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流筝从未见过如此强买强卖的人。
她深吸一口气,美目染怒,“谢先生,我们…”
“嗯?小流筝不满意吗?”
谢青岑倏然凑近,墨色的眼眸含着淡笑,嗓音低沉磁性,透露着一股危险邪肆的意味。
阮流筝心口一颤。
她闭了闭眼,不自然地别过头,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显得平静,“谢青岑,这是我最大的让步了。”
谢青岑挑眉,施施然站直了身子,没在逼迫阮流筝。
阮流筝紧绷的心弦陡然一松,连忙后退两步,远离谢青岑,呼吸略有些急促。
谢青岑站在原地,静静地看着她,唇角勾起一抹浅薄的弧度。
“小流筝,我给你时间,但是我不是一个耐心的人。所以希望你不要让我等太久。”
他抬手拨弄了下阮流筝殷红似血的耳垂,嗓音含笑,“我去给你拿宵夜,不许关门!”
说完,他转身往自己家走去。
阮流筝望着他的背影,掌心慢慢收紧,胸口隐隐涌现一股深深的名为无力感的东西。
时而温柔,时而强势,时而君子谦谦,她究竟是惹了一个什么样的人。
她总觉得自己正被一张大网笼罩,并且有越陷越深的趋势。
事情,愈发不可控了。
阮流筝头痛捂额。
……
翌日,早上八点。
阮流筝将儿子送到幼儿园,又和他的班主任简单地聊了两句后,就转身去了索梵。
她没有直接就去设计部,而是乘电梯去了罗森特的办公室。
那里,罗森特请的律师早已等候多时。
“这是索梵的法律顾问,也是博华律所的创始人,陆鸣陆律师。”
阮流筝一进来,罗森特便起身对她介绍说。
阮流筝点头,眼神却落到了罗森特身边的那个戴着眼镜,一身斯文气质的男人身上。
陆鸣长相普通,可细长的眼睛却透露出一股精明。
阮流筝打量他的同时,他也同样在打量阮流筝。
他和罗森特是莫逆之交,虽然认识的时间不算长,但感情却十分深厚。
不然,他今天也不会出现在这里。
毕竟,身为一个律师,谁也不会冒着得罪傅氏的风险,接下这样一个一听就是毫无胜算的案子。
不管案子最后的结果如何,对律师本人来说,都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早就从罗森特口中听说过阮小姐,今日终于有幸得见,幸会!”
陆鸣率先打破静谧的气氛,礼貌地伸出手,笑着说。
阮流筝微微一笑,亦伸出手,和陆鸣短暂地握了下,说,“你好,陆律师。我的事情,还要麻烦你了。”
“阮小姐客气了,这是我身为律师的职责。”
说完,陆鸣拿出昨夜整理出来的文件,开始和阮流筝分析案件的利弊。
并且询问阮流筝对此次案件的基本诉求。
半个小时后,陆鸣收起茶几上的文件夹,朝阮流筝点点头,开口说,“阮小姐,如果你这边没什么问题的话,那我们律所这里就正式向法院递交材料,准备诉讼了。”
阮流筝颔首,收起属于自己的那份协议,看向陆鸣,“嗯。”
“但阮小姐,我需要你提前做好心理准备。这个案子的结果…”
“陆律师放心,我都知道的。”
阮流筝微微敛眉,低声说。
心情不免有些沉重。
傅氏盘亘在云城已久,她现在无权无势,和傅氏作对,简直如同蜉蝣撼树。
可不试试的话,恐怕就连这丝渺茫的希望都没有了。
看着阮流筝失魂落魄的模样,罗森特微微拧眉,对陆鸣说,“就没有其他的办法,能让流筝绝对胜诉吗?”
陆鸣抿唇,沉思了几秒,竟真的点了点头,语气肯定,“有!若是能请动君泽律所的那位大人物,阮小姐绝对能以绝对的优势胜诉,案子的结果也会没有任何悬念!”
阮流筝微微一怔,“君泽?”
陆鸣点头,“君泽律所是前几个月搬来的云城,在它来之前,就曾打赢过国际几个著名的案件,它的创始人身份神秘,据传,是某个大家族的继承人,若是能请动君泽律所,说不定此次案件的结果会不一样。”
听完,阮流筝扯了扯唇,笑意苦涩,“不用了,君泽不会帮忙的。”
她还在傅氏的时候,就看见过君泽的人,他们频频出现在顶楼,明显已经和傅氏达成了合作。
怎么可能还会帮她。
“流筝…”罗森特瞅着她,眸色忧虑。
阮流筝深吸一口气,她整理好心情,朝罗森特微微一笑,神色乐观,“没事,我们尽人事听天命,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这婚总能离掉的。”
她微微垂眸,眸底掠过一抹坚定。
大不了就等两年,夫妻分居两年,是可以自动判定离婚的。
……
和陆鸣谈完,阮流筝本想回到设计部工作,但却接到了闺蜜叶疏桐的电话。
叶疏桐前几个月去了国外拍戏,忙得几乎没有时间和阮流筝通电话。
所以闺蜜两人已经断联很长时间了。
阮流筝接通电话,刚聊了两句就发现了电话那边的不对劲。
在她的逼问下,叶疏桐终于说了实话。
原来叶疏桐前几天就回了国,只不过因为受伤,就一直没联系阮流筝,免得阮流筝担心。
听着电话里叶疏桐佯装无事的语气,阮流筝脸色逐渐凝重。
她有些生气地挂断电话,但转身就和罗森特请了半天的假。
她没有立即去医院,而是先去了超市,买了些东西带回家。
她的厨艺确实很差劲,但是唯有一项例外,那就是煲汤。
当初,傅砚辞为了和傅砚书争权,不分昼夜地待在公司,几次把自己送进医院。
为了给他养身体,阮流筝可是下了大功夫,上厨艺班,钻研食谱,费心费力地学习,终于让自己学会了煲汤。
傅砚辞本不喜欢喝汤,甚至厌恶喝汤。他认为汤品油腻,看着就让人恶心。
阮流筝一开始给傅砚辞送汤,心里也是有些忐忑,但傅砚辞竟出乎意料地把汤全部喝完了。
还夸奖了阮流筝。
从那以后,阮流筝在煲汤上便更加专心,几乎日日都会给傅砚辞煲汤。
久而久之,手艺也就练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