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阁 > 仙侠小说 > 盗忆者说 > 第一章


第一章:陌生的自己

李明站在镜子前,皱着眉头看着镜中的陌生人。这是他搬进新公寓的第三天,也是他发现自己记忆出现断层的第三天。

你是谁他喃喃自语,手指轻触着镜面。镜中人眉头紧锁,眼神迷茫,与他记忆中的自己截然不同。

李明是一名普通的公司职员,三天前醒来时,发现床头柜上放着一张陌生女人的照片,照片背面写着对不起。他的钱包里有一张不属于自己的身份证,上面的名字是张伟,还有五万元现金。更奇怪的是,他的手机通讯录里全是陌生号码,没有任何家人或朋友的联系方式。

一定是有人恶作剧。李明试图说服自己,但内心深处的不安挥之不去。

他尝试联系前房东,却被告知这套公寓已经空置了半年。他翻遍整个房间,没有找到任何能证明自己身份的文件。唯一线索是电脑桌上的工作邮箱,收件箱里堆满了未读邮件,发件人显示是张伟。

邮件内容大多是日常工作交流,但有一封日期为一个月前的邮件引起了他的注意:项目进展顺利,但我感觉有人在监视我。如果你收到这封邮件,请立刻销毁所有证据,离开这座城市。

李明心跳加速,他开始在网上搜索张伟的名字,却只找到一些无关信息。他试图回忆过去,但脑海中一片空白,仿佛有人删除了他的人生记忆。

我到底是谁李明望着窗外的城市夜景,感到一阵眩晕。

第二章:神秘女子

第四天清晨,门铃响起。李明打开门,看到一位面容憔悴的女子站在门外。

你好,我是林小雨。她犹豫片刻后说道,我找张伟。

李明警惕地看着她:我不认识什么张伟。

请给我两分钟。林小雨眼中含泪,这关系到一条人命。

在李明的犹豫中,林小雨走进了房间。她环顾四周,似乎在寻找什么。

他没告诉你吗她低声问,关于记忆移植的事

李明感到一阵寒意:什么是记忆移植

天台见。林小雨放下一个U盘,转身离去。

李明站在阳台上,看着林小雨走向对面大楼的天台。犹豫再三,他跟了上去。

张伟是个天才医生。林小雨背对着李明,声音有些颤抖,他研发了记忆移植技术,可以将一个人的记忆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

为什么告诉我这些

因为他是被谋杀的。林小雨转过身,眼中满是恐惧,而下一个目标是你。

李明感到一阵头痛,碎片般的记忆闪现:实验室里的白光、手术台上的身影、某种仪器的滴滴声...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李明后退一步。

看看这个。林小雨拿出手机,播放了一段视频。视频中,一个与李明相貌相似的男人正在接受手术,旁边站着一位穿白大褂的医生。

那是三年前的张伟,也是你。林小雨说,记忆移植技术还不成熟,每次移植只能维持三个月。之后,原主的记忆会逐渐消失,而你的记忆会被覆盖。

李明感到一阵眩晕:所以...我现在是张伟

不,不完全是。林小雨摇头,你是张伟的第七次实验体。真正的张伟已经死了,而你,曾经是李明,现在成了他记忆的容器。

第三章:真相浮出

回到公寓,李明将U盘插入电脑。里面是一份详细的研究报告和一段录音。

录音中,一个男人声音激动地说:这太危险了!你不能把别人的记忆移植到陌生人身上!

回应他的是冷静的声音:这是医学突破。想象一下,那些失忆症患者、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他们可以通过记忆移植重获新生。

但你不能偷别人的记忆!这是违法的!

录音戛然而止。

李明继续阅读报告,发现这项技术仍处于实验阶段,但已取得惊人成果。记忆可以像数据一样提取、存储并植入他人脑中,持续时间大约三个月,之后原记忆会逐渐恢复,新植入的记忆会消失。

所以张伟利用这项技术,将患者的记忆植入他人身上,以此牟利。李明喃喃自语。

报告中提到,张伟需要宿主来承载记忆。宿主通常是没有身份的流浪汉或被洗脑的志愿者。但最近几例实验中,宿主都莫名死亡,死因是心脏骤停。

李明想起自己搬进新公寓前模糊的记忆片段:一个昏暗的地下室,一张陌生的病床,以及植入记忆时的刺痛感。

门铃再次响起。这次是警察。

李先生,我们是来通知您,您的前室友张伟涉嫌非法医疗活动,已在上周死亡。警官严肃地说,您是否认识这个人

李明接过照片,上面是张伟的证件照,与他有七分相似。

不,我不认识他。李明撒谎道。

警官离开后,李明立即收拾行李准备离开。但当他打开门,林小雨正站在走廊尽头。

你不能走。她说,他们已经找到你了。



张伟的同伙。他们需要新的宿主,而你是最完美的选择。

第四章:追捕与逃亡

李明和林小雨决定前往市立医院寻找证据。据说那里有一位神经科主任王教授,是记忆移植技术的创始人,也是张伟的导师。

王教授可能知道真相。林小雨说。

路上,李明向林小雨了解更多情况。原来林小雨是王教授的女儿,也是最早参与记忆移植研究的人员之一。她发现父亲和张伟的非法实验后,决定调查真相。



data-fanqie-type=pay_tag>



记忆移植不仅仅是复制粘贴那么简单。林小雨解释道,植入的记忆会影响人的性格和行为。这就是为什么张伟需要不断更换宿主——原主人的意识会逐渐反抗。

李明回想起这几天自己的情绪波动和头痛,突然意识到这不是普通的适应过程,而是两个意识在争夺主导权。

我们必须在天黑前到达医院。林小雨焦急地说,今晚是月圆之夜,他们的监控系统会有漏洞。

医院比想象中容易潜入。林小雨展示了她作为研究员的身份卡,顺利通过了安检。他们乘电梯来到地下二层,这里明显比楼上冷清许多。

这里是废弃的实验室。林小雨低声说,张伟和王教授在这里进行早期实验。

走廊尽头的办公室亮着灯。林小雨小心地推开门,发现里面空无一人,但电脑屏幕还亮着。

快看!她指向屏幕,上面是实时监控画面,显示十几名被绑在手术台上的宿主,他们的大脑都连接着奇怪的设备。

他们在准备新的实验。林小雨惊恐地说,而且不止张伟一个人,王教授也在。

突然,警报声响起。走廊尽头出现了几个持枪男子。

快跑!林小雨拉着李明冲向安全出口。

身后传来追击声。他们跑下楼梯,拐进一条狭窄的服务通道。李明感到头痛欲裂,熟悉的碎片记忆再次闪现:实验室、手术台、王教授的脸...

停下来!林小雨突然停下脚步,你还好吗

李明双手抱头,跪倒在地:我的头...好像有两个声音在说话...

是原主意识在抵抗。林小雨扶起他,我们必须加快速度。

他们终于找到了一部备用电梯。电梯下降时,李明眼前闪过一段清晰记忆:王教授在给张伟注射某种药物,张伟痛苦地蜷缩着。

那是什么李明喘息着问。

强化剂。林小雨神色凝重,可以让记忆移植更稳定,但副作用很大。张伟已经注射好几次了。

电梯门打开,外面是一条通往地下车库的走廊。他们刚跑出电梯,就看到前方有两名持枪男子。

交出记忆芯片!其中一人喊道。

李明和林小雨背靠背站着,进退两难。

别怕。李明突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勇气,我会保护你。

这句话让他和林小雨都愣住了。李明意识到,这不是他自己的声音,而是张伟的记忆在主导。

第五章:记忆之战

两名持枪男子慢慢逼近。李明感到体内有两种意识在激烈交锋:一种是张伟的记忆,告诉他如何应对;另一种是李明残存的自我,感到恐惧和困惑。

别反抗了,让我们帮你完成最后一次移植。其中一人说,否则你会像之前的人一样死去。

李明本能地举起双手:我配合,但你们得保证她的安全。

林小雨惊恐地看着李明,意识到张伟的记忆正在完全控制他。

不要相信他!她大喊,他在利用你!

持枪男子冷笑:已经太迟了。他的意识已经被覆盖。

就在这时,整个车库的灯光突然熄灭。黑暗中,林小雨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型电磁脉冲装置,朝男子们扔去。设备爆炸产生强电磁脉冲,持枪男子的武器和通讯设备瞬间失效。

趁着混乱,林小雨拉着李明冲向自己的车。他们跳上车,林小雨迅速启动引擎。

你还好吗她紧张地问。

李明困惑地看着她:你是谁为什么我会在这里

林小雨惊讶地眨了眨眼:什么你又在抗拒了

车窗外,警笛声呼啸而来。林小雨转向另一条路:我们必须甩掉他们,然后去医院找王教授。只有他能帮你。

车子在城市中穿梭,李明感到头痛欲裂。两种记忆在脑海中交织:李明的人生片段和张伟的实验记忆不断闪现。

我们必须做点什么。李明咬牙道,我不想成为任何人的实验品。

那就帮我找到证据,揭露这一切。林小雨说,王教授可能已经后悔了,他需要你的帮助。

车灯照亮了前方的道路,李明突然有了决定:停车。

什么我们不能停车!林小雨惊慌道。

相信我。李明坚定地说,我有个计划。

车停在一条偏僻的街道上。李明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集中精神。两种记忆在脑海中交织,他感到自己在学习如何控制它们。

我能感觉到他们。李明睁开眼睛,瞳孔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张伟的记忆在寻找出口,而我的意识在抵抗。但我可以引导它。

林小雨惊讶地看着他:你怎么做到的

我不确定。李明诚实地说,但我想我们可以谈判。

李明闭上眼睛,集中精神,与脑海中的另一个意识对话。奇迹般地,他感到某种回应。

他想知道真相。李明睁开眼睛,声音中混杂着两种语调,他想结束这一切。

林小雨震惊地看着他:这不可能...你真的能与他沟通

是的。李明点头,他说他厌倦了被利用,也厌倦了不断更换宿主。他想结束这项研究,但不知道怎么做。

李明再次闭上眼睛,与张伟的记忆深入交流。几分钟后,他睁开眼睛,脸上露出释然的表情。

他说他会配合,但条件是保证他的安全,并停止所有相关研究。

林小雨握住李明的手:这是个开始。现在我们需要去王教授那里。

第六章:最后的真相

王教授的怀表在解剖台上滴答作响,黄铜表盖内侧刻着令人战栗的文字:记忆是最完美的可再生资源。当李明掀开防辐射铅板时,冷冻舱里漂浮的十二具躯体让他想起海鲜市场的泡沫箱。

实验日志的钢笔字迹突然开始扭曲,墨水在纸面爬行成蛇形。李明发现这些字迹与林小雨的笔迹完全一致,而最后一页的墨迹未干处残留着皮屑——那是三天前还死于器官衰竭的实习生小吴的DNA序列。

你以为自己是谁的救世主王教授突然扯掉假发,露出布满手术疤痕的头皮,当年张伟给我注射初代记忆原浆时,你的母亲正在隔壁病房接受阿尔茨海默治疗!

李明的太阳穴突突跳动,芯片过载产生的静电让解剖台的无影灯频闪。在明暗交替的间隙,他看见王教授的虹膜里闪烁着数据流——那些金色光斑正与自己后颈的芯片产生共振。

医院比想象中安静。李明和林小雨悄悄潜入王教授的办公室,发现桌上有一份完整的实验记录。

这是...李明翻阅着文件。

王教授的实验日志。林小雨说,记录了每一次记忆移植的详细信息。

李明快速浏览着记录,发现实验始于五年前,目的是治疗晚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但随着研究深入,王教授和张伟渐渐走偏,开始将健康人的记忆移植到他人身上,以此牟取暴利。

他们发现了记忆的'备份'能力。李明震惊地说,健康人的记忆可以作为'备份'存储,然后植入到患病者大脑中。但这意味着原主人的记忆会被覆盖。

林小雨点头:这就是为什么需要不断寻找新宿主。每次移植后,原主人的意识会逐渐恢复,导致排斥反应。

李明继续翻阅文件,突然发现一个熟悉的名字:林小雨。

等等,这里有你的名字。李明指着文件,你也是实验对象

林小雨脸色苍白:不...这是不可能的。

文件记载,林小雨是王教授最优秀的学生,也是记忆移植技术的共同发明者。但在一次实验中,她发现了项目的真正目的,试图阻止却被下药失去记忆。王教授和张伟伪造了她的死亡,让她消失。

他们利用了我。林小雨颤抖着说,我设计的系统被用来实施这些非法实验。

李明合上文件:我们得去找王教授。

他们来到地下实验室,发现大部分区域已经废弃,只有最里面的手术室还在使用。透过门缝,他们看到王教授正在为一位年轻人做记忆移植。

最后一次了。王教授对助手说,张伟已经不在了,这是最后一批'备份'。

李明和林小雨悄悄进入房间。王教授看到他们,先是一惊,随后露出惊讶的表情:李明你怎么会...

我们都知道了。李明平静地说,包括张伟的死,以及你利用我妹妹的事实。

王教授脸色变得阴沉:你不明白这项技术的潜力。我们可以治愈无数疾病,延长人类寿命。只是方法有些激进而已。

通过摧毁无辜者的生活林小雨愤怒地说。

王教授叹息:我只是想完成我学生的遗愿。张伟相信这是医学的进步,只是方法不对。

李明向前一步:那我的记忆呢我以后会怎样

王教授看着李明,眼中闪过一丝怜悯:你的记忆很特别。张伟选择了你,因为你的记忆结构特殊,可以完美接收其他记忆而不排斥。但每次移植后,原主人的意识会逐渐恢复,导致排斥反应。这就是为什么张伟需要不断更换宿主。

所以我在张伟的第七次实验中,对吗李明问道,我将成为第七个牺牲品。

不。王教授摇头,如果你同意,我们可以完成一次完美的移植。张伟的完整记忆,加上你的稳定意识,这将是一个突破。

李明和林小雨交换了一个眼神。

有什么条件李明问。

你需要配合我们的研究,完成最后一步。王教授说,然后你可以自由选择你的未来。

李明思考片刻,做出决定:我答应你,但有一个条件:你必须停止所有实验,并销毁所有相关技术。

王教授沉默良久,最终点头:我答应你。

咖啡杯底沉淀着记忆晶片残渣,李明用指尖摩挲着杯沿的刻痕。昨夜清洗衬衫时发现的微型定位器,此刻正在口袋里发烫。

林小雨接电话时瞳孔突然收缩,她转身时发丝间飘落的银色碎屑,在阳光下显露出纳米机器人的特征。当她说公司新研发的脑波增强剂时,李明注意到她左手无名指戴着本该在张伟尸体上的钛合金尾戒。

玻璃幕墙外,第18号实验体的寻人启事正在电子屏上循环播放。李明举起咖啡杯,看着自己的倒影与王教授的怀表商标重叠——那个衔尾蛇标志的鳞片刻度,正与芯片脉冲频率完全吻合。

暴雨突至时,李明发现咖啡馆的自动门每次开合都会留下0.3秒的记忆断层。当他数到第十七次开门时,门外站着穿白大褂的林小雨,雨水正顺着她的发梢滴落,在地面汇成救救我们的血字图案。

六个月后,市中心的一家咖啡馆。

李明坐在窗边,望着繁忙的街道。他已经完全恢复了李明的记忆,同时也保留了张伟的部分专业知识和观察力。这种混合意识让他对世界有了全新的理解。

林小雨端着两杯咖啡走来,坐在他对面。

研究进展如何李明问。

很好。林小雨微笑道,我成立了一家新公司,专注于安全合法的神经科学研究。王教授也加入了我们,他承诺放弃过去的一切。

你确定他能改过自新

时间会证明一切。林小雨耸耸肩,至少他签了法律协议,放弃了所有专利和技术。

李明点点头,喝了一口咖啡:你相信记忆移植有一天会成为合法医疗手段吗

也许,但必须在严格监管下。林小雨认真地说,技术本身没有善恶,关键在于使用它的人。

李明思索着,望向窗外:我有时仍会感到困惑,不确定哪些是李明的记忆,哪些是张伟的。

这很正常。林小雨安慰道,你们的意识已经融合。这不是简单的记忆移植,而是意识的交流与融合。

你觉得我们会找到其他'宿主'吗李明问。

林小雨沉默片刻:有些人已经开始了新生活。重要的是给他们选择的机会,而不是被当作实验品。

李明握住林小雨的手:谢谢你帮我找回了自己。

不,应该是我谢谢你。林小雨微笑道,是你让我看到了技术的另一面,不只是冰冷的实验和数据,还有人性。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们身上,咖啡馆里播放着轻柔的音乐。李明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和满足。他不再是张伟的容器,也不再是失去记忆的李明。他是全新的自己,一个融合了两种记忆和经历的独特个体。

在这个充满可能性的世界里,记忆不再只是过去的记录,而是通向未来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