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3章
新起点,新开端
十日后,组织部副部长卢海波一行,莅临汉林市。
同行人当中,有三张新面孔。
跟在卢海波身后的是张全龙,原安江省委副书记、海新市委书记。
提起张全龙,那可是厉元朗的老部下、老朋友。
从他所处位置不难发现,张全龙是接替厉元朗,即将出任洛迁省代省长一职。
而排在张全龙之后的王鹏,厉元朗同样不陌生。
他之前曾经担任京城纪委常委、秘书长,监委会办公厅主任。
这次的正式身份,将出任洛迁省纪委书记。
厉元朗和王鹏在沽水市有过接触,王鹏还是付安岚得力助手,而厉元朗又与付安岚有交情。
派王鹏担任纪委书记,对厉元朗又是一个不小助力。
还有一个,厉元朗比较陌生,他叫鲁廷友,是从南方调过来的干部,将出任洛迁省副省长。
以上三人的身份,彰显出上面对厉元朗全力支持的态度。
很显然,厉元朗在洛迁省两年多,所作所为深得上面信任。
配备官员,尽量挑选和厉元朗处得来的干部。
由此也看出,厉元朗推荐的简来意和王若勋,都已得到任命。
果然,之后的会议上,干部三局局长代表组织正式宣布,经批准,厉元朗同志任洛迁省委委员、常委、书记。郭启安同志不再担任洛迁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张全龙同志任洛迁省委副书记、代省长。
简来意同志担任洛迁省委副书记、省政法委书记。
王鹏同志任洛迁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
王若勋同志任洛迁省委常委。
在随后的洛迁省委会议上,绝对任命张全龙出任洛迁省政府党组书记,鲁廷友任省政府党组成员,推荐副省长人选。
同时还宣布,王若勋担任汉林市委委员、常委、书记。
而乔新奇,则因为年龄到站,调往其他部门任职。
一系列眼花缭乱的人事变动后,至此,新一届洛迁省委班子成立。
这是厉元朗第一次以书记身份,主持会议。
他在会上,首先代表洛迁省委,欢迎新同志到来。
并且就洛迁省未来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构想和规划。
他强调,洛迁省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群众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加强创新驱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同时,要加强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厉元朗的讲话,赢得了与会人员的热烈掌声。
大家纷纷表示,将紧密团结在厉元朗同志周围,齐心协力,共同推动洛迁省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更大进步。
会议结束后,厉元朗又与新一届省委班子成员进行了亲切交谈。
他希望大家能够尽快适应新的角色和职责,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务实的作风,投入到工作中去。
同时,要加强团结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为洛迁省的发展贡献力量。
新一届省委班子成员纷纷表示,将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为洛迁省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然,这些都是表面文章。
私下里,厉元朗专门将张全龙和王鹏,介绍给简来意、初宁、雷国杰、王若勋和田泽等人认识。
介绍张全龙的时候,厉元朗不忘谈起他和张全龙在甘平县就相识的情况。
张全龙深知,他能有今天成就,厉元朗功不可没。
就说这次到洛迁省任职,他从安江的副书记,跨上一个台阶,要没有厉元朗在背后的鼎立提携,压根不可能实现。
别看副书记和省长只差半个级别,但这半个级别,却是很多人永远难以跨越的沟壑。
张全龙深知这一点,他向厉元朗投去感激的目光,在与上述几人交谈中,态度和蔼,一点架子没有。
而厉元朗也对他寄予厚望,相信他能够带领洛迁省走向更加繁荣的未来。
同时,厉元朗也叮嘱张全龙,要尽快熟悉工作,与班子成员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洛迁省的快速发展。
张全龙连连点头,厉元朗已经给他打好基础,只要按照厉元朗的思路走下去,相信洛迁省政府工作,将会提上一个新台阶。
至于王鹏,作为新任纪委书记,他也将肩负起重要的职责。
厉元朗对他同样寄予厚望,早在王鹏来之前,厉元朗专门和付安岚做过沟通,也和袁仲翰谈过此事。
有了以上两人的谏言,厉元朗对王鹏有了深刻了解。
而且他知道,付安岚和袁仲翰看中的人,肯定差不了。
王鹏上任的首要任务,就是针对郑令文一事,进行深入调查。
尽管上面纪委已经介入此事,但需要洛迁省纪委的配合。
根据已掌握情况,郑令文贪污腐化严重。
战世学提供的证据,只是冰山一角。
更多线索逐渐浮出水面。
接连忙碌数日的厉元朗,回到他的家里。
郭启安和郑令文还在医院,郑令文早已醒来,得知纪委正在查他,不知是吓得还是装的,立刻昏迷过去。
医生全力抢救,总算再次睁开双眼。
可对于纪委人员的审问,他以身体尚未康复为由,拒不配合。
要么说什么都不记得了,要么就是头疼。
但这些做法,在纪委办案人员面前,都是徒劳。
他们有很多办法,让郑令文交代问题。
相比较郑令文,郭启安就严重许多。
也许是年龄大、身体条件不佳的原因,直到现在,郭启安还没有醒过来。
根据医学检查,郭启安很有可能成为植物人。
厉元朗专门去了一趟病房,隔着窗户远远观察。
望着病床上插满管子的郭启安,厉元朗唏嘘不已。
不管咋说,他来洛迁省这些日子,和郭启安有过合作,也有过分歧。
总体上说,合作大于分歧。
有分歧很正常,干工作就避免不了分歧。
大多数时候,郭启安能坚持原则,重要事情和厉元朗有过沟通,也算比较尊重他的意见。
郭启安最大失误在于,太过信任郑令文。
郑令文担任组织部长期间,对郭启安唯命是从,深得郭启安欣赏。
要不然,也不会推荐郑令文出任副书记。
可惜,郭启安看走了眼,郑令文表面一套背后一套,阳奉阴违,最终落得如此下场。
厉元朗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郭启安能够早日苏醒过来,面对现实,积极配合纪委调查,说清楚他和郑令文之间的关系。
郭启安不再担任书记,他原来居住的房子,战世学争取过厉元朗的意见,是否搬过去。
厉元朗摇头否定。
说道:“郭启安同志还在昏迷,暂时不要让他搬家了,先住着再说。何况,我这里住的习惯了,不愿意搬来搬去。”
“另外,郭启安同志原来办公室先保留着,给我随便找个地方办公即可。”
并且,厉元朗还要求战世学,尽快把王丛从省政府调到省委,仍旧担任他的秘书。
王丛虽不及陈先用着顺手,但时间尚短,终归要有个熟悉过程。
坐在书房里,厉元朗拨通白晴手机。
白晴早已拜访过坤觉住持。
坤觉住持表示,对于厉元朗所托之事,他会尽力而为。但事情成败,还需看天意和当事人的造化。
厉元朗闻言,心中稍感宽慰。他深知,有些事情,非人力所能强求,只能顺其自然。
挂断电话后,厉元朗陷入沉思。他回想起自己这些年的宦海浮沉,经历过风风雨雨,也见识过各式各样的人。
如今,身居高位,他更加明白,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成就一番事业,也能让人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因此,他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原则和底线,不为私利所动。
想到此处,厉元朗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繁华的城市景象,他心中涌起一股豪情。
前路漫漫,任重而道远。
此刻,夜已深沉,万籁俱寂。
厉元朗却毫无睡意,他继续在书房里处理公务。
嘀零零,一阵悦耳的手机铃声响起。
厉元朗微微蹙眉,这么晚了,谁还会打电话呢