑却无法停止运转。五年来,我一直把自己当作受害者,认定石川是卑鄙的窃贼,是夺走我荣誉的恶魔。但现在…我不确定了。

那些记录是真的吗还是这一切只是石川更精妙的伪装如果他真的曾经想帮我,为什么现在又说所有的签名、专利、版权,都是我的名字

这种不确定比单纯的仇恨更折磨人。我翻来覆去睡不着,最后决定洗个澡。热水冲在身上,我的思绪却越来越乱。

我需要一个确定的答案。

第二天一早,我给石川发信息说我身体不舒服,不去工作室了。然后蹲在他常去的咖啡馆对面,等他出现。

十点半,石川准时推开工作室的门,朝咖啡馆走去。他今天没穿西装,只是简单的衬衫牛仔裤,看起来疲惫不堪,和昨晚领奖时光彩照人的样子判若两人。

我戴上口罩和帽子,远远地跟在后面。他走进蓝调咖啡,点了杯美式,坐在靠窗的位置。我找了个他看不到的角落坐下,点了杯拿铁,假装看手机。

咖啡馆里人不多,钢琴曲轻轻流淌。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来,落在石川肩上。他望着窗外发呆,时不时看表,似乎在等人。

二十分钟后,一个中年男人走进咖啡馆,和石川拥抱。我认出他是赵明,建筑界的资深评论家,石川的老朋友。

恭喜啊,大设计师。赵明笑着坐下。

石川苦笑着摇头:别提了。

他们说话的声音不大,但这个位置刚好能听到。我低下头,竖起耳朵。

怎么拿了国际大奖还不高兴赵明问。

石川叹了口气,用手指敲着咖啡杯:昨晚顾遥看到颁奖了。

那个从不露面的合伙人他不是社恐吗居然去了颁奖典礼

他躲在角落里。回工作室后…我们吵了一架。石川的声音里充满疲惫,我说了些过分的话。

什么话

我说…所有的签名和版权都是我的名字。石川闭上眼睛,气话,但伤人。

赵明皱眉:你们这样合作多久了五年是时候公开了吧。

石川摇头,声音里满是无奈:我试过多次,每次他都威胁要消失。你不知道他有多固执。他把自己锁在社恐的牢笼里,我怎么拉都拉不出来。他喝了口咖啡,我不能违背他的意愿,也放不下他的才华。

所以你宁愿让他恨你赵明问。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他的才华太惊人,世界应该看到。但他害怕面对任何人,甚至拒绝去看心理医生。石川的声音低沉下来,我找过三个心理医生,约好时间地点,他全都放鸽子。每次公开场合,他都像见了鬼一样逃跑。

那就继续保持现状

现状已经崩溃了。昨天我看到他眼中的恨意…石川用手揉了揉太阳穴,我只是希望他能站出来,得到应有的认可。

我坐在角落,一动不动。咖啡馆的喧嚣仿佛离我很远很远。过去五年的碎片在我脑海中重新拼接,组成了一幅完全不同的画面。

我想起石川曾经在深夜送我回家,因为我在小型会议上恐慌发作;想起他安排的那些心理医生,我全都找借口拒绝;想起每次他提出让我见客户,我都近乎歇斯底里地抗拒。

我一直把石川当作囚禁我才华的人,却从未意识到,真正囚禁我的是我自己根深蒂固的恐惧。

我一直在推卸责任,把失败归咎于外界,却从未正视自己的问题。

从咖啡馆出来,我漫无目的地在街上走着。城市的喧嚣与我内心的平静形成鲜明对比。我抬头看着高楼大厦,忽然有了一种奇怪的感觉——这些建筑物自信地矗立着,展示自己的存在。而我,一个有能力设计它们的人,却一直躲在阴影里。

这一刻,复仇的火焰熄灭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渴望——我想打破这个自我囚禁的牢笼,想让世界看到真正的顾遥。

但我该怎么做五年的逃避让我几乎忘记了如何面对他人,如何站在阳光下。

我拿出手机,手指停在心理医生的电话号码上——石川上个月发给我的,被我忽略的那个。

拨出这个电话,可能比我设计过的任何项目都要困难。我深吸一口气,按下通话键。

当听筒里传来接线员的声音时,我差点挂断。但我强迫自己说出了那句话:我想…预约一次咨询。

05

最后之作

我回到出租屋,将门重重关上,整个人瘫坐在地板上。窗外的雨声淅淅沥沥,像是在嘲笑我的愚蠢。

五年了,我一直把自己当作受害者,把石川视为窃贼。可现在,那个加密文件夹里的内容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不愿面对的真相。

他把自己锁在牢笼里,我怎么拉都拉不出来。

石川在咖啡馆里说的话在我脑海中回荡。我抱着膝盖,蜷缩在角落,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空虚。复仇的火焰熄灭了,留下的只有冰冷的灰烬和对自己的失望。

我到底在害怕什么

这个问题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内心深处的锁。我害怕失败,害怕被评判,害怕站在聚光灯下被人看穿我的不足。所以我宁愿躲在阴影里,让别人替我发声,然后又怨恨那个替我发声的人。

我爬起来,走向设计桌。桌上散落着各种草图和模型,每一张纸上都有我的灵魂印记。我抚摸着它们,突然明白了什么。

如果我继续逃避,我将永远被困在这个自我设计的牢笼里。

我拿出一张全新的图纸,深吸一口气。这一次,我不是为了石川,不是为了复仇,而是为了我自己。为了那个被恐惧囚禁太久的顾遥。

铅笔接触纸面的那一刻,一种奇妙的感觉涌上心头。这次的设计不再是逃避的工具,而是解放的武器。我要创造一个作品,一个能够代表真正的我的作品。

时间在设计中流逝。窗外的雨停了,又下起来,再次停下。我的手没有停过。灵感像决堤的洪水,冲破了长久以来的桎梏。我画了又擦,擦了又画,每一笔都比以往更加大胆,更加自信。

这是一个城市综合体的设计,融合了我过去从未敢尝试的元素。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东方与西方的交融,刚硬与柔软的平衡。它不再是单纯的建筑,而是一个会呼吸的有机体,与周围环境形成完美的共生关系。

当最后一笔落下,天已经亮了。我盯着眼前的作品,心跳加速。这是我创作过的最好的设计,没有之一。它完美地表达了我想说的一切,那些我从未敢大声说出的话。

我将设计扫描进电脑,整理成完整的方案。然后打开邮箱,新建了一封邮件。收件人是石川。

我盯着空白的邮件内容框,手指悬在键盘上。有太多话想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最终,我只打了一句话:

最后一次,用你的名字。

附上文件,点击发送。这封邮件承载了太多——对过去的告别,对未来的期待,对石川的复杂情感,以及对自己的一个承诺。

发完邮件,我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多年来第一次,我感到了一种奇怪的平静。无论接下来发生什么,我都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石川的反应比我想象的快。不到一小时,我的手机就响了。是他的短信。

收到了。这是你最好的作品。

短暂的停顿后,又一条信息进来:

你确定要这样做吗

我没有回复。因为我自己也不确定接下来该怎么做。我只知道,我不能再躲了。

下午,我收到了设计界内部通讯。年度设计展览会将在两周后举行,石川作为压轴设计师,将展示他的突破性新作。业内人士纷纷猜测,这位天才设计师是否能再次超越自己。

我关掉通讯,手指不自觉地敲打着桌面。两周后,我的作品将以石川的名义展出。这是我们最后一次的合作,也是我们关系的终结。

但之后呢我该如何面对那个我逃避了一生的世界

我拿起手机,翻到石川上个月发给我的那个心理医生的号码。拨打这个电话比设计任何一个项目都要困难。我的手指颤抖着,几乎按不准数字。

电话接通了,我的喉咙像被什么东西堵住。

您好,这里是林医生的诊所。温和的女声从听筒传来。

我闭上眼睛,强迫自己开口:我…我想预约一次咨询。

06

舞台边缘

我站在展览会场的后门,手掌贴着冰冷的金属把手,却迟迟没有推开。里面传来的人声鼎沸让我的心跳加速,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今天是年度设计展览会,业界最盛大的活动,也是我和石川关系的终结点。

深吸一口气,我轻轻推开门缝,偷偷往里看。会场内人山人海,比我想象中还要拥挤。媒体记者的长枪短炮对准舞台,业内大佬们三三两两地交谈着,空气中充满了期待与竞争的气息。所有人都在等待压轴出场的石川,等待他展示那个突破性新作——我的作品。

我的喉咙发紧,手心冒汗,熟悉的恐慌感如潮水般涌来。几乎是条件反射地,我想要转身逃走。但这次,我强迫自己站在原地。不能再逃了,我对自己说,至少要看到最后。

会场另一端的后台,石川正对着镜子整理领带。他穿着定制西装,表面上光鲜亮丽,但我能从镜中看到他眼中的不安。助理在一旁念着流程表,他却心不在焉,目光不断往后台入口瞟去。

石川先生,五分钟后上台,您准备好了吗助理问道。

石川点点头,但手指不停地敲打着桌面。我知道他在想什么——他在等我。自从我发了那封最后一次,用你的名字的邮件后,我们就再没联系过。但我们都清楚,今天是决定性的一天。

主持人的声音通过音响传来:下面有请本届展览会的压轴嘉宾,被誉为当代建筑设计界新星的石川诚先生!

掌声雷动。石川深吸一口气,走上舞台。聚光灯打在他身上,他的影子被拉得很长。我躲在后门的阴影处,紧张得几乎要窒息。

石川站在话筒前,环顾全场。往常这时候,他会露出那种迷人的微笑,开始他准备好的完美演讲。但今天,他的表情异常严肃。

谢谢大家。他的声音有些颤抖,今天,在展示这个作品前,我有一个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全场安静下来,人们交换着疑惑的眼神。这不在预期中。石川从不偏离剧本,他的每一次公开亮相都经过精心设计。

五年前,石川继续说道,声音逐渐坚定,我遇到了一个人,他改变了我的生活,也改变了我的事业。

我的心跳几乎停止。他要做什么难道他真的要…

在座的各位认识的'石川',其实是两个人的共同体。他的声音回荡在寂静的会场,我只是那个站在台前的人,而真正的创意天才,那个设计出所有作品的人,叫顾遥。

全场瞬间哗然。有人惊呼,有人站起来,媒体区的闪光灯疯狂闪烁。我站在后门,感觉膝盖发软,几乎站不住。

五年前,我们有一个约定。石川的声音压过嘈杂,他负责设计,我负责对外交流和销售。收益我们平分,荣誉也应该平分。但我被虚荣心吞噬,逐渐将他的贡献据为己有。今天展出的这个作品,是他独立完成的最后之作,也是他给我的最后一个机会——让我选择继续欺骗,还是说出真相。

石川的眼神在人群中搜寻,像是在寻找什么人:顾遥有严重的社交恐惧症,他无法面对公众,所以我们有了最初的合作。但这不该成为我掩盖真相的借口。过去五年获得的所有荣誉,应该属于他,属于顾遥。

会场彻底失控了。人们站起来互相交谈,有人愤怒地指责石川欺骗公众,有人质疑这是否是一场营销噱头。记者争先恐后地拍照,问题像子弹一样射向石川:那个顾遥在哪里他真的存在吗有什么证据证明你说的是真的

石川站在聚光灯下,面对质疑的声浪,看起来异常孤独。我靠在后门上,双腿发软,心跳如雷。他真的做了。他真的公开承认了一切。那个我以为会永远窃取我荣誉的人,此刻正承受着公众的愤怒和指责,为我争取属于我的认可。

就在这时,石川的目光越过嘈杂的人群,穿过半个会场,与我在后门处的视线相遇。他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几乎难以察觉的微笑,眼中既有解脱,又有询问——接下来,该你了。

我的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五年来第一次,我感到两条路摆在我面前:继续躲在阴影里,让石川一个人承受一切;或者踏出那一步,走向聚光灯下,接受属于我的荣誉和责任。

我握紧拳头,深吸一口气,向那扇将我与世界分隔的门伸出了手。



data-fanqie-type=pay_tag>



07

真相大白

我站在展览会场的后门,手心冒汗,手指紧握门把手。石川的声音通过会场音响传来,每一个字都像重锤砸在我心口:而真正的创意天才,那个设计出所有作品的人,叫顾遥。

全场瞬间哗然。人声鼎沸中夹杂着质疑、惊讶和愤怒。我的心跳加速到几乎无法呼吸的程度,熟悉的恐慌感如潮水般袭来。

那个顾遥在哪里

他真的存在吗

有什么证据证明你说的是真的

记者们的问题像子弹一样射向台上孤独的石川。我看着他站在聚光灯下承受一切,忽然觉得五年来的怨恨变得可笑而遥远。石川的目光越过嘈杂的人群,与我在后门处的视线相遇。他嘴角微微上扬,眼神中有解脱,也有询问——接下来,该你了。

我咬紧牙关,推开了那扇将我与世界隔开的门。

刺眼的灯光让我瞬间晕眩。脚下的地板像是在晃动,我感觉自己在漂浮。会场里的声音突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全部转向了我。那种感觉无法形容——像是被扒光了衣服站在寒风中,每一双眼睛都是一把解剖刀,要把我切开检查。

喉咙发紧,胸口剧烈起伏,我几乎想要转身逃跑。但内心深处,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在支撑着我。五年的逃避,该结束了。

我迈出第一步,感觉像是踩在了刀尖上。第二步,第三步……每走一步,恐惧就减轻一分。我穿过惊讶的人群,目光锁定在台上的石川。

石川的眼神让我停住了脚步。那不是我想象中的嘲讽或看热闹,而是一种复杂到难以言喻的眼神——有鼓励,有欣慰,甚至带着一丝乞求。仿佛他在说:我已经走到这一步了,请不要让我一个人承担这一切。

这个眼神给了我前所未有的勇气。我深吸一口气,继续向舞台走去。每一步都像是一次小小的胜利,每一步都让我离那个囚禁自己多年的牢笼更远一些。

登上舞台的那一刻,聚光灯直射我的眼睛,让我短暂失明。我站到石川身边,面对无数质疑和好奇的目光。麦克风就在我面前,等待着我开口。

我……声音卡在喉咙里,几乎发不出来。我感觉到自己在颤抖,汗水顺着背脊流下。深呼吸,再试一次。石川说的是真的。

我的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但每一个字都无比清晰坚定:过去五年的作品,创意和设计,都来自我。但这,不是石川的错。

台下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在等我继续说下去。

我有严重的社交恐惧症。我直视前方,不敢与任何一个具体的人对视,站在这里对我而言,比设计任何一个建筑都要困难。我害怕公开场合,害怕被评判,害怕失败。是我主动选择让石川成为我的'面具',因为我不敢面对你们——这个世界。

我感觉石川在我身边轻轻点头。

我们有约定——平分收益和荣誉。但随着石川名气越来越大,我开始嫉妒,开始愤怒。我忘记了最初是我自己选择了躲藏。我一直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却从未勇敢地面对自己的恐惧。

台下的质疑声渐渐平息,人们开始专注地听我说话。

这不是一个单纯的骗局故事。这是两个人各自的软弱和错误交织在一起的结果。我们都有责任。

石川上前一步,接过话题:我必须承认,随着名气增长,虚荣心让我迷失了。我开始享受别人的赞美,享受站在聚光灯下的感觉。我曾试图帮助顾遥走出来,但每次他的恐惧都让这些尝试失败。最终,我选择了继续这个谎言。为此,我向顾遥道歉,也向各位道歉。

我们站在台上,不是互相指责,而是共同面对,共同承担。台下的人群开始交头接耳,我能感觉到气氛在变化——从愤怒质疑到若有所思。

一位年长的评论家站起来问道:所以,今天的新作品,是谁的作品

是我的。我回答,发现自己的声音不再颤抖,这是我最后一次以石川的名义创作的作品。

我看向石川,他微微点头,鼓励我继续。

深吸一口气,我抬起头,声音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力量:今天,我站在这里,不是为了指责任何人,而是为了解放自己。我,顾遥,是这些作品的创造者,今后,也将以自己的名义,继续创作。

石川伸出手,真诚地说:而我,将退回到我真正擅长的位置——做一个优秀的推广者和管理者,而不是冒充创意天才。

我们在台上握手,台下响起了掌声,不是轰鸣的赞美,而是理解和尊重的掌声。这一刻,我感到一种奇怪的解脱感,仿佛多年的枷锁终于被打开。

掌声渐渐平息后,一位记者问道:顾先生,您能介绍一下这个新作品吗既然这是您以自己名义的第一个作品,它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我看着大屏幕上展示的设计图,那个我倾注了全部心血的作品。站在聚光灯下解释自己的创作,这是我五年前连想都不敢想的事。但此刻,我竟然期待着开口。

这个设计叫'破茧'。我说,目光第一次直视台下的观众。

08

自由之路

展览会结束,人群散去,整个展厅空荡荡的。我和石川坐在舞台边缘,脚悬在半空中,像两个做完恶作剧的孩子。疲惫感席卷全身,但内心却出奇地平静。

你还好吗石川打破沉默,声音里有担忧也有释然。

不知道。我望着空荡的展厅,灯光已经调暗,只剩应急指示灯散发着微弱的绿光。感觉像做了一场梦,但醒来发现一切都变了。

石川笑了:你的演讲很棒。看到那些记者的表情了吗尤其是那个总说我是'天才设计师'的李记者,下巴都快掉下来了。

别提了,我揉了揉酸痛的脸颊,我感觉我的肌肉都僵硬了,一直强迫自己保持微笑。

至少比我好,石川耸耸肩,我已经准备好接受口水攻击了。明天的头条肯定是'著名设计师五年骗局曝光'。

我们相视一笑,笑声在空荡的展厅回荡。笑过之后,我们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你知道吗,我突然说,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你今天突然决定说出真相

石川转向我,表情变得严肃:那封匿名邮件。当我收到它,我就知道你已经准备好了。

什么匿名邮件我皱眉。

三天前,我收到一封没署名的邮件,里面只有一句话:'他已经准备好了,是时候结束这场骗局了'。我以为是你发的。

我摇了摇头:不是我。

我们对视一眼,突然明白了什么。

赵明!我们异口同声地说。

石川拍了拍大腿:一定是他!那个老狐狸,他一直都知道。

我想起了那天在咖啡馆,石川和赵明的对话。这位资深评论家,我们共同的朋友,见证了我们五年的纠结与挣扎,最终用这种方式推了我们一把。

看来我们欠他一顿饭。我说。

不,石川伸了个懒腰,我们欠他一整个工作室的设计。

---

一年后的春天,我站在城市艺术中心的讲台上,面对台下一百多名听众,讲解我的最新设计理念。我的手还是会微微颤抖,声音偶尔会卡壳,但那种让我窒息的恐惧不再是无法逾越的障碍。

建筑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构造,更是人类情感的具象化。我指着大屏幕上的3D模型,这个社区中心的设计灵感来自于'连接'这一概念——人与人的连接,过去与未来的连接,自然与城市的连接。

台下有掌声,有点头,也有人皱眉思考。这一切都很好,因为我终于不再害怕被评判,不再惧怕站在光线下。

讲座结束后,石川在后台等我,递给我一瓶水。他现在是顾石设计工作室的商业总监,负责市场推广和运营管理。我们找到了各自最适合的位置——我专注于创意设计,他负责对外交流和商业拓展。

下周的采访安排好了,他翻看手机日历,《建筑家》杂志,主编亲自来,看来你真的火了,顾设计师。

少来,我喝了口水,抹了把脸上的汗,要不是你那套营销策略,哪会有这么多关注。

石川露出他标志性的自信微笑:那是自然,我可擅长这个了。不过,没有好的作品,任何营销都是空壳。

---

《建筑家》的专访在阳光充足的工作室进行。记者是个三十出头的女性,眼神犀利但友善。

顾先生,经历了去年的'真相风暴',现在回头看,您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我看了看窗外,阳光洒在设计桌上一排新模型上。

我明白了,真正的天才不仅是拥有才华,更是有勇气展示它。我回答,我们常常责怪外界不理解自己,却忘了最大的阻碍往往来自内心。

记者点点头,又问:您是否怪石川曾经占用您的荣誉

我望向不远处正在和助理讨论方案的石川,摇了摇头:我们都是囚徒。他被困在虚假的荣誉里,我被困在自设的阴影中。真相,让我们都获得了自由。

采访结束时,记者向我伸出手:顾先生,说实话,我一开始以为你们的故事是精心设计的营销手段。但今天见到你们,我相信这是真实的。谢谢你的分享。

送走记者后,石川走过来,手里拿着两杯咖啡。

你知道吗,他递给我一杯,今天早上赵明给我打电话,说我们的改变让他感到骄傲。

老狐狸。我笑着摇头,没有他那封匿名邮件,我们可能还在原地踏步。

我们站在工作室的落地窗前,阳光洒在顾石设计的门牌上。五年的谎言,一年的重建,我们找到了各自的位置,也找到了彼此的价值。

你知道我最近在想什么吗石川突然说。

什么

我在想,如果我们能把这段经历写成一本书,会不会畅销

我差点把咖啡喷出来:你认真的

为什么不呢石川神秘地笑了,想象一下,《面具下的天才》,副标题'一个设计师的自我救赎之路',怎么样

你疯了吗我瞪大眼睛,谁会看这种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