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到了地方之后,田翠云、苏建国和何大娘立刻就忙活起来,准备着各种吃食。
而陈松和李木匠也没闲着,在原来的小木屋的旁边,紧挨着搭建起第二个木屋。
因为火烧豆腐脑这种小吃,需要用到的工具很多,原来那个小木屋在摆上饭包和烤地瓜的用具之后,已经很拥挤了。
所以陈松必须扩大小吃摊的规模了!
由于之前有了搭建木屋的经验,这次他们的速度增加了很多。
田翠云看着陈松累得满头大汗的样子,很像上去帮他擦擦汗,但因为苏建国就在旁边,她不好意思就这么明着动手。
终于等到苏建国去后山打水,何大娘在厨房里忙活着的时候,她走到陈松身边,从兜里掏出一块洁白的小手绢,伸手朝着陈松的额头上抹去:松哥,我帮你擦擦汗。
陈松吓了一跳,脑袋条件反射性的战术后仰,这才发现田翠云是要帮自己擦汗。
他看了看田翠云那块洁白的手绢,不好意思地说道:不用了,我自己来就行。
他抬起衣袖,在自己额头上胡乱蹭了几下,就又低头忙碌起来。
田翠云失望地噘起嘴,气呼呼地跺了跺脚,又回到自己的摊位上忙碌起来。
陈松一边帮李木匠一起搭建木屋,一边盘算着火烧豆腐脑的定价问题。
制作豆腐脑,除了用到大豆和水之外,还需要用到凝固剂。一般的凝固剂有三种:食用石膏、内酯、卤水。
另外还有白醋、酸浆、泡菜水、柠檬汁等其他的凝固剂。
那些小众的凝固剂比较少见,而且会影响豆腐脑的口感,直接略过。
食用石膏的价格比较稳定,而且便宜。
卤水的价格根据品牌和规格的不同,价格浮动的比较剧烈。
内酯的价格太贵,而且在这个时代很难买到。
综合考虑下来,陈松选择的是食用石膏这种传统的凝固剂。
其他的材料,比如水、木柴之类的东西,都是就地取材,根本没有成本。
豆浆这东西,只要一小堆大豆就能磨出很多豆浆。
所以综合计算下来,一碗豆腐脑的成本大概是3分钱左右。
陈松给它定价1毛钱一碗。
烧饼,因为不是纯粹的面粉,其中夹杂了一些杂粮面,所以成本大概是3分钱左右,陈松也是定价1毛钱一个!
茶叶蛋,加上鸡蛋、各种调料的成本之后,大约也是3分钱一个,陈松也是定价1毛钱一个!
不管是豆腐脑、烧饼还是茶叶蛋,每个利润率都能达到200%还多!
苏建国打水回来了,突然想起一事,问道:对了,姐夫,有些顾客问咱们能不能早上也出摊啊他们想早饭也买咱们的东西吃。
陈松考虑了一下,摇了摇头。
人们为了省钱,绝大多数都是在自己家里吃过早饭再出来上工。
有些家庭条件困难的人,甚至都根本不吃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